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繁星落石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華為的5G手機完全不可能把它設計成一個微型的5G基站,不管是從手機效能、成本、功耗等方面,都使得手機無法作為基站使用。
基站是行動通訊網路裡邊的無線接入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效能還是非常強大的。基站在2G時代被稱為BTS,3G時代被稱為NodeB,4G時代被稱為eNB,5G時代被稱為gNB,一直都是行動通訊網路裡邊無線接入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就功能而言,還是比較強大的,主要負責小區間的無線資源管理、無線承載控制、連線的移動性管理、無線的接入控制、測量控制、動態資源分配等功能。
就基站的硬體組成,也都是一些專用的晶片,加上專用的軟體這種軟硬體強耦合的方式來實現它的功能。
4G基站主要是BBU+RRU+天饋線的組成,我們比較常見的是RRU和天饋線,一般BBU在機房裡,很難被非通訊業人員看到。
就手機來說,現在我們的智慧手機,從3G時代開始,其實是犧牲了手機的通訊效能來載入了很多非通訊功能,就現在的手機硬體配置而言,也無法實現基站的功能。
基站的強大的功能,使得基站的功耗還是比較高的,以現在的智慧手機的電池來看,也很難做為基站使用。為了實現基站的功能,就會增加耗電量,現在的智慧手機本身的電池技術還不足以作為基站使用,即使是最小覆蓋區域的基站,也會導致手機耗電量增加過多,嚴重的影響到手機的待機時間。
即使是有能力增加基站功能,也會大大的增加手機的成本,這也導致了很難做出這樣的選擇。基站的功能是很強大的,其實現在的手機的Soc很多都是基於ARM框架的,這種低功耗的框架,本身是很難實現基站的功能的。
而且,就是可以實現這個功能,也會增加很多的成本,增加成本就會導致手機的售價增加,也會降低手機的競爭力,畢竟作為手機而言,絕大部分的使用者是不需要有什麼基站的功能的。
偶爾使用一下,手機開個熱點,也就足夠了。
總而言之,手機作為基站使用,這種設計,不會有什麼廠家去嘗試一下,這個從各種角度來看,都不是一個什麼好的主意。
不會。
如果拿手機做基站的話,功耗會非常高,因為手機既要作為接收方,又要作為傳送方,資料流量幾乎翻倍,續航方面沒法保證,而且容易出現發熱問題。
另外這樣的話網路模型很難選擇,因為手機微基站本身行為不可控,所以需要經常判斷網路環境,對於使用者的體驗也不好,每次網路切換必然會導致卡頓,對於5G高速網路來說,卡頓是難以接受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目前的基帶上行頻寬比下行頻寬小,如果手機之間彼此做基站的話,會造成雙向的瓶頸,導致上傳下載速度都很慢,5G的優勢就體現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