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羅爾斯正義

    這要看在什麼語境下回答這個問題吧?

    首先,在嚴格的儒學語境下,應該沒有不仁不義的君子。

    “仁”通“人”,仁學就是人學。李澤厚先生曾經說,孔學的一個基本特徵,在於塑造人性心理,亦即建築在自然性動物生存基礎上的“人化的情感”。仁者愛人、信近於義,在孔子、告子的語境中,“仁”是這種情感本體最核心價值觀,屬於“道德自律”;“義”屬於個體應該絕對履行的客觀行為準則,屬於“在外形式”——君子(士大夫)是“仁內義外”的堅定踐行者,當然也就沒有不仁不義的君子存在。(孟子、宋明理學認為仁義都是內在的,董仲舒認為仁外義內,但這些只是儒家內部對“仁義辯證關係”的不同觀點,而在“君子踐行仁義”的認識上沒什麼區別。)

    其次,在自由哲學語境下,這個問題就有點意思了。

    消極自由觀認為,自己的事自己做主、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用胡適先生的話講: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你只管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被他人、暴政褫奪,當然你也不能去褫奪他人的權益——這樣整個國家自然就是最好的狀態,就沒有必要去愛人、講仁義了。在這種語境下,不仁不義之人雖然還是達不到我們普遍認同的君子含義,但是最起碼不是一個壞人,而是一個正常之人。

    哪種更好?這又涉及到合理性、價值觀之爭,很難說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可以嘗試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窺視”一下。

    人性是複雜的,具有可約束性,人的心理、生理、文化(環境經歷)共同決定了人的判斷和行為。止於至善應該是不行的,因為違背了人性具有可約束性的原理。而世界如果完全是鐵一般、殘忍的事實無可改變、沒有希望,怕也是不行——人類需要“精神的溫情”來燭照“死亡與恐懼”。因此,處理好“是怎麼樣”與“應該怎麼樣”的關係,可能需要一種建立在價值多元主義、相對主義、不可知論系列以及合理性分析批判基礎上的認識論……

    這或許是一條新的思想史出口。

  • 2 # 無聊而無謂

    朱熹,康有為,二人榜上有名。

    朱熹的理學,跟“二程”合稱“程朱理學”,對後世影響深遠。朱熹本人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倡”,他一邊高呼“存天理,滅人慾”,一邊扒灰兒媳,納尼為妾,讓人“三觀”盡毀,曾為皇帝講學,不知所云,後被人清算,列出十大罪狀,可謂顏面無存,節操碎了一地。

    康有為欺世盜名,公車上書,事發,先逃天津,成則回去邀功,敗則逃亡日本,其弟康廣仁莫名引頸,成了“六君子”。偽造衣帶血詔及與皇帝合影,在海外大發國難財,提倡一夫一妻制,自己卻一妻五妾,年愈七十還強行置換大猩猩睪丸,終遭排異之苦而亡。

    南海聖人康有為在世時,得人贈一絕對:

    國之將亡必有

    老而不死是為

    不得不承認,若只是活著,只是為了自己活得更好,而不則手段,以上兩人都是人生贏家。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文化裡的流氓更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衣帽間和衣櫃的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