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亞特

    學齡前的孩子不善於表達,除了家長,幼兒教師是陪伴這個階段孩子最多的人,為了更好的照顧和幫助孩子,幼兒心理學對於幼兒教師,跟家長同樣重要。

    幼兒心理主要研究幼兒心理發展和特點的學科。

    一些重要的理論幫助教師觀察孩子的行為,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況和需求,採取恰當的方式緩解孩子情緒,學習到好的行為習慣,獲得良好的身心健康。

    比如,現在比較一致的認同孩子的成長是由遺傳,環境,生理成熟,教育,孩子的活動本身的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些理論一路發展至今,由很多心理學家的貢獻,比如精神分析學派的佛洛依德和埃裡克森,都有一套人格發展理論,把人的生命劃分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表現和心理需求,發展任務,如果順利完成發展的話,將獲得哪些品質,如果沒有發展完成,會對後學階段的發展產生哪些影響。

    比如一歲以內的孩子把能抓到的東西,或者手指放進嘴巴里,以前很多老人都儘可能阻止,因為覺得非常不衛生。

    而心理學家發現,這個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必要的階段,並稱為口欲期。

    在完全沒有行動的能力的時候,嬰兒主要透過嘴巴味蕾的感觸來了瞭解和認識世界。如果得不到滿足,成年後往往表現為多使用口來發洩情緒,咬,罵,吃。一些異食症患者也是跟小時候口欲期得不到滿足有關。

    這個階段孩子在發現自己無法控制是否有足夠的食物,乳汁或者牛奶等,發現媽媽並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從而學習跟媽媽的分離。

    當得到充分的愛和關懷,感到我是被愛的,值得愛的,孩子可以緩解最基本的焦慮和恐懼,如果缺乏愛和陪伴,未來需要用一生去學習,有人即使有家有伴侶有孩子,也許會很難以擁有愛的能力。

    1~2歲的孩子進入肛欲期,從依靠大人幫換尿片到自己控制大小便,透過觀察自身排便和周圍人的反應獲得與外部環境的溝通。

    孩子透過自己控制排洩獲得獨立和控制感,同時從排洩被允許和尊重的迴應中獲得自信,準備好遵守規則,如果排洩的過程中受到責備,嫌棄,孩子將感到自卑和羞愧。

    排洩是一件生理上感受到快樂和舒暢的行為,排洩的時候無論什麼原因受到責備,嫌棄,孩子會感到快樂不被允許,有時候會透過故意做令大人不允許的事情來獲得關注,就表現為叛逆。

    成人的內心衝突,心理問題神經症很多時候跟童年的內心衝突,生活經歷,創傷有關

    孩子幼年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特徵和需求,溝通能力發展不完善的情況下,幼教老師應該學習幼兒心理,幫助理解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反應,讓孩子得到身心方面的善待,未來成為一個心身健康的成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漫中有哪些性格不好但是很受歡迎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