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虎大仙

    1994年,英國作者Simon Reynolds在評論Bark Psychosis樂隊的專輯《Hex》時,首次使用了後搖滾(Post-rock)這一術語,同年他在THE WIRE雜誌發表了後來影響巨大的文章《對傳統搖滾的動搖》(shaking the rock narcotic),作者在文中拓展了後搖滾這一概念。所以這也是關於後搖最重要的一篇文章。但二十多年了都沒中文翻譯,我就獻醜啦!對傳統搖滾的動搖歷史彷彿是開了倒車,今天的“另類搖滾”都是些復古玩意兒。Primal Scream無非是山寨滾石樂隊,Suede?翻版的大衛·鮑伊罷了。現在是1994年,再過幾年就進入新世紀了。可我們的音樂產業還在製做著假古董。不過,最近英國的一小撮樂隊,受到不斷髮展的錄音室音樂(比如Techno和HipHop)影響,同時也受自由即興和前衛音樂的啟發,開始冒險進入一個商業上或許不靠譜,但美學上很重要的領域,這領域甚至未被命名。這些未來的英雄包括Disco Inferno、Seefeel、Insides、Bark Psychosis、Main、Papa Sprain、Stereolab、Pram、Moonshake,也有很多個人角色,比如Kevin Martin和前Napalm Death樂隊鼓手Mick Harris。那麼該如何稱呼他們呢?其中的一些,比如Seefeel,可以稱之為“氛圍音樂”;Bark Psychosis和Papa Sprain,可以被稱為“藝術搖滾”。或許叫他們“前衛搖滾”也行,但前衛搖滾也暗示著雜亂的節奏和不友善的旋律,所以不是很恰當。也許唯一比較準確而且保持開放性的名稱是——“後搖滾”。後搖滾是指利用"搖滾樂器"而達到"非搖滾目的",注重吉他的音色和聲音紋理,而不是riffs和強力和絃(powerchords)。越來越多的後搖樂隊在傳統吉他貝斯鼓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技術裝置:取樣器,音序器和MIDI等。當然,也有一些樂隊(比如PRAM,Stereolab)喜歡Lo-fi或其它復古的技術,另一些人則進化成賽博搖滾(cyber rock),化身虛擬。*想要搞清楚這些樂隊如何反叛了搖滾樂,首先就要明白什麼是正統搖滾。沒有比喬·卡爾杜齊(Joe Carducci)的《搖滾和流行文化麻醉劑》(Rock And The Pop Narcotic)更能定義正統搖滾了。

  • 2 # 萬里悲秋肥伯伯

    後搖滾(Post-rock)在分類上尚有爭議,有些人將其看作的一種。後搖的一個特點是,所用樂器一般與搖滾樂相同,但節奏,和聲旋律,音色及弦進行(Chord progression)都有別於傳統搖滾。後搖滾於1980年中期,在歐美音樂界開始被提出。在後搖滾音樂裡,許多常見的音樂產業傳統現象都被顛覆改寫,例如吉他不再是主要角色;沒有歌詞或主唱;打破傳統歌曲長度,有些樂曲甚至長達二、三十分鐘,後搖滾甚至想打破唱片工業創造一首膾炙人口單曲的願望。後搖滾體現了很多流派的特點,比如氛圍音樂,爵士樂,電子音樂,實驗音樂等等。後搖中人聲很少見,且當有人聲的時候,它也不是像傳統的那樣作為主旋律並且有清晰的歌詞,而更像一種樂器。在後搖中,人聲多為很輕柔的哼唱,不規律地分佈在整首歌中。

  • 3 # 弋弋盤娛樂

    簡單來說,大家能直觀感受到的,比如去掉人聲;專輯和歌曲名稱及長度的自由性(見下圖我分享的奇葩歌名歌單,大部分都來自後搖);演奏樂器不只是搖滾傳統三大件,任何想得到的樂器都可以加入(比如沼澤樂隊擅用古琴);各種樂器的非常規使用方法;還有打破常規節奏、旋律型的東西等等。

  • 4 # 陽光文娛

    其實後搖和其他音樂風格的主要區別在於編曲和歌曲框架結構的不同,以及樂器表現的手法均有不同;共同點在於:對周邊效果器的Mix運用。而傳統後搖的精髓就是:有不斷的起伏和迴圈... 然後通過節奏、貝斯、和聲的變化,將情緒逐步向上烘托。

  • 5 # 是汐汐吖

    簡單的說,後搖滾是指將電子音樂加入舊式搖滾,形成了一種新的、更為輕鬆自由的音樂表達風格。後搖滾拒絕(或者說是推翻)了一切與傳統搖滾相關的元素。相對於旋律以及歌曲的結構,後搖滾樂更注重一種乾淨流暢的音樂表達。該風格的音樂通常會藉助樂器使其整體效果錦上添花。隨著兩支標誌性的樂隊的專輯----talk talk 的《laughing stock》和slint的 《spiderland》的出現,後搖滾風格於1991年正式形成。

  • 6 # 地球藍1991

    將電子音樂加入舊式搖滾,形成了一種新的、更為輕鬆自由的音樂表達風格。 搖滾樂從本世紀中葉發展至今,想想也快近半個世紀了。然而搖滾樂到底是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強勢女人越來越多,溫柔賢惠反而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