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豬逗
-
2 # 曉超遊戲解說
清末時期,中國國力較落後,當時中國生產不出汽車,更別說石油了。
最早生產出來的汽車不是汽油機,而是內燃蒸汽機, 清末時期的內燃機是由外華人帶過來的,石油也是由外國帶到中國來的。
-
3 # 貓熊熊大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簡單回顧一下汽車的發展史,汽車最早也是蒸汽動力車,新中國建國初期和2000年代的北韓,資源匱乏,就有部分汽車會以蒸汽為動力。後期逐漸發展電動車,再到後期逐漸是燃油車作為主力車型。
從1886年第一臺燃油汽車誕生,可以說燃油車在清末也是剛剛起步,極少有人能開的起這車,一是貴,二是沒有油,三是燃油車剛起步。
中國當時第一輛汽車是慈禧太后在其66大壽期間官員給購置的。
限於當時閉關鎖國,民族工業能力薄弱以及汽車的保有量極其稀少,且汽車主人主要為極少量達官貴人,所以沒有專門為汽車配套的化工廠,主要靠進口,俗稱“洋油”。
-
4 # 科技與創作
你好!
民國時期的汽車汽油等物,通常是由買辦來經營。這些買辦,通常集中在沿海各港口城市。具體經營,是由“洋人”(由於沒有實際的經驗,所以會請洋人參與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訓)來指導。通常會根據實際情況來指導油料的存放。而這些存放油料的地方,通常也是那時的加油站。
1 海港。 在海港碼頭的一個地方,作為油料的轉運和倉儲的地方。這種地方,通常是有磚牆砌的高牆,或者是在大一些的倉庫。汽車去加油,要遠離儲存的地方,會有人到臥式散裝的大油桶跟前,開啟閥門,將汽油裝到帶有長嘴的白鐵皮油桶中,再從長嘴白鐵皮油桶中加到汽車油箱裡。到後來,軍方為了方便,也在碼頭設立油料倉庫和加油站,只是不對外。
2 城市裡。 在城市偏僻點的地方,找一個倉庫,或者是院落,院落裡會將油桶會放置在院子中間獨立的土臺上,上面有遮陽擋雨的棚子,是為了防止其他地方著火後引燃油桶,也方便傾倒油料。也有在城市的一些路口附近的建築物內設立加油站的,樓上存放油料,下面加油,一般存放量都不會大,經常是隻賣當天的。
以上這些地方,都需要到市政府辦理相關手續。在租界裡,則相對寬鬆很多,做好防火工作並且登記辦理手續就可以(在租界裡,市政府是沒有辦法去管的,而各國又相對的對租界內的商人管理比較寬鬆)
3 軍隊和特殊市政及其他地方設立的加油站。
另外民國時期民用汽油少了,市價很高。比如說1947年8月8號,杭州大報《正報》第二版登載當時物價如下:本土米每石售價是35萬元(法幣,下同),越南米每石售價是38萬元,而美孚散裝汽油每升市價是37.5萬元。一升汽油抵得過兩個月口糧。因此民國汽車會有代用燃料:一是酒精,再就是煤炭。
回覆列表
真正意義上的汽車,用的是內燃機,不是汽油就是柴油。當時中國不但不生產石油,更不生產汽車,汽車靠進口,同樣,所用的燃油也靠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