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眸子8552
-
2 # 史海尋蹤
祭山要先有神,古人對於大自然是十分敬畏的,對無法解釋現象大多神話之。愚公移山中,因為太行山神害怕愚公家孫又有子,子又生孫,把家底挖光,不得已搬走了太行山。
祭山必先有神,有關山神的傳說記載,如戰國後期的《山海經》。再如宋人所做《太平廣記》,記載了大禹囚禁山神的故事。如據此推論,祭山應在夏朝就有了。
祭祀山神是為了得到庇護平原地區無山,自然無法祭山,祭祀山神多於群山連綿之地。靠山吃山,生活在大山中的人們,生活資料和食物來源於大山,充滿了對大山的敬畏和感激。他們將山人格化,形成了具有感情的山神,如進山狩獵時,都要祭告一番,不隨意捕殺,以免激怒神祗。有了收穫,也要獻上祭品以示感謝。
西藏地區尤為崇信山神藏族認為每座山都住著山神,大山有大山神,小山有小山神。山神們神通廣大,能夠呼風喚雨,控制雨雪雷電。能夠保佑平安,也能降下災難,而且山神會化身為騎馬獵人的形象,進山時不能高聲喧譁,一旦觸怒山神,會降下懲罰,輕的生病,重則死亡。
青藏高原處處崇山峻嶺,常年冰雪覆蓋,對於藏民們生活影響非常之大,在這種特定的生存環境中,缺乏科學認知的人們,往往容易對這種無法控制的自然形貌神話以概之。
契丹族的祭山儀又有不同契丹以黑山和木葉山為神山,按時節祭祀。與其他將山人格化為山神不同,契丹認為黑山是死者靈魂歸宿之地。而木葉山是祖廟所在,設天地之位。
因此契丹祭山,一祭死者亡魂,二是祭祀天地。而非是祭祀人格化的山神。
古代官方的泰山封禪最早是秦始皇起,繼他之後,漢武帝、漢光武、唐高宗玄宗、宋真宗都曾泰山封禪。
不遠千里,皇帝帶隊前往泰山,舉行這種非常盛大的祭祀儀式當然是很重視。唐高宗時期正值國力鼎盛,隨行波斯、倭國、突厥、天竺、西域北韓諸國,車乘達數百里,真正的大場面。
但是封禪泰山當然不是祭拜山神,主要是祭告天地,既然受命於天,號稱天子,必要感謝在皇天后土的護佑下,風調雨順天下太平。也順便彙報下工作,在自己的管理下國泰民安歌舞昇平云云。當然了,既然是祭祀天地,山神連帶著也一起祭過了。
回覆列表
祭山、既為″蒙山祭"。
祭、<說文解字>:″祭、祭祀也。統言則祭祀不別也。從示(示字傍)。㠯(以)手持肉"。″山、宣也。謂能宣散氣、從萬物也,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屬皆從山"。
蒙山祭,最早可追溯至西周。
主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以叩至天地(顓臾如″封禪")。
遠古就有祭,以祭鬼神,此後以祭天、地、祖。初顯為殷商(或更早),初會用″人祭"。其以:″砍頭、活理、剁肉泥、焚燒、肢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