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並不是說蕭何做丞相時定下的規矩好的不能改變,所謂時易事移,凡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代就有不同的政策,這是肯定的,曹參接任丞相後,之所以不變蕭何定下來的規矩是他聰明的政治態度,為的是明哲保身,是做給呂后看的。
蕭何病重的時候,惠帝劉盈前去探望。惠帝問蕭何:“您走後,誰可以替代您呢?曹參行嗎?”蕭何說:“您能讓曹參做丞相的話,我死也瞑目了!”蕭何去世後,曹參接任丞相,大家想知道曹參是如何工作的,大家去看發現曹參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行為懶散,一點都沒有丞相的樣子。惠帝坐不住了,讓曹參的兒子去探探口風。結果曹參很生氣,抽了兒子一頓鞭子,說:“你哪有權力過問國家大事?”於是惠帝親自去見曹參,直接問他:“您是怎麼想的,整天喝酒不幹事,究竟為何啊?”曹參就問惠帝:“請問皇上,您和先帝比哪個更英明呢?”惠帝說:“當然是先帝啦,這不是一目瞭然嘛,我比不了先帝。”曹參又問:“我和蕭何哪一個更能幹?”惠帝說:“好像你不如蕭何啊!”曹參就說:“我自認沒有蕭何厲害,只要完全按照他留下的規矩辦事就好了,國家一定會穩定的!”原來曹參上任後仍舊用蕭何以前的下屬,沿用老規矩辦事,沒有任何的更改。惠帝想了想,覺得曹參說的有道理,於是不再管他了。這就是蕭規曹隨的典故。
蕭何能讓曹參接任丞相就已經證明了曹參是個有能力的人,沒能力蕭何怎會推薦呢!當了丞相的曹參之所以不改變蕭何以前實行的規矩,一方面是蕭何的確做的很好,他的政策適應了國家的執行,確實沒有去改變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曹參的真實想法了,曹參作為新官上任,他自然想有一番作為,問題是曹參當時做不到啊!要知道當時可是呂后把持朝政啊,惠帝基本上就是個傀儡,你要創立新的規矩必須要經過呂后的同意,要改變蕭何定下的規矩可能會招致呂后的反制。要知道蕭何和呂后以前可是一齊合謀殺死韓信的,呂后和蕭何可是有些非同一般的關係的。你動了蕭何的規矩,呂后就會有想法了,呂后會認為是不是直接衝著她去的,是否想對付呂后啊,奪她的權啊,動蕭何是藉口,對付呂后才是真的呢?就算呂后沒有想法,你惠帝實行的新規矩就能夠實行嗎?呂后可不想惠帝建功立業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一靜不如一動,惠帝最好什麼都不要幹就好,以呂后的權勢,惠帝有什麼新的創意也做不了,這就是現實。所以曹參不會為了實行不了的事情而得罪了呂后,這就是明哲保身。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惠帝的安全著想,他對惠帝說的話已經暗示了現實的情況,劉邦在世的時候,都拿呂后沒辦法,比不了劉邦的惠帝就能搬倒呂后了?因此有什麼想法都要暫時壓制,等真正掌握了權力才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這就是曹參的良苦用心,惠帝也聽明白了曹參對自己的暗示,所以就什麼都不做,一切按照老規矩辦就行了,韜光養晦就很好嘛!
蕭規曹隨的故事正好體現了曹參老謀深算的政治思想,也證明了惠帝是個明白人,蕭何確實是個政務幹才!
蕭規曹隨並不是說蕭何做丞相時定下的規矩好的不能改變,所謂時易事移,凡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代就有不同的政策,這是肯定的,曹參接任丞相後,之所以不變蕭何定下來的規矩是他聰明的政治態度,為的是明哲保身,是做給呂后看的。
蕭何病重的時候,惠帝劉盈前去探望。惠帝問蕭何:“您走後,誰可以替代您呢?曹參行嗎?”蕭何說:“您能讓曹參做丞相的話,我死也瞑目了!”蕭何去世後,曹參接任丞相,大家想知道曹參是如何工作的,大家去看發現曹參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行為懶散,一點都沒有丞相的樣子。惠帝坐不住了,讓曹參的兒子去探探口風。結果曹參很生氣,抽了兒子一頓鞭子,說:“你哪有權力過問國家大事?”於是惠帝親自去見曹參,直接問他:“您是怎麼想的,整天喝酒不幹事,究竟為何啊?”曹參就問惠帝:“請問皇上,您和先帝比哪個更英明呢?”惠帝說:“當然是先帝啦,這不是一目瞭然嘛,我比不了先帝。”曹參又問:“我和蕭何哪一個更能幹?”惠帝說:“好像你不如蕭何啊!”曹參就說:“我自認沒有蕭何厲害,只要完全按照他留下的規矩辦事就好了,國家一定會穩定的!”原來曹參上任後仍舊用蕭何以前的下屬,沿用老規矩辦事,沒有任何的更改。惠帝想了想,覺得曹參說的有道理,於是不再管他了。這就是蕭規曹隨的典故。
蕭何能讓曹參接任丞相就已經證明了曹參是個有能力的人,沒能力蕭何怎會推薦呢!當了丞相的曹參之所以不改變蕭何以前實行的規矩,一方面是蕭何的確做的很好,他的政策適應了國家的執行,確實沒有去改變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曹參的真實想法了,曹參作為新官上任,他自然想有一番作為,問題是曹參當時做不到啊!要知道當時可是呂后把持朝政啊,惠帝基本上就是個傀儡,你要創立新的規矩必須要經過呂后的同意,要改變蕭何定下的規矩可能會招致呂后的反制。要知道蕭何和呂后以前可是一齊合謀殺死韓信的,呂后和蕭何可是有些非同一般的關係的。你動了蕭何的規矩,呂后就會有想法了,呂后會認為是不是直接衝著她去的,是否想對付呂后啊,奪她的權啊,動蕭何是藉口,對付呂后才是真的呢?就算呂后沒有想法,你惠帝實行的新規矩就能夠實行嗎?呂后可不想惠帝建功立業威脅到自己的權威,一靜不如一動,惠帝最好什麼都不要幹就好,以呂后的權勢,惠帝有什麼新的創意也做不了,這就是現實。所以曹參不會為了實行不了的事情而得罪了呂后,這就是明哲保身。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惠帝的安全著想,他對惠帝說的話已經暗示了現實的情況,劉邦在世的時候,都拿呂后沒辦法,比不了劉邦的惠帝就能搬倒呂后了?因此有什麼想法都要暫時壓制,等真正掌握了權力才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這就是曹參的良苦用心,惠帝也聽明白了曹參對自己的暗示,所以就什麼都不做,一切按照老規矩辦就行了,韜光養晦就很好嘛!
蕭規曹隨的故事正好體現了曹參老謀深算的政治思想,也證明了惠帝是個明白人,蕭何確實是個政務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