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的奉獻171306558
-
2 # 會哭的罌粟花
魯迅先生曾經慨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古語云:相識滿天下,知己無一人。
看來,天地萬物,“知己”這個玩意兒,卻是個稀罕物。
知己是全方位的懂得,而“知音”是在某個部位同節奏,共頻率。
聞管絃而知雅意,能懂得的便是知音。
知音與知己,一樣稀缺。
高山流水覓知音,一曲知音古難尋。
既然知音難求,能聊得來的書友,有共同愛好,相同三觀的人,也是千年難遇之人。
至少現在的我,還沒有尋回一個完全能同頻的書友。
彼此之間,能“惺惺相惜”,能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能讓我因為她的離去,不再“書”海覓知音。
-
3 # 明越清泉
有。且不止一位。想想如非朋友們幫我借書,我哪裡能看到這麼多好書。我有幾位知青朋友,幫我借過屠格涅夫的書,如,父與子,煙,尺素書,獵人筆記。還有伏契尼的,牛虻。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叢書)司湯達的,紅與黑。以及大仲馬很多書(多產作家)。我因為要學習,經常和他們書信交流,並以此認識了很多字。真真受益非淺。
-
4 # 落落的珞
當然有,並且不止一個。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能聊的來的朋友固然很多,但是能在書中有所共鳴,能在同一本書中找到不同的感悟和收穫,並且毫不保留的與之交換思想,大家共同探討,這是很愉悅的事情,相比其他朋友來說,書友更加難得,因為讀書長見識,獲修養,修氣質,言語談吐之間溫文爾雅,書友,談的是興趣,想的是內涵,換的是思想,對一本書深挖到底,“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那就有兩種思想了”。
-
5 # 菲比33
生活中,我有一位這樣的書友。
我們非常聊的來。我們擇書的標準差不多,價值觀相同,所以在一起總是聊的很嗨。
有一次,我們看《解憂雜貨鋪》,為了一個時間問題,她把書中所有的時間點都整理出來,我們一一對照,去解開我們心中的疑問。她不會覺得我看書看誤了,我理解她那麼認真求證的緣由。
有這樣一位書友,讀書的樂趣又增加了好多倍。
-
6 # 蠟筆小新51760073691
生活中這種知音是很難求的。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圈和朋友圈不同,我想這個年代讀書的人恐怕不是很多。找個喜愛讀書的人,志趣相投的人就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在網路上就會不同了,就會有很多的知音。因為有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中華大地人才輩出,志趣相投的人,多如牛毛,只不過之前沒有這個平臺。現在網路發達,很多可以透過網路,聯絡交流,成為書友,這並非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有,但不多,因為這個書友很難,你愛看書,並不代表別人也愛看書,所以這個朋友我只交了一個,我倆說話很投機,想幹什麼,一拍及合,想看書了,也一起去圖書門管看上一半天,: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是我最真心的好朋友,我要和她相伴牽手一直走完我們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