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賴仲達

    潛意識就是過去的所有長期記憶(儲存在大腦海馬區和內側顳葉),大腦是一個搜尋引擎系統,當我們面臨某類事件時,該事件的一切資訊,作為輸入值,查詢到與之符合的長期記憶。若有一個記憶的契合度較高,則產生對該記憶的延續行為(或者再次搜尋行為)進行模仿的衝動,成為意識。若該記憶的延續(或聯想,即再次搜尋)部分裡,曾經發生過情景記憶如恐懼、憤怒、焦慮、悲傷等行為,該行為觸發腦內神經元遞質(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催產素、苯基乙胺等)的紊亂,則現有意識會對該紊亂進行模仿,也在面對事件時釋放出某類失常的神經遞質,成為現有行為的阻礙,這就是一切精神障礙的科學解釋。

    那麼,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療法等理論在這個假設下,實際上是存在可行性的。精神分析師透過自由聯想中對於移情、阻抗的記錄,分析患者現有行為當中的神經遞質紊亂,並挖掘出該紊亂與其記憶(經歷)當中同樣發生紊亂的、契合度較高的那一類記憶(長期記憶),透過改變該同類短期記憶,並鞏固形成新的長期記憶方法,將患者對於某類事件輸入所產生的潛在記憶搜尋結果,不具有紊亂性質的記憶排名在前。當重新發生類似事件時,患者的意識,會自動學習這個不具有紊亂性質的長期記憶的延續(或再次搜尋)行為。即可解決疾病。

    簡單來說,當我們面臨任何事件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第一時間把該事件作為“關鍵詞”放到自己的記憶當中,進行腦內搜尋,之後,把契合度最高的那個搜尋結果,其提供的延續或者再次搜尋資訊(即答案或者聯想)進行行為上的模仿。如果那則資訊包含有某類不正常的情景行為(如過度恐懼),該行為曾經刺激大腦神經元系統發生神經遞質紊亂,則我們的現有意識會模仿它,也發生神經遞質的紊亂,對現有事件的做法造成干擾。

    說的再簡單一點,你面臨一件事,比方說要去見一個重要客戶。你會把見客戶這個事件輸入大腦進行搜尋,可能某些關鍵詞與某些原有長期記憶重合了(比如關鍵詞:這是個比較“大”的事件、比較“高階”的場合——我的記憶中“高階大”氣的場合需要穿好點——我需要“穿”我那件“好的”寶貝西裝——上次穿那件“寶貝西裝”卻被嘲笑——“被嘲笑”的時候心理很緊張——“緊張”刺激出去甲腎上腺素——所以你的大腦馬上會學習上次的事件,同樣產生去甲腎上腺素,造成你“緊張”——如果緊張過度,就會對此時的客戶造成“干擾”——“干擾”可能會“辦砸”——然而老闆說,你要是“辦砸了”,就炒你魷魚——形成衝突),該記憶就會對你現有意識造成干擾,即我們所知的“潛意識衝突”,較為重大的衝突就能得病。

    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分析療法均具有類似模型。

    總結來說,就是大腦是個搜尋引擎。

    意識是個搜尋過程。

    如果搜出來的記憶結果,第一條和現行為產生了衝突,就會得病。

    解決辦法自然就是,建立新的長期記憶,然後把這條記憶,刷SEO,刷到記憶結果中的第一條。

    心理治療是個記憶SEO最佳化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creo是找什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