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郎立個堯

    想起一句話:每個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孩子的問題大多是父母問題的反射。

    孩子愛發脾氣,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個喜歡發脾氣的人?正人先正己。如果父母,尤其是媽媽,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動輒大吼大叫,又哭又鬧,一點就著,那麼孩子大機率脾氣不會好到哪裡去。

    拿我自己舉個例子,我媽就是那種脾氣很急很爆型別,而我爸脾氣就很綿,我的脾氣綜合了父母的特點,不知道的以為很溫和,知道的都不敢隨便惹。也就是平時沒事的時候,性子很溫和,一旦觸碰逆鱗,能炸。有孩子以後,我就刻意控制自己的脾氣,對很多事情都能做到客觀和樂觀,加上老公脾氣不好,我倆要是針尖對麥芒,那遭殃的是孩子,所以,在家裡我是立場堅定但是性格溫和的那個人。我兒子也是這樣的。他爸總說孩子性格不隨他。

    當然,孩子愛發脾氣,還有一點是父母總是忽視孩子的問題和感受,他在用發脾氣來引起你們的注意。很多二胎家庭這樣的問題更加明顯,本來挺乖的老大,有了弟弟或妹妹後,就變得暴躁起來。

    現在你意識到孩子性格的問題,還不晚,李玫瑾教授說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期,良好的家庭氛圍會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的。

  • 2 # 李雲鶴

    有孩子的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逛超市,孩子一定要買某一樣玩具,不買就不離開或者乾脆倒在地上不起來,弄得父母很尷尬。這個時候父母會有如下一些處理方式:交換,用其他東西吸引孩子注意力。無視,就等著孩子發洩完自己解決內心困鬥。恐嚇,被警察抓走,被關起來等,阻止他哭鬧。這些途徑都是治標不治本,下一次遇到負面情緒孩子依然沒有情緒管理的能力。

    我認為有如下幾點可以參考:

    一、說“不可以”。用清晰,堅定,平靜和關心的語氣強調至少三遍。說清楚“不可以”的是什麼,可以的是什麼,注意細節。

    二、覺察孩子。抱孩子在懷裡,父母與孩子非語言交流階段最好的方式是擁抱。身體傾向孩子一側,目光與孩子一個方向。讓孩子感受自己被接納。共情與接納,及時感知孩子的情緒並理解他。

    三、接納孩子的壞情緒,並表示理解他生氣的原因。引導孩子說出事情來龍去脈,尤其是要清楚孩子行為背後的想法,很多時候,成人的思考方式和小孩是不同的,去爬山的路上,孩子四腳著地去爬,成人感覺衣服弄髒了會責備孩子,但是對孩子來說,所謂爬山不就是用“爬”的嘛。你看孩子的童真想法和大人的思考就是不在同一水平線。

    四、告訴孩子,即使生氣也不能打人,也不能亂摔東西。和孩子一起開動腦筋,引導孩子自己去想辦法,去找可解決之道。

    五、親自示範處理這種衝突的做法。手把手教會孩子一步步如何去解決。比如孩子一定要搶奪小夥伴手裡的玩具。可以引導孩子去和小朋友熟悉,溝通,交換。透過成功示範引導,以後孩子遇到相似情況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人創業,如何才能更好地賺到錢?人際交際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