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顫抖的基因
-
2 # 天馬行空86891
各地的喪葬習俗有所不同。
就我所居住的城市,朋友家有老人去世,前去悼念要送一個花圈,花圈上的輓聯內容分別為“沉痛悼念某某某”和“晚輩某某某敬輓”。
另外,要隨禮一份,也就是用白色信封或者牛皮紙信封包上份子錢送給朋友,一定要在出殯之前送,如果出殯當天或者出殯完了再送份子錢,會被認為是大不敬。
到朋友家悼念,一般要給逝者上三炷香,行鞠躬禮,晚輩可行跪拜禮,喪主視其所行的禮,相應的回鞠躬禮和跪拜禮。
參加告別儀式可帶菊花,默哀、行三鞠躬禮,最後繞靈一週瞻仰遺容時,可將菊花放置逝者身上。
將骨灰安葬完畢後,喪主一般會辦答謝宴,另外對來賓回禮一份,禮品多為一條毛巾和一塊肥皂。
-
3 # zeRo59293
現在的葬禮還能少了錢麼,當然是準備錢呀,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了朋友沉重的心情,還有準備一大堆要安慰他的話,這樣對增進你們的感情是個很好的機會,都說人在悲傷的時候最容易被打動,所以這對於我們來說是個更好的增進感情的機會,安微別人也是一門藝術,這個時候就是考驗情商的時候啦!至於葬禮需要準備什麼物質類的東西,我覺得大可不必,畢竟朋友處於悲傷時也不會注意這些細節問題,所以,你應該提前準備一肚子要說的話,以及那個時候不該說的話,那個時候都是很敏感的,要學會避諱。
-
4 # WILLSON1625027
穿著打扮簡樸、嚴肅。不要塗脂抹粉、花枝招展、敞胸露腿的,也不要邋里邋遢的,這都是大不敬。到場後一般先上三炷香、拜三拜(或者磕三個頭)。(如果不是五服以內的至親長輩或平輩、或重要的社會人物,一般也不用送花圈)朋友不忙的話陪著聊聊天,慰問寬慰,問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言行舉止應與自己的身份相宜,在現場不宜高聲喧譁、載歌載舞、惹是生非,一切聽從主人、主管的安排,不要喧賓奪主。也無需心情緊張、心理害怕。病人、小孩和無關人員不要帶去現場。可以隨身帶點米、茶或小日用品,出現場門以後、到岔路口處丟撒出去;回家後先進廁所洗洗手。
回覆列表
不同的地方喪事的習俗是不一樣的,但是都免不了送點禮錢,作為朋友的母親,說實在的既不是親戚也不會特別熟悉,物品認為空著手去給點現金就可以了。
畢竟是喪事,不方便送禮物,只是朋友的母親,送花圈什麼的也不合適,這種情況主要是人去了就可以了,人去了就是給朋友最大的安慰了。
說說我們老家的情況吧,如果不是親戚,這種情況我們一般是不會去的,即使去了也不會送禮,因為你送了禮,下次不管你家有什麼事,人家還得送回來,禮尚往來嘛,但是兩家又不是親戚,人家送回來也不合適,所以乾脆不去或者不送禮。
不過如果你問的是其他方面的情況,我覺得你應該注意一下穿著,不要穿鮮豔的衣服去就可以了,喪事一般穿白色、黃色和黑色,如果逝者年紀比較高的可以穿紅色。另外,保持心情平靜,不要嬉皮笑臉,也不用哭哭啼啼。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