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七十多歲時做過寬關節置換手術,手術醒後當天夜裡出現狂燥、幻覺等一系列問題,說胡話。說自己坐在樹上,說牆上都是血,說我姐背一個人。實際什麼人也沒有。我們家人想是不是與麻醉有關,當時病人、家人陪護都很害怕、痛苦,希望有有關專家能解決這種術後後遺症。有過同樣問題的點贊。
-
1 # 麻大哈醫生
-
2 # 明明如月0800
腦部所有細胞都與身體每一個部位相連,是命令系統與供給+行動系統的關係,異體植入體內,造成命令系統認知完全的割裂,並逐漸導致命令系統對應部分細胞僵硬,逐步形成腦梗。這是現代醫學的無奈和誤區。
-
3 # 張喜海中醫骨科專家
一般情況下中醫保守治療就能夠很好的治療骨病,比如中藥泥熱敷技術,這種是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辯證開方,將藥物直接作用在病變部位,消除體內病灶,最終達到治療的效果,所以說手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適合的,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
4 # 宋佩華醫生
老人家他現在出現這樣一個情況的話,最好是能夠去做個檢查,他可能出現了一些老人痴呆,還有就是說老人家他現在他這樣一個情況的話,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出現了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導致的。
-
5 # 冬日陽光840
老年人術後認知功能障礙,這是世界難題,跟老年人腦萎縮有關,也跟變更環境有關,也與麻醉有關,主要還是很本身腦功能的弱化有關,年老體衰是自然規律,望樓主體量!目前沒有方法解決,我覺得這麼大年紀醫生還給你做手術,做麻醉都是冒著很大風險的,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國情下,沒有人願意去觸黴頭,沒有醫療過錯也要承擔責任的問題屢見不鮮,搞壞了風氣,老無所醫不是空穴來風!老年人如此高的風險,憑什麼讓他們放手一博那?
-
6 # 羲和末揚
正常吧。好像是麻藥的影響。我父親心臟搭撟術後一個月內象換了個人,沒完沒了的折騰,後來他對這段記憶明顯缺失和錯誤。
第一老說護士罵他、打他,其實沒有。
第二術後明明在家修養,他卻記成在小旅店
-
7 #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患者在術後出現了幻視和精神錯亂,按照先重後輕的原則,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與麻醉藥、術前用藥、手術用器材有沒有關係,在排除這些物理因素引起的情況下,要考慮手術急性應激障礙。如果是後一種情況,使用鎮靜藥和抗精神病藥,很快就會好轉。隨著應激反應消退,精神狀狀態在不長的時間內會恢復正常。前一種情況的話首先要去除應激源,對症治療,然後用藥控制精神症狀。
-
8 # 骨科王醫生
“術後譫妄“是具有易感基礎的患者”在“與手術有關的多因素” 促發下發生的一種嚴重的急性精神紊亂。
“術後譫妄“的原因可能有:
據報道,為數不少的全麻手術的患者在術後發生譫妄,接受骨折修復術、肝或肺移植術的患者術後出現譫妄發生率更高,可高達50%。雖然“術後譫妄“的死亡率更高,但是出院6個月後如果緩解,生存率和非術後瞻望患者並無統計學差異。
-
9 # 中醫外科夏小中
這是手術術後產生的副作用,為什麼現在中醫外科主張股骨頭壞死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一定不要做手術,本院臨床證明,通過積極的治療,完全可以控制病情,防止骨壞死進一步加深,消除疼痛,完全恢復正常生活。
而髖關節置換手術,除了上述可能發生的情況,還有很多可能出現的情況。後期復發算是比較好的情況,而本院在接診的患者中,經常遇到在其他醫院做骨關節置換手術之後產生併發症的情況,傷口不癒合、骨感染、骨髓炎,出現排斥反應等,再來選擇中醫外科補救,雖然也可以治癒,但是,白白讓患者增加身體和精神上的壓力
-
10 # 看客20200404
我媽媽在十幾年前做的髖關節置換手術,那時她有七十歲了。手術後出現幻覺,吵鬧得很厲害,和你說的情況一樣,最後不得不把雙手綁在床沿上。後來我知道,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與麻醉和抗生素有關,過幾天,停用抗生素後就恢復正常了。
“一快一動”即病情變化快,術後患者的精神狀態與術前有急性的改變,且變化特點具有波動性,例如白天精神狀態正常,夜間異常。
“不集中”主要表現為患者術後注意力不集中,無法記住剛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注意力比較分散。
“思維混亂”即患者思維出現混亂或者不連貫,如談話主題分散或與談話內容無關,思維不清晰或不合邏輯,或毫無徵兆地從一個話題突然轉到另一個話題。
“意識空”意識狀態主要包括警覺、嗜睡、昏睡、昏迷和清醒,譫妄患者表現為“空”意識狀態即警覺、嗜睡、昏睡、昏迷。
譫妄的診斷條件是:必須存在一快一動和不集中,可以存在思維混亂或意識空。
譫妄的臨床表現可分為三種類型:
(1)活動亢進型:表現為高度警覺狀態、躁動不安、對刺激過度敏感、可有幻覺或妄想,一般易於發現並能及時診斷,約佔四分之一病例;(2)活動抑制型:表現為嗜睡、活動減少,老年患者常見,易被漏診,約佔二分之一病例;(3)混合型:上述兩種型別的臨床特點均有。
二、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術後譫妄呢?術後譫妄的具體機制原因未明確,但是圍術期的多因素造成了患者術後譫妄的發生。這些誘發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手術因素、麻醉因素三部分組成。
患者因素包括:年齡(>65歲老年人)、合併症多(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心臟病等)、認知功能不全(痴呆、抑鬱)、營養狀態差、生活自理能力差、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基因因素等等。
手術因素包括:心臟手術、關節置換等大手術、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術中出血多、術中炎症應激反應、術中低體溫、術後疼痛、手術併發症。
麻醉因素:苯二氮卓類藥物(咪達唑侖)、膽鹼類藥物(阿托品)、麻醉深度過深、低血壓等。
三、術後譫妄怎麼治療和預防呢?術後譫妄的預防主要是針對易感因素進行預防,術前改善並存疾病狀態;術中維持合適的麻醉深度,高危人群避免使用苯二氮卓類藥物、膽鹼類藥物,使用右美託咪定預防性治療;術後早期下床活動,通過交談、讀報等活動改善認知功能,維持正常的晝夜節律(白醒夜寐),營養支援,創造安靜的休息環境。
術後譫妄的治療:非藥物治療手段:建立舒適的休息環境、親人的看護等;藥物治療:對於症狀較重的患者,可適量使用抗精神類藥物治療,包括氟哌啶醇、利培酮、奧氮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