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次疊合梁的慣性矩
-
2 # 工程前線
1.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定義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第8.2.1條中第2小條,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表8.2.1的規定,注意是最外層鋼筋,最外層鋼筋指箍筋、構造筋、分佈筋等,從外層鋼筋外緣起計算厚度。
同時應滿足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d,本條主要是為了保證握裹層混凝土對受力鋼筋的錨固。
2. 保護層允許偏差
基礎為±10mm;柱、梁為±5mm;板、牆、殼為±3mm。
3. 保護層的最小厚度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GB50010-2010第8.2.1的要求,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應滿足下表,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保護層不小於下表的1.4倍。
4. 混凝土保護層的作用
保護鋼筋免受侵蝕;與周圍混凝土共同作用,增加對鋼筋的握裹力;防火作用,增加耐火極限
-
3 # 繁華攬盡
規範都有規定。不同結構請參照本專業規範要求。設定最小保護層厚度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鋼筋及鋼絞線腐蝕(針對邵橋樑結構),增加結構耐久性。如果鋼筋直徑很大,根據要求還需要設定鋼筋網片。
您好!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何為混凝土保護層。這是我們研究的基礎,不能想當然的解釋,必須拿出嚴謹的定義。還好有一本國家規範,是專門對這方面作出規定的,這本規範就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範》(GB/T50476-2008)。
我們現在就來讀一下這本規範的第2.1.18條:
2.1.18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 concrete cover to reinforcement 從混凝土表面到鋼筋(包括縱向鋼筋、箍筋和分佈鋼筋)公稱直徑外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對後張法預應力筋,為套管或孔道外邊緣到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說的很明確了吧。換句話說,混凝土中可能會有好幾種鋼筋,哪種鋼筋在最外側,那麼這種鋼筋的外邊緣(對於螺紋鋼筋可取公稱直徑)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離就是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
比如說如果是梁、柱等構件,在最外側的是箍筋,那麼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就是混凝土表面到箍筋外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如果是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那麼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就是混凝土表面到短邊縱筋外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如果是剪力牆牆板或現澆樓板,那就不好說了,需要看圖紙,因為其最外側的鋼筋也許是縱筋即受力筋,也許是分佈筋,還有可能是拉結筋。就像下面這兩張剪力牆配筋圖:
不一樣吧,哈哈。
所以,對於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到底從哪算,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您看的那本書上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只是想當然的去寫,是不負責任的,對讀者是一種誤導,建議您看這本書時多從批判懷疑的角度去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