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運營案例庫
-
2 # 坤龍老師
以前,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努力把一個產品賣給100個人。
如今的商業模式是:把一個產品賣給一個人100次。
這就說明了復購的重要性。
社群營銷這兩年會這麼火爆,核心的原因就是:他給了一個商家可以跟客戶再次溝通的機會。
以前不管是做淘寶還是實體店,客戶只要離店,就跟老闆沒有關係了。
店內有新品、搞活動,沒有辦法通知到客戶,而做了社群,就能通過社群營銷去直接觸達使用者。
復購率可分為“使用者復購率”和“訂單復購率”:
▲使用者復購率=單位時間內:購買兩次及以上的使用者數/有購買行為的總使用者數
▲訂單復購率=單位時間內:第二次及以上購買的訂單個數/總訂單數
那我們怎麼通過社群營銷的方式來提高復購率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成功的案例:步步高通過社群營銷提高復購率30%。
步步高在2018年4月開始做社群營銷,它與步步高“Better購”小程式相互關聯,相互引流。
最開始只有十家門店嘗試社群運營,平均每家門店的社群使用者數3500名,共計35000位使用者數。
資料顯示,這35000名使用者貢獻了30%訂單量。
過去一年多,最原始的社群成員,仍然有19.22%使用者頻繁下單。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從建群、日常運營、活動運營三方面簡單來拆解下。
1-建群以門店為單位,收銀員在消費者買單後,引導顧客掃二維碼進群。
為了鼓勵收銀員積極拉群,步步高規定,前100名社群使用者每拉新一位使用者獎勵給收銀員0.5元;100人以的社群上每拉新一位使用者獎勵給收銀員1元錢。
此外,步步高還在門店投放宣傳海報、X展架、派發傳單,引導客戶進群。
2-日常運營藉助小程式的“秒殺”、“拼團”,在每週一、三、五會固定推出相應的促銷活動來吸引社群使用者關注,培養使用者持續消費的習慣。
做社群營銷,控制節奏是非常重要的,每天固定在上午10點、12點、下午3點、晚上6點,做秒殺活動,慢慢的養成客戶在固定時間去搶購的習慣,提高復購率。
為了減少運營成本,步步高使用了第三方工具來實現社群的統一管理,只需在後臺提前設定好,到時間就能同時自動推送到多個群,減少人力成本。
3-活動運營社群的天然屬性使得使用者有一個自然的衰變過程,因此不定期舉行各類裂變活動,裂變更多的社群資源必不可少,比如,轉發裂變海報到朋友圈,積攢領取大額優惠券/免費領取小禮品等等。
這就是步步高的社群營銷模式,能讓你得到什麼啟示呢?
主要有5個具體步驟:篩選使用者——挖掘痛點——對症下藥——氛圍打造——促銷策略。
①篩選使用者通過觀察使用者資料和行為表現,篩選出學習頻率高的學員作為重點轉化物件。
②挖掘痛點前期可以通過問卷收集,後期可以一對一私聊,瞭解使用者想要學習哪方面內容?瞭解使用者學習中的困難是什麼,讓使用者知道你懂她的難處,能夠體諒他的痛苦,一點點深挖使用者的痛點,使其發生共鳴時,提供解決方案,比如一些列套餐課程,幫助使用者消除痛苦,使用者會非常感激你。
這點非常重要,我看過很多現在社群做轉化,大部分是直接發產品連結,不清楚使用者心理是怎麼想的,你怎麼可能賣出東西來,直接推的產品跟使用者需求不匹配,硬推只會被當成垃圾資訊過濾掉,不會有成交。
在推自己的產品前,先問問自己如果是這個產品的購買使用者,你會買嗎?
一定要自己認可你在推的產品是正真有價值的,否則你的業務線是絕對走不長的。
給使用者提供的產品有很多種,可能是實體的,可能是虛擬的,價格怎樣,包含什麼內容,使用效果咋樣等等都需要向用戶介紹清楚,解決使用者的疑慮,讓使用者買的放心。
不要誇大產品的效果,不然使用者使用後低於預期效果,什麼轉介紹或者續購就統統沒有機會進行下去,這個使用者的價值也就是這麼一點,堅決抵制割韭菜。
④氛圍打造在推售你的產品時,發揮社群的社交屬性,營造瘋狂搶購的場面,給客戶一種儀式感。
打造氛圍的幾個參考點:訂單雨、接龍模式、拼團優惠。
促銷形式一般包括:打折、送優惠券、減免、買二送一、有贈品、套餐、團購等,促銷的具體力度需要考核成本和ROI來確定。
還可以通過限時、限量、限購,免費、優惠、倒計時催促使用者快點下單,減少使用者的流失。
一個具有高度黏度的社群,才可能實現復購率的不斷增長。
但同時,復購率的高低也與社群的產品輸出、內容輸出有關,與社群的組織結構、產品的質量有關。
總的來說,做社群營銷其實有很多的技巧,但商家也要找好著力點,順應自己的發展,不能東施效顰,照搬原樣,那樣肯定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商家要靈活運用各類營銷策略,從中找出重點,這樣才會讓商品銷量有所提升。
-
3 # hello三石先生
首先問題中有兩個關鍵點,第一社群營銷,第二,提高復購率50%。
所謂社群營銷,就是基於相同或相似的興趣愛好,通過某種載體聚集人氣,通過產品或服務滿足群體需求而產生的商業形態。簡單一點說比如商家微信群,群裡的使用者可能是是潛在客戶或是已經購買過商品的精準客戶群體,商家可以通過社群釋出曝光商品折扣活動、限量贈送小禮品、滿500贈500代金券等等這樣的形式來刺激使用者下單,提升復購率。
-
4 # 社群小技巧
想社群營銷 提高復購率50%以上。
社群營銷 以人為中心,服務至上,利益驅動,你建立第一批社群種子客戶都找到了沒有?然後利用 利益促銷,進群與口碑傳播。達到自動引流的效果,然後裂變。
復購率高其實就是讓客戶感覺在你這裡消費特值,不僅產品真的帶來了產品本身的用途價值,店主還能夠給予額外的一些價值或利益,肯定下次找你購買而且口碑自動替你傳播。
-
5 # 白雲2686513729776
電商給國內經濟帶來了什麼......
電商價格透明,惡性競爭,賣的多也不掙錢,一個東西網上一搜,看起來都一樣,有賣100的,有賣80的,有賣50的,有賣30的,特麼的還有9.9包郵的。那麼你靠品質,靠真貨的還賣的出去嗎?你給別人談質量,我特麼便宜!你跟別人談服務,我特麼便宜!你給別人談功能,我特麼便宜!你給別人談價值,我特麼便宜!我特麼便宜!便宜!便宜!大家都去比便宜去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大家都去研究便宜去了,還提什麼精工製造,還提什麼振興製造業,都搞假貨去了,做品質的都搞死了,誰還去創新?國家一直在提製造業強國,一直強調提高產品附加值,什麼是製造業強國?不只是高鐵,飛機,導彈。指的是哪怕一個螺絲釘,服裝鞋帽,化妝品,日用百貨,馬桶蓋,小家電等等等等做精做強,不用再跑到國外去買,這些都是民生基礎,內需巨大。都比價格去了 ,都想掙快錢,誰還潛下心來研究?
大家知道什麼叫直通車嗎?你買東西最多翻10頁,為撒你的店能排到前面,不是靠口碑做出來的,就是比誰錢多,你得燒錢得給平臺交錢開直通車使用者才能搜到你,同類產品才能排前面,不燒錢根本沒流量。那麼賣的多掙錢嗎?也不一定掙錢,因為你要便宜才拼的過同類商品消費者才能接受,你還要給平臺燒錢才能排在前面消費者才能找到你。燒完了怎麼辦?再來個不怕死的繼續燒。某平臺號稱幾千萬個店,也就前面幾頁是活躍店鋪,其實不到百分之十,而這百分之十中,賺錢的又不到百分之十,而這百分之十把所有流量都吸走了,線上其他都是死的虧錢的,還搞的全國線下實體店哀嚎一片,線上廝殺的慘不忍睹,線下實體店都被弄死,這是什麼?這是癌症啊!癌症就是一個小小的毒瘤可它能要你的命!某平臺就像開了個賭場,大家都進來廝殺,輸贏是你的事,但都要給我交臺子費,平臺抽水,結果大家都輸了,那麼錢到哪裡去了?都到平臺那去了!大家都圖便宜,大家都沒錢掙,大家都沒利潤,大家都沒了錢掙,那麼你又去掙誰的錢,電商搞的自己也沒利潤了,實體店還被擠死了,造成大量實體店倒閉,一個實體店後面養活一家人,造成大量失業。只有利潤才是推動經濟的最大的動力,最後大家都沒利潤,都賺不到錢,都沒錢了大家就只有到網上去淘便宜貨,惡性迴圈!經濟就這麼被搞死了!最後錢都到了大佬手裡。
還有江浙滬貨源發達,但全國只有江浙滬嗎?全國還有幾百個地級市,幾百個縣城,幾萬個鄉鎮。都在網上買東西等於都不在本地消費,那麼對於本地消費也是毀滅打擊。
電商把利潤擠沒了,線上線下都掙不到錢,現在錢異常難掙,大家都掙不到錢了,都沒錢了,經濟能執行起來嗎?最基本的道理,你掙的到錢,我掙得到錢,大家就都掙的到錢。現在大家都掙不到錢,如何花錢,錢從哪裡來?以前一個小小賣衣服的專賣店光導購都十幾個,現在做不下去,一二十個人失業。都掙不到錢了,惡性迴圈下去,最後網購便宜貨都沒錢了,電商一樣會跟著倒黴,線下先死,最後線上也會跟著死,電商就是毒瘤啊,擾亂經濟。那些圖便宜的,鼓吹電商的,請你要明白最簡單的道理:經濟是流動的,我是賣衣服的,賺了錢我去買車,賣車的賺到錢了會去吃飯,開飯店的賺到錢了會去旅遊,等等等等,生意是有來有往,大家好大家生意都好做,都沒錢賺,到最後你也會失業(可能只是現在還沒影響到你,電商繼續野蠻發展,到你倒黴也是早晚的事),到最後連便宜的假貨你都買不起了!中國是人口大國,都要吃飯,社會還沒進化到那一步,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老闆都搞死了,打工的又到哪裡去打工?國家到哪裡去收稅?一個小店後面就是一個家庭,都沒收入了。國家會進入混亂狀態。不論是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大家都是池塘的各種魚類、水生物,原來池塘的水它賺來賺去,流來流去,可水都還是在池塘裡,可電商平臺把池塘裡的水直接抽走,誰又能獨善其身?
電商弄的沒人去逛街了,都宅家裡,以前買東西出去逛逛街,逛完了可以順便去吃個飯,看看電影之類的還可以帶動其他更多的產業消費。
現在到商場去,一大半都是餐飲,為撒?因為提袋式消費都被搞死,但大家要生活要吃飯啊,生意還得繼續做啊?可原來我是賣衣服的,他是搞建材的,他是賣傢俱的等等等等。現在都做不下去了,怎麼辦,想著餐飲無法快遞了吧?對!大家都這麼想,所以被逼只有盲目的不管懂不懂都去搞餐飲,結果大家都去搞餐飲,可餐飲的市場容量就那麼大,搞餐飲的比去吃飯的人都多,再加上現在錢也難掙,出去吃飯的也少了,結果餐飲也一個一個倒閉。
很多人還在為電商搖旗吶喊,輿論都在玩新媒體的網際網路的人手上,還有既得利益者和靠這些大佬們吃飯的媒體,不敢得罪這些大佬。一個靠不規則,無序競爭,在國家法律目前不完善鑽國家法律空子,建立一個壟斷吸血平臺的投機商人被他們造成神,迷惑閱歷少但喜歡新鮮事物和有夢想的年輕人。
並且忽悠的把生意不好做推到房租,但房東有成千萬上億個,交給房東,房東會養家消費,錢又流出做生意的再賺回去;電商是把錢交給平臺一個人,都吸到他那去了,肥了他一個,他把錢投到國外,最大的股東還是外中國人,他自己能消費多少,錢最後都到寡頭手裡,老百姓沒錢。
還有現在做生意非常難做,一下砸個幾百萬血本無歸的概率太大,又沒其他投資渠道,閒錢怎麼辦,買房子唄,先買幾套房子觀望幾年再說,還有生意不好做的也把廠賣了去買房子,我就是生意現在不知道該做什麼,不知道該投資什麼,可資金怎麼辦,先買幾套房子先放那再說,邊玩邊看,投的越多虧的越多,這幾年不虧就是賺!這就是為何這幾年經濟這麼差房子還暴漲的主要原因。還有,只要生意好,再貴的租金都有人願意租,為何?因為賺的回來,沒發現越是位置好,越是貴的租金的鋪面越是好租嗎?現在倒是租金下來了,反而租不出去,為何?因為沒生意!更何況現在鋪面租金已經下降了很多,漲價的是住宅!生意好!租金根本就不是問題!
實體是國之根本,高精尖的東西,石油,電信,房地產等等等等賺錢的大生意只有國家國企和少數有錢有權的人才能搞。老百姓只有乾乾中低端的,靠基數大,靠一個個實體店來養家餬口,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大國,現在搞的真是無商可做。
很多人又舉例什麼汽車代替馬車,機器代替農夫等等說什麼是科技進步淘汰落後。是的,汽車代替馬車,機器代替農夫是大大加大了生產力,社會的財富增加了,對社會有利。可電商提高了生產力嗎?他生產了什麼,他賣的東西是他生產的嗎?就一個APP,建立一個虛擬平臺把商家都忽悠進來,最後形成壟斷,綁架商家,只是換了種銷售模式而已,而這種模式更殘酷血腥。這種比便宜的玩法降低了商品品質,反而降低了生產力,降低了服務(好多東西買的時候還好,可過幾個月壞了,特麼網店都關了,找誰服務,承諾保修幾年,都是空話),降低了體驗(看不到實物,只有去賭,賣的好的集中在排名前面的幾家,只敢在評論的多的店買,可這樣的店買的人多,買個東西累死,靠打字溝通,詢問東西問一句話特麼過十多分鐘才回復幾個字,買個東西要花幾個小時),惡性競爭降低了商品品質,買東西還要幾天才到,到了還不一定合適,給你發個爛包包的快遞,以前還送上門 ,現在還要自己到菜鳥驛站去拿(壟斷綁架快遞,逼你降低成本的結果)。電商只是提供了一個不好監管的惡性競爭平臺,搞死實體,到最後搞死自己,還造成大量失業破壞經濟。汽車代替馬車,機器幹掉農夫,能一概而論嗎?農民失業可以從土地走向工廠生產機器,生產汽車,到工廠煉油,搞汽配,賣機器,賣配件,修汽車,修機器,當司機等等,反而創造了就業,創造了更大更廣闊的其他產業(拿汽車產業舉例,一臺汽車上萬個零配件,會催生多少個生產配件廠家,配件廠家又會催生多少個崗位?一個汽車整車生產崗位會催生20個以上其他輔助產業崗位),開闢了新的需求,增加了比以前多出上百倍新的崗位,收入比以前還大量增加。喬布斯為什麼偉大?因為他創造了需求,創造出了一個產業,一個產業要養活多少人?請問電商創造了什麼,除了幾個快遞還有什麼,壟斷惡性競爭(拿某外賣平臺舉例,開餐館的還是那麼多餐館,吃飯的人還是那麼多人吃飯,APP一搜價格都出來,一是比誰便宜,二是外賣平臺還要抽走20%,開餐館的你做了外賣平臺,別的餐館也得跟著也做外賣平臺,結果全被電商控制壟斷,競爭比以前更慘烈,利潤還要被抽走一部分,大家都是輸家,電商平臺是贏家。就在剛剛點了個外賣,所以再補充舉例進來,這幾天出差住賓館都在一家店點外賣,剛剛店家自己打電話來了,說我這次送飯裡面有個名片,下次再點不要通過外賣平臺了,他們要抽走幾乎一半,下次打電話你直接點,我自己送,這樣我可以便宜點,我也可以多賺點,小商家可悲啊,可憐啊,都被綁架了) 還要比誰更便宜,反而讓商家都沒利潤,工廠為了競爭為了便宜,降低成本,降低品質,大量裁員,都失業去幹快遞嗎(增加一個快遞就業,造成50人失業)?對!失業的人可以幹別的,都無商可做了請問幹什麼?服務業?中國還處於發展階段,多少人連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無法滿足,有多少人能消費的起高階服務?
我並不是為了自己說這麼多,我自己錢賺夠了,不做事情也可以保證下輩子衣食無憂,很多年輕人還被迷惑,還在鼓吹虛擬經濟,還在為電商搖旗吶喊!貪一時便宜只是殺雞取卵的做法!電商當然應該存在,適當的存在有利於補充經濟,比如偏遠地區農產品,人們可以在網上找到實體店不好找到的商品等等。但電商只能為輔,成為市場的潤滑劑是很好的,不能為主,任其野蠻發展成為主流,那對經濟將是毀滅性打擊。所以要限制,要加強監管,不能壟斷,打擊假貨,禁止刷單,禁止開直通車,要靠口碑排名,收重稅等措施。
電商的玩法也就是綁架商家都到他平臺上,產生壟斷,他只是提供一個平臺,你給我交錢,我抽成就行,大家無底線競爭,死活我不管,死一個又來一個。他到哪個領域,哪個領域線上線下都死一大片,只有我平臺過的好,這種無底線競爭就像外來物種沒有天敵,他來了你就得死,國家為什麼會限制外來侵略性強的物種?澳洲兔子多了還成災呢。所以電商不能成為主流,只能成為個有益補充才行,物極必反的道理這個好理解吧。
一切忙碌皆為利潤,無論你做生意,打工,公務員,忙碌工作都是為了利潤,有了利潤才能養家餬口,企業有了利潤,才會有動能,才會大膽創新,沉下心打造精品,推動社會發展。而不是把每個行業利潤全部吸到一個寡頭上面,就像某網:我們不做中間商賺差價!騙人的鬼話,差價比實體還大。電商只是把所有人資源綁架到某一個或幾個寡頭上面。弄個平臺讓大家都進來無底線廝殺,擠掉了所有人利潤。沒有了利潤,大家都死!
最後一句話:熙熙攘攘,皆為利往!都沒了利潤,都沒了希望,誰還有幹勁
國家對電商燒錢補貼的壟斷作法聽之任之,在西方國家是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做,一個壟斷指控,分分鐘不管你多大的平臺,都受不起調查。單個的實體小店在補貼之下抵擋不住,一倒閉就形成了多米洛骨牌效應。房租只佔了三成原因,有七成敗在壟斷補貼的人禍之中。
淘寶模式是英中國人發明的,二維碼是日本發明的,英國預料到這個結果,實體店要關門,然後是房東,然後沒人逛街了,小吃,飯店都有影響所以英國政府為了保護實體店不讓推廣,最後馬雲在這推廣開了,人民需要的不是虛假繁榮,別搞泡沫經濟了,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遠離浮躁腳踏實地做事情,國家偉大復興任重而道遠啊,這樣跟你們說:全球200多個國家,要想自己國家發展電商,190多個國家都能隨便很快的搞起來。但是要發展實體,沒幾個國家能搞的很好。那麼多發達國家不搞電商,不鼓勵電商,他們不是傻子。實體店發展好,對製造業,科技業,就業,國家的穩定,整個國家的城市面貌都是有推動作用。
-
6 # 仙仙奇聞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簡單來說商業模式按時間發展的時代分為四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 以產品為中心
第二個時代 以服務為中心
第三個時代 以各大平臺為中心
第四個時代 以人為中心的社群。
這種商業模式發展和現在和未來階段我們稱之為社群經濟。
如何讓社群經濟提升?下面這4點是核心!
第一 儘可能連結高質量種子使用者
第二 建立群規則
回覆列表
社群,是有共同愛好、共同需求的人組成的群體,有內容有互動,由多種形式組成。社群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連線,提升了營銷和服務的深度,建立起高效的的會員體系,增強了品牌影響力和使用者歸屬感,為企業發展賦予新的驅動力。
舉例如下:
A、分享型社群:因為某種興趣愛好而走到一起的社群,以知識經驗分享、行業交流探討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相對應的產品或者服務,可以是輕度的,比如分享個購物連結,也可以是走的比較深的,比如從線上引導到線下課程等等。
B、銷售導向社群:社群運營人員需要自己去做使用者轉化和銷售,也可能是粉絲使用者,也可能是忠實使用者。利用你自己的銷售套路和話術,根據使用者的生命週期,標籤屬性,習慣愛好等,挖掘你個人號或者社群裡面可以被轉化的人。
C、賦能型社群:需要社群運營人員去為小B和導購賦能,提供工具和課程,或者是素材活動,幫助他們更好的賣貨。
簡單來說,私域社群是用來使用者留存,維護,裂變的(針對的是忠實使用者),社群運營人員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斷的輸出內容和運營SOP。維持和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讓這些老使用者能夠持續不斷的復購。不用太多營銷性質的內容,老使用者會感受到你的服務,願意去為你做轉介紹,或者自己靜默下單。(適合大品牌維護自己的老客戶和會員,也適合那些靠做圈子社群的知識付費公司)
為什麼要做社群?我以實體店為例進行說明:
2019年,實體零售店經歷的關店潮:
疫情之後,實體店經營情況更是嚴峻。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消費路徑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如果說之前更多是談概念,那麼疫情之後,我們正式逐步進入新零售時代。
為什麼要重視社群營銷,而且越是市場的頭部品牌,也開始越來越注重社群營銷。
傳統的業績公式=客流量X體驗率X轉化率X客單價X復購率。新零售時代的社群營銷,整體框架如下。
社群新零售重新定義了人、貨、場。要想跟上社群新零售的步伐,必須認真的去體會“人貨場”內在含義的變化。
我們先看幾個知名企業的社群零售案例
裂變的核心是老帶新。只有把老使用者調動起來,才能形成使用者增長的迴圈。
完成社群初步引流之後,通過秒殺等活動繼續裂變。總共銷售3000份,排行榜最高的推薦人數140人。
還有,惠州50家商家聯盟分銷裂變引爆全城。強強聯合,形成更大的合力效應。
總結:社群裂變營銷的關鍵流程如下:
社群的價值
社群對企業與使用者的價值:
2020年疫情之下,部分企業靠社群零售進行自救。
不做社群,未來將無商可談——吳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