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月加伊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的祭祖的日子,

    相傳吃餃子這個習俗是為了紀念張仲景給百姓施藥留下來的

  • 2 # 打漁讀書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12月21、22或23日。這一天太陽經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

    明、清兩代的冬至日,皇帝要舉行祭天大典,謂“冬至郊天”。民間在這一期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 3 # 小霞的生活日誌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吃餃子是北方的一種習俗,當然各地不一樣也不到是吃餃子南方就是吃湯圓,甜丸之類寓意團團圓圓

  • 4 # 無己正念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時間點在公曆21-23日之間,這一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時節,必然還有一個“南北大戰”,戰爭的焦點就是餃子。“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據說這個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漢南陽稂東人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辭官返鄉時,他看到白河兩岸的鄉親飢寒交迫,不少人凍爛了耳朵,便讓弟子搭起醫棚,支起大鍋,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年女演員任素汐和鄂靖文誰的演技更受觀眾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