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大家對豆瓣的刻版印象大概就是,文藝、小眾、八卦。
但豆瓣真的是一個書影音互交非常好的網站,非常適合在豆瓣上讀書。這裡的讀書,我不是指豆瓣旗下的今年拿到融資的豆瓣閱讀,我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豆瓣專屬的深度閱讀,讀書上文字,讀書裡深意,讀書外延伸。
(網頁版和app都是對應的,基於手機閱讀更為方便和常用,以下用app版來說)
以下,我用三類來進行說明(主要是上圖中不同顏色圈出來的型別):
第一種:專型別閱讀(紅色圈的內容)
這裡有兩個入口,第一個是直接搜尋,直達你想要找的書。只要你搜索過某本書,首頁會自動給你推送相關書評。
說到這裡,我們去看看豆瓣讀書的具體頁面。
可以寫短評,可以看到多少人看過,可以看評分。豆瓣的評分是業內的標杆,豆瓣的評分有一套非常科學的演算法,簡單來說就是很難刷分,因為難刷分,豆瓣還鬧上了官司,這裡先不展開說。
第二個入口是底欄的書影音,直達你想要找的某一型別的書。
這個介面往下拉,這裡還有一個比較少人知道的秘道——頻道。
這個是什麼呢?豆瓣的音影書不僅僅釋出在專門的欄目,還會發布在使用者的個人日記,類似部落格的存在。是與書評區不相上下的優質資源區,現在日記添加了標籤,方便了檢索,這個就是頻道的來源。從前只有大量關注書評使用者,從使用者廣播動態才能看到看到優質解讀,現在只要關注頻道就可以了。
第二種:社群型閱讀(藍色圈的內容)
黃碧雲是非常優秀的香港小說家,八零年代香江風情人文在她筆下留下了非常珍貴的印記。但是出的書都沒有再版,絕版了,很多當時刊登在週刊的專欄文章也沒有集輯出版。黃碧雲的散文寫得非常通俗,但又極富思想深度。基於對香港文學的好奇,我在豆瓣遇見了黃碧雲,也遇到了很多同好,並且做了一件事——手打黃碧雲94年到98年,在明報發明的專欄文章。自發的活動始末: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07380349&dt_dapp=1
手打文章一覽:
如果感興趣港臺文學,也可以去這些小組看看,能發現很多港臺文學的故事,非常有趣,幫助你更好地瞭解時代背景,文學意義,美學韻腳。
第三種:友鄰型閱讀(綠色圈的內容)
就可以理解為關注一個友鄰(使用者),相當訂閱了他的動態。關注一個學習型的使用者,能看到他今天看什麼書,發個什麼書的金句,有什麼忽然從生活應用到書中道理。更重要的是,好讀書的人之間的資訊流通,就是說他懂書,更懂哪些書評是真的好,比你一篇篇,有時候還看到屎,真是美好多了。
豆瓣是一個寶庫,是一個既能把書讀深,也把書讀淺的好地方。
拋磚引玉介紹了一下這個寶庫,我是從中獲益良多,希望你也能。
這幾年,大家對豆瓣的刻版印象大概就是,文藝、小眾、八卦。
但豆瓣真的是一個書影音互交非常好的網站,非常適合在豆瓣上讀書。這裡的讀書,我不是指豆瓣旗下的今年拿到融資的豆瓣閱讀,我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豆瓣專屬的深度閱讀,讀書上文字,讀書裡深意,讀書外延伸。
(網頁版和app都是對應的,基於手機閱讀更為方便和常用,以下用app版來說)
以下,我用三類來進行說明(主要是上圖中不同顏色圈出來的型別):
第一種:專型別閱讀(紅色圈的內容)
這裡有兩個入口,第一個是直接搜尋,直達你想要找的書。只要你搜索過某本書,首頁會自動給你推送相關書評。
說到這裡,我們去看看豆瓣讀書的具體頁面。
可以寫短評,可以看到多少人看過,可以看評分。豆瓣的評分是業內的標杆,豆瓣的評分有一套非常科學的演算法,簡單來說就是很難刷分,因為難刷分,豆瓣還鬧上了官司,這裡先不展開說。
第二個入口是底欄的書影音,直達你想要找的某一型別的書。
這個介面往下拉,這裡還有一個比較少人知道的秘道——頻道。
這個是什麼呢?豆瓣的音影書不僅僅釋出在專門的欄目,還會發布在使用者的個人日記,類似部落格的存在。是與書評區不相上下的優質資源區,現在日記添加了標籤,方便了檢索,這個就是頻道的來源。從前只有大量關注書評使用者,從使用者廣播動態才能看到看到優質解讀,現在只要關注頻道就可以了。
第二種:社群型閱讀(藍色圈的內容)
黃碧雲是非常優秀的香港小說家,八零年代香江風情人文在她筆下留下了非常珍貴的印記。但是出的書都沒有再版,絕版了,很多當時刊登在週刊的專欄文章也沒有集輯出版。黃碧雲的散文寫得非常通俗,但又極富思想深度。基於對香港文學的好奇,我在豆瓣遇見了黃碧雲,也遇到了很多同好,並且做了一件事——手打黃碧雲94年到98年,在明報發明的專欄文章。自發的活動始末: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07380349&dt_dapp=1
手打文章一覽:
如果感興趣港臺文學,也可以去這些小組看看,能發現很多港臺文學的故事,非常有趣,幫助你更好地瞭解時代背景,文學意義,美學韻腳。
第三種:友鄰型閱讀(綠色圈的內容)
就可以理解為關注一個友鄰(使用者),相當訂閱了他的動態。關注一個學習型的使用者,能看到他今天看什麼書,發個什麼書的金句,有什麼忽然從生活應用到書中道理。更重要的是,好讀書的人之間的資訊流通,就是說他懂書,更懂哪些書評是真的好,比你一篇篇,有時候還看到屎,真是美好多了。
豆瓣是一個寶庫,是一個既能把書讀深,也把書讀淺的好地方。
拋磚引玉介紹了一下這個寶庫,我是從中獲益良多,希望你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