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至簡情感花園
-
2 # 快樂4740
我覺得這是教育問題,每個家庭教育方式不一樣。老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沒有時間溺愛,嬌慣。從小看到的是大人的辛苦。而富裕的家庭給孩子啥都是要最好的,不能受一點的“委屈”。所以,孩子認為這就是應該的,你給我,你管我一輩子都是正常的。等你老了才知道教育比物質更重要,為時一晚。
-
3 # 花開微香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影片:老母親六十多歲,為了賺錢還兒子欠下的賭債一天打三份工,有次急著趕工被車撞倒,三十多歲的兒子不僅不心疼、感恩,反而強詞奪理地說“誰讓你是我媽,誰讓我是你兒子”。更可氣的是,這個三十多歲的大男人,畢業十年,工作不到
看完之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樣的孩子辛辛苦苦把他帶大是為了什麼呢
從孩子出生,就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物質條件日漸轉好,精神世界也納入教育的範圍。所以每個家庭對子女的照顧都緊張兮兮,不敢鬆懈。80,90後的我們長大之後,社會形勢和政策讓我們為房子為車子費勁了心思,只為能給孩子一個儘可能好的條件。
一棵樹長成什麼樣子離不開Sunny、雨露的滋養,一個孩子會成為什麼樣子離不開他所處的環境。所以,父母自身要做到善待身邊的人,對曾給予自己幫助的人要心存感激,可以經常帶孩子回老家看望老人,照顧生病的老人。
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日常小細節喚醒孩子的感恩意識。比如可以在下班後讓孩子幫你倒杯茶;生病的時候可以向孩子示弱,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照顧你;做家務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當小幫手,然後向孩子說謝謝……這樣做,孩子就會意識到父母也是需要愛的,接受別人幫助時要說謝謝。父母也可以在“教師節”“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節日對孩子進行教育。
更重要的是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不要不捨得,一棵小樹苗要經歷了風雨才可能成為參天大樹。
-
4 # 夢飄零隻為遇見
這就要看家長的態度了,父母究竟是希望培養一個能夠自食其力、具有獨立意志的孩子,還是在自己的溺愛下柔弱生長的後代。這兩個選題雖然看似簡單,卻複雜到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有的父母很習慣於給孩子無休無止的溺愛,從孩子出生、求學、成長、成年、結婚生子各個時期都曬滿了父母溺愛的光暈,總對孩子各種擔心,怕他(她)冷、怕他(她)餓、怕他(她)沒有飯吃、更怕他(她)吃虧受氣。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於是,承包了孩子所有的事情和前途。
可是,父母管不了孩子一輩子,總是要先於孩子之前離開人世,千萬不要等到你離開人世時,還要對自己的孩子各種擔憂,擔憂孩子的生計沒有著落,假如那樣,你認為這樣的生命有意義嗎?
一直以來,我總是說這樣一句話,父母最聰明最成功的做法,就是教給孩子生存的能力,教會他(她)如何生活。
回覆列表
唉,這幾乎是中國的傳統了,深究一下我發現,中華民族是一個比較付出的民族,為孩子付出的多,同樣孩子也有贍養老人的文化,不像國外,只管好自己這一代就完了,甚至沒有贍養老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