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絲路博聞

    第一: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還不是“司母戊鼎”或“後母戊鼎”。在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比該鼎更大的模具,但是並沒有發現該鼎,所以兩種可能,一是被周人挖出來毀掉了,二是還埋在某處,等待發掘。

    第二:“司”這個字是誤讀,應該是“後”,在銘文中,“後”字也會反寫。該鼎出土於殷墟王陵區的王后墓,是其子後來成為商王,這個“後”字是有王后的意思,所以稱“後母戊鼎”更適合。

  • 2 # 南陽小虎

    司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釐米、口寬79.2釐米,壁厚6釐米,連耳高133釐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經研究考證,鼎腹內壁銘文“後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婦妌的廟號。後母戊鼎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在商後期鑄造後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約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經測定,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古文獻記載制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

    後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

    所以無論從文物價值還是從本身重量來說,都妥妥的是“中國第一重器!”

    但是在2013年底,確一直不斷有一種聲音,司母戊大方鼎名字是錯的,要改名。原來,商超甲骨文文字書寫的時候是不分左右的。 初給該鼎命名的是郭沫若先生,稱其為司母戊鼎,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另一著名學者羅振玉也曾認為:“商稱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於是,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來了。但爭議一直不斷,有多位學者提出,“司”字應作“後”字解,因為在古文字中,司、後是同一個字。

    於是在此後出版的《辭海》對“司母戊鼎”作了這樣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銅器,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字(或釋“後母戊”)。是商王為祭祀其母戊而做。如今,把“司”改為“後”,實際上是否定了從前把“司”理解為“祭祀”的說法。

    大部分專家認為“後母戊”的命名要優於“司母戊”,其意義相當於“偉大、了不起、受人尊敬”,與“皇天后土”中的“後”同義。改為“後母戊”,意思相當於:將此鼎獻給“敬愛的母親戊”。

    從此開始,從小到大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安陽人,公交車,小學初中課本上都有的司母戊大方鼎,就這樣變成了後母戊大方鼎..

  • 3 # 小小節節高

    現在叫後母戊鼎。“司母戊鼎”的命名,據考應是郭沫若先生所為,他認為“司母戊”即為“祭祀母親戊”。但後來很多人認為第一個字不是司,是後,說白了這兩個字看起來很像的。但後這個字的意思更能體現意思,據說甲骨文中就有用後表達差不多意思的例子。

  • 4 # 一蓑煙雨南北朝

    小時候課本里叫馬踏匈奴現在叫銅奔馬,小時候學的司母戊鼎現在改成後母戊鼎瞎折騰!因為是母后就改成後母?那人家“司“字還有孝敬的意思呢,敬母親也沒錯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貓可以吃成年貓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