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刀吧主的水彩小鋪
-
2 # 九維空間
早在1927年,著名的Davisson–Germer電子衍射實驗證實了電子的波動性,這個實驗也為物質波理論的提出者德布羅意帶來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電子衍射實驗相對容易一些,而且在今天任何電子束裝置和電子顯微鏡裡都司空見慣。電子的雙縫干涉稍要難一些,需要兩束電子物質波的相位一致才能干涉,直到1961年,才因電子束技術的進步,由德國圖賓根大學的Claus Jönsson團隊實現,隨後他又做了多縫干涉的實驗。1974年,一個升級版的實驗在義大利科學院(CNR)實現,這是第一次用一個接一個單電子實現的干涉實驗,得到了非常清晰的干涉條紋,論文如圖。這個實驗圖還入選了2002年Physics World評選的史上最美的十個實驗之一。
電子雙縫干涉實驗和光子雙縫干涉實驗本質上一樣,都是基本粒子波動性的體現。在電子打到屏上的那一刻,波函式就已經塌縮了,測量過程沒有人的行為參與,不存在人的意識影響。
-
3 # 空間的奧秘
電子雙縫實驗,姑且不論該實驗的可信性與可靠性。該實驗被認為證明了一個電子能同時透過雙縫後自相干涉,說明電子是一種物質波,等等。
那麼不妨仔細檢視思考實驗的結果,特別是″1個電子″與″7個電子時″的兩張照片。
該兩照片十分明晰地反映了,根本不存在一個電子同時透過雙縫後發生自相干涉的行為,反而證實1個電子仍是1個電子,7個電子仍是7個電子的獨立行為,後面所謂的條形狀分佈其實只是一種統計分佈。
這裡面一個關鍵概念就是什麼叫″亮度″,明白″亮度″含義就能一下清楚電子未產生自相干。我們大家都有描紅字的經歷,亮度就如同描紅字。
假如真是″1個電子能同時透過雙縫後干涉″,那麼第1個電子透過雙縫後就應當形成干涉條紋狀,而不是1個亮點,後面的7個電子及更多的電子是在原第1個電子形成的基礎上不斷加強亮度,如同″描紅字″,將淡的逐步加濃。顯然1個電子與7個電子的照片都未出現這種現象或效果。
可見,電子雙縫實驗並未證實電子自身是波!反而證實電子本身仍是點粒子,只不過其運動位置是不確定的,軌跡分佈呈波動分佈而已。這一分佈同電子的發射方式和其與雙縫相互作用有關爾。
我瞭解到的電子雙縫干涉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在這個實驗中,人的思想好像決定了電子的狀態。想問一下有沒有人真的做過這個實驗?結果如何?
回覆列表
這個實驗的神奇之處應該是如果一個一個的發射電子,仍然和同時發射很多電子形成的干涉條紋是一樣的,就是說電子發生自身干涉了,等同於電子同時穿過了兩條縫隙了。
但是如果說成電子同時穿過兩條縫隙,這個有點太玄妙了,不如說成電子發生了自身干涉。
至於說什麼人的思想可以干擾,這純屬胡說八道,實際情況可能是,微觀粒子不是磁的就是電的,同樣你如果要測量,你那個物質的微觀粒子同樣也不是磁的就是電的,就會發生電磁反應,就會干擾到被測量的微觀粒子,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