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矛盾體160202925

    對於提問者這個問題,我需要先說明一下,造紙術是在西漢時期發明的,東漢時期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

    漢代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到蔡倫的時候,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的技術,取材就不限於材料了,主要步驟大致是:

    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

    乾燥,即把溼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 2 # 平陽侯

    糾正一點,並不是發明,而是改進。

    其實造紙術早早就被髮明瞭,只不過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造價昂貴而且質量不好,不容易推廣。

    蔡倫在聯合幾個宦官解決掉外戚竇家專權的情況後,領了個肥差。兼任尚方令,主管皇家物品製造。

    要是個普通太監,不過就是多貪點。可是蔡倫是個有追求的太監。他不僅大幅度改進了製作工藝,達到極高水準,並長期居於技術的頂峰。

  • 3 # 戰史解碼

    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而它的發明者——蔡倫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造紙術的意義自不必多言,但關於“蔡侯紙”的發明過程以及生產方式等,大家瞭解多少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附有紙的加工過程動態圖):

    發明經過

    蔡倫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由於家庭生活貧困,難得溫飽,不得已入宮當了太監。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到了章和帝永元九年,他被提升為尚方令,負責掌管御府兵器、玩物、器具的製造。在尚方工作期間,蔡倫積累了大量的器具製造經驗,這為他發明造紙術打下了基礎。

    此時的皇帝仍然飽受書寫不便的困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蔡倫經過努力,終於在元興元年(公元105年)成功造出了方便可用的紙。蔡倫將他製造發明的紙報告和帝,和帝隨即下令在全國推廣這種造紙術。

    “蔡侯紙”製作

    蔡侯紙用樹皮、麻頭、破布、漁網等做原料,經過嚴格的五道工序加工而成。蔡侯紙製作的五道工序分別為“挫”、“搗”、“打”、“抄”、“烘”,具體過程大家可以查閱《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其中有蔡倫的造紙術的詳細步驟。

    爭議

    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考古工作者陸續發現了西漢麻紙,部分專家開始質疑蔡倫是否是紙的發明人,當然也有一大部分專家持反對的意見,為此雙方打了不少的口水仗。學術上的東西我不太明白,但我知道是蔡倫最先製作出了方便實用的紙,單憑這一點就不能否認他的功績。

    喜歡歷史和軍事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或財務實習期工作不忙可以做點什麼來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