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擴充套件資料:
黃梅戲的開山鼻祖:
邢繡娘(1749-1818),本名邢秀蓮,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孔壟鎮邢大墩,是黃梅戲的開山鼻祖 。
邢繡娘是清乾隆年間鄂贛皖三省黃梅戲代表人物,也是黃梅戲從民間小戲發展成高臺大戲的奠基人。
雖然黃梅戲起源於黃梅是國家有定認的史實,但並不廣為人知,不少華人認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地方戲。
還有人認為黃梅縣隸屬安徽省。以至於有“安徽唱響了《天仙配》,湖北丟掉了黃梅縣”的說法。《黃梅戲宗師傳奇》,透過邢繡娘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講述了黃梅戲的起源過程。
生於黃梅縣孔壟鎮邢大墩的邢繡娘,是清乾隆年間鄂贛皖三省黃梅戲代表人物,也是黃梅戲從民間小調發展成高臺大戲的奠基人,乾隆皇帝曾御賜為“黃梅名伶”,堪稱一代宗師。《黃梅戲宗師傳奇》,正是演繹邢繡娘追求黃梅戲事業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說嚴鳳英是黃梅戲的皇后的話,那麼,邢繡娘便是黃梅戲的皇太后。”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擴充套件資料:
黃梅戲的開山鼻祖:
邢繡娘(1749-1818),本名邢秀蓮,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孔壟鎮邢大墩,是黃梅戲的開山鼻祖 。
邢繡娘是清乾隆年間鄂贛皖三省黃梅戲代表人物,也是黃梅戲從民間小戲發展成高臺大戲的奠基人。
雖然黃梅戲起源於黃梅是國家有定認的史實,但並不廣為人知,不少華人認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地方戲。
還有人認為黃梅縣隸屬安徽省。以至於有“安徽唱響了《天仙配》,湖北丟掉了黃梅縣”的說法。《黃梅戲宗師傳奇》,透過邢繡娘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講述了黃梅戲的起源過程。
生於黃梅縣孔壟鎮邢大墩的邢繡娘,是清乾隆年間鄂贛皖三省黃梅戲代表人物,也是黃梅戲從民間小調發展成高臺大戲的奠基人,乾隆皇帝曾御賜為“黃梅名伶”,堪稱一代宗師。《黃梅戲宗師傳奇》,正是演繹邢繡娘追求黃梅戲事業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說嚴鳳英是黃梅戲的皇后的話,那麼,邢繡娘便是黃梅戲的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