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疆領航教育001
-
2 # 也是學生家長
最近三天帶孩子體驗了AI智適應輔導,分別是數學、英語和物理,孩子說很有用、能提分!
從激發學習興趣上來說看,還沒有體驗到。AI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一位特級教師,透過先行測評準確把握孩子的知識薄弱點,進行精準的推送影片講解,線下老師全程監控指導。真正做到了一對一、個性化輔導。
以下是AI教育與傳統面對面教育、傳統線上教育的對比:
國慶期間,人工智慧自適應網路教育公司乂學教育在鄭州舉行了一場教學領域的人機大戰——乂學教育的智適應教學機器人與真人教師分別給中學生教授了四天的初中數學課程。
實驗結果顯示,智適應教學機器人超過真人教學,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以36分(機器教學)勝於26分(真人教學),最大提分和最小提分兩項上,機器組也分別高出真人組5分和4分。
人機教學大戰在國內似乎還很新鮮,但在國外,早已存在大量人機大戰實證研究。
據乂學教育《中學數學智適應教育實證研究報告》舉例稱:Knewton公司2015年的研究對比了6400門課的學習資料,結果顯示透過其自適應系統學習的1600門課,相對於沒有透過其系統學習的4800門課,對於提高學生成績更有效,其中透過其自適應系統學習總量最多的1000名學生的平均提分比沒有透過其自適應系統學習的學生的平均提分高出4分。美國雷丁區社群學院學生使用 Pearson MyMathLab 的智適應學習的學生,比未使用的學生數學分數高出 12.5%……
我們忍不住好奇,機器教師真的超過了真人教師嗎?智適應、自適應與人工智慧之間有何關係?有科學家向鯨媒體坦言,此次人機教學實驗其實仍然是一種基於題庫或老師錄影等組織形式的變化,而不是真的塑造了一個很人格化的、機器智慧的教師,也不是基於對學科本身的透徹理解而構造的智慧知識體系的傳輸。那麼AI+教育的終極目標——對所有學生普及的個性化學習又有多長的路要走呢?
一問:機器教學比真人教學提分高,怎麼測評?
據介紹,實驗開始前,乂學教育先給78名中學生進行了一輪數學摸底測試,根據成績段劃分為兩組,分別接受機器教學和真人教學。活動招募了三名17年平均教齡的中高階老師在對照組進行真人授課,實驗組學生完全使用乂學教育開發的智適應教學機器人進行學習。在四天時間裡對初中數學做針對性和集中性的教學輔導。
兩組學生都在10月1日至4日連續學習,每天學習4小時,學習流程也一致,包括休息時間、休息次數等。所有學生在最後一次課結束後,進行了60分鐘的紙質卷後測。透過前測和後測來比較兩組學生的學習效果。
實驗結果顯示,真人組共有38名學生完成了對比試驗,平均提分26.18分;智適應系統組共有40名學生完成了對比試驗,平均提分36.13分。智適應教學機器人效果高於真人教學,在最大提分和最小提分兩項上,機器組也分別高出真人組5分和4分。
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