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²哥
-
2 # 莫忘初心242650426
人們對於幸福指數的高低,完全在於自已的感受,鞋大小腳知道。旁觀者清的經驗之談,卻並不能代替身居其中的直接感悟狀況。
科技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社會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是生產力,越發達經濟愈繁榮,人們享有社會宏利的水平才愈高。
當然,與此同時,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社會經濟與政治文化協調發展,國泰民安,人們安居樂業,幸福指數隨之增長。
衣食住行是普通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各種條件的改善,直接關乎自己的切身利益,人們感觸最深。
試想,假如社會倒退到刀耕火種的時代,讓人們再去感受幸福指數,進行這樣的比較,可以最直觀的說明問題吧?(網路圖片)
-
3 # 荒山無泉
就好像幸福指數和錢多錢少沒關係一樣,科技發達與否,與幸福指數也無關。
幸福指數只是人對自己生活的滿足程度而已。乞丐能吃飽了躺著曬太陽也感到幸福。
-
4 # 善意的笑容
我同意提問中觀點,科技影響幸福指數,但並不是主導因素。
我看大家都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與分析。
那我就從理論上進行分析,幸福指數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他認為: 幸福=效用/慾望
效用越高,那麼幸福指數越高
慾望越高,那麼幸福指數越低
效用的概念有很多,包含也很多,其中一條是:以勞動所換取的物品能給你帶來的滿足程度。所以當科技水平越高,我們所購買的物品帶來的功能會更加多,滿足程度會提高。
但科技無法改變什麼呢?就業、收入、教育、婚姻質量、年齡、價值觀念、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徵、成就動機、民主權利等等等。所以科技只佔有一小部分。
慾望更加好理解,在於一個人對於需求的認知和對於滿足程度的追求,這與科技之間的影響很小,或者槓精一點的說,科技的進步反而會增大人的慾望,因為人渴求的效用更多、更廣了。
那回到之前的理論依據上,幸福=效用/慾望
科技可以略微增加效用
科技也會增加慾望
綜上所述,科技對幸福感所帶來的影響幾乎可以抵消。那就證明了我的觀點。
說了這麼多,影響幸福指數的最大因素:
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錢
錢雖不是萬能,沒錢是萬萬不能。
錢可以買到效用中所提到的絕大部分因素,所以必然也會是一個主導因素。
-
5 # 15932377602
這是肯定的!社會越發達,就意味著各各方面都非常先進!那也對每一個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更好的學習!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不過幸福感來自於內心深處!並不一定有多少財富就幸福!有滿足感就會幸福!有很多知識也會有滿足感的幸福!
回覆列表
不同意,人幸不幸福取決於家庭是不是和睦,生活能不能達到理想水平,科技再發達,我手裡沒錢,過不上想要的生活的話何談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