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在風中笑

    這個問題很好。通過我個人的認知和對歷史的瞭解,發表一下我的看法。首先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親身經歷當時的處境,很多史記都是後來的統治者撰寫的。嬴政對於當時的秦國,乃至當今華夏大地都是一個偉大而不可逾越的傳奇。他的功績無人能比,胸懷之大更是無人超越。

    當年秦始皇能統一六國,他為的不是秦國,為的是整個華夏民族。一掃六合統一天下後,修築萬里長城是為了讓我們華夏民族能夠生生不息,當時廣東廣西雲南福建都是少數民族,他的大將趙佗和40萬秦軍將領沒有回,不僅如此,秦王還派去50萬百姓到南越通婚,駐守南越,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版圖。有史料記載當時秦始皇還下了一道詔書,如果他日北方秦國有難,不允許北上勤王,這是多麼大的胸懷,同樣的詔書也告訴蒙毅兩弟兄,守著長城守住匈奴,如果京城有難不準北上勤王,當時駐守長城秦軍60萬將領都不解。京都有難都不回去勤王,秦國不就滅了嗎?皇帝不就危險了嗎。當時秦始皇說了一句話,秦可滅,華夏民族不可滅。。秦始皇是我華夏民族第一英雄,如果沒有秦始皇統一六國,我們現在就像現在歐洲一樣四分五裂

  • 2 # 使用者348390133931馮志

    **秦始皇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生於趙國邯鄲。其父是曾在趙國作為人質的秦莊襄王異人。異人在趙國作人質時娶了趙姬,後來生下嬴政。異人在趙國大商人侓不韋的幫助下,結束了人質生活回到了秦國,當上了太子,不久,就繼承了王位,是為秦莊襄王。公元前249年,繼位不到3年,莊襄王薨,13歲的嬴政繼為秦王。因年幼大權落到相國侓不韋和宦官嫪毐手中。秦王日漸成人,將要親政。但侓不韋和嫪毐不甘心放棄手中的權力,聯手對付秦王。秦王也決不甘受兩人的擺佈,一場權力爭奪戰不可避免。公元前339年,即親政的前一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不動聲色暗中部署,終於抓住時機,派兵一舉鎮壓了嫪毐的叛亂,嫪毐被車裂。秦王以此為契機,接著罷黜了侓不韋的相位。當年,秦王嬴政行加冕禮,完成親政。——****秦王獨攬朝綱後,著手籌劃統一全國的軍事行動。他聽取大梁人蔚繚獻出的計謀,用金錢收買各國權臣,分化離間各國關係,破壞六國合縱策略,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手段,充分利用關中地形和資源等有利條件,作好了併吞六國的準備。從公元前230年首滅南韓,到公元前221年秦滅掉齊國,秦王嬴政用了10年時間,就完成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的大任,結束了春秋戰國近六百年戰亂頻仍局面,實現了中華民族第一次偉大統一。****全國統一後,秦王嬴政集中精力和智慧,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他幻想他親手建立的大帝國,千秋萬代,永世相傳,於是效法三皇五帝,定尊號為“皇帝”,自稱“始皇帝”,以至“二世”、“三世”.........秦始皇之所以稱得上“千古一帝”,彪炳史冊,主要的功績和貢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和丞相李斯總結從西周到春秋戰國八百多年制度的弊端,認為分封制是各諸王候相互爭霸,戰亂不止的根源,決定建立以郡縣為基礎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的統治機構,各部門各司其職。在地方,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將全國劃分為36個郡,由中央直接管理。郡下設縣,縣下設亭(鄉、裡)。這套制度有效保證了分級管理,集中統一領導,從而一直沿用至今,已經2000多年,對中國的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可以說這是秦始皇對中國歷史最大貢獻。****二、實行“書同文”、“車同軌”。春秋戰國時期,因為各王國、候國各自為政,以鄰為壑,文字的書寫形式各異,車軸的長短不同,影響著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發展。秦王朝規定,在文字書寫方面,統一按李斯的小篆為書寫標準。為有利於車輛全國通行,規定車的幅度統一為六尺寬,六尺為步,六匹馬拉一輛車。並從京城咸陽修築了多條寬闊的驛道通往各地,促進了各地交流。****三、統一貨幣和度量衡。規定全國統一使用兩種貨幣,一種是黃金鑄造的上幣,重20兩;一種是銅鑄造的下幣,圓形方孔錢半兩一枚。全國統一後,頒發詔書廢除六國舊制,統一實行秦國的度量衡標準。秦始皇還統一了田畝和衣冠製作、穿戴標準以及曆法。這些制度和措施的實行,有力地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和維護了全國的統一。————****此外,秦始皇在鞏固邊防方面也有很大建樹。(1)、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大軍北擊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區,解除了北部邊境的威脅。(2)、在南方,收復了北百越,設立了會稽郡,公元前214年,戰勝南越,設桂林、象、南海三郡,從中原移民50萬駐守,將中原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帶到南方,大大推動了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3)、將秦、趙、韓三國過去修建的長城連線起來,建成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成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由此可見,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和華夏的繁榮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堪稱千古一帝。—****當然,作為一代至尊帝王秦始皇,在他統治時期,毫無疑問也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貪慾、專制、凶殘的本性。具體表現在嚴刑苛法、瑤疫繁重、大興土木、連年征戰,給當時的人民群眾帶來比較深重的苦難。尤其是焚書坑儒對中華文化遭成一定程度的摧殘。但是,瑕不掩瑜,對比歷代稍有作為的帝王,秦始皇仍不失為千古一帝!

  • 3 # 發了黴的草莓

    對於秦國來說嬴政是偉人還是罪人?

    我注意到題目用的是贏政而不是秦始皇,顯然,提問題的人更想了解的是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前,對秦國來說是偉人還是罪人?我認為:是不折不扣的罪人!

    一、逼死呂不韋

    呂不韋 (前292年-前235年),戰國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丞相。這裡不討論他的人品,只討論他於秦國來說是不是一個好丞相。秦王政剛即位時尚年幼,是其“仲父”呂不韋傾力扶持,不僅保證了秦國政治的穩定,而且帶兵攻取了周國、趙國、衛國土地,分別設立三川郡、太原郡、東郡,為秦王政下一步兼併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期間,呂不韋還主持編纂了《呂氏春秋》,極大的提高了秦國在諸國心目中的地位。然而,贏政僅因為害怕其叛亂(莫須有罪名)便寫信逼死了呂不韋,從而致李斯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二、任用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秦朝臣相,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秦朝亡國的罪臣之一。李斯一生精明,極力追求功名利碌,為此視生命如草芥,毒殺韓非子;鼓動秦王焚書坑儒;鼓吹愚民政治,廢除私學剝奪平民百姓受教育的機會;制定嚴刑峻法,將法家思想推向極端化;勾結內官趙高偽造遺詔,立秦二世胡亥,直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三、窮兵極武

    嬴政好大喜功,為完成自己大一統做千古一帝的夢想,不惜窮兵極武,連年用兵。史載:秦始皇即位三十九年,內平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暴骨長城之下,頭盧相屬於道,不一日而無兵。由是山東之難興,四方潰而逆秦。秦將吏外畔,賊臣內發,亂作蕭牆,禍成二世。故曰“兵猶火也,弗戢必自焚”。唐朝吳兢 《貞觀政要·議征伐》:“自古以來,窮兵極武,未有不亡者也。” 所以,古人將“止”“戈”寫為“武”字。儒家所謂:“聖人以武禁暴整亂,止息兵戈,非以為殘而興縱之也”。雖然贏政因此有統一六國的功勞,但對於二世即亡的秦國和平民百姓來說,詛咒他的罵聲一刻都沒有停止過。

    綜上所述,於秦國來說,嬴政實是罪人。

    本問答僅代表個人觀點,於諸多資料和專家意見不合,僅供各位看客參考,不喜勿噴。

  • 4 # 千鳥說歷史

    在歷史上嬴政橫掃六國,統一天下,使得大一統理念深入人心。將秦這個符號傳遍天下,至今我們提及陝西都能想到秦。不過嬴政操之過急,導致帝國消化不了整個六國,最終引起崩潰。不過對於秦國來說嬴政是當仁不讓的偉人,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4、秦始皇的過失

    秦始皇最大的過失在於操之過急,秦國自秦穆公以來發奮圖強,一直在蠶食鯨吞列國領土,但是都是征服之後再用幾十年的時間逐漸取使得人民歸化。而嬴政一口氣將六國全吞了,沒那麼多的時間去消化這些征服之後的領土和人民。秦始皇為了在新領土樹立權威,不得不經常出去巡邏六國,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就這還被張良這種六國貴族後代伏擊,可見打下來的這些地方對秦的認同是不高的。這也是為什麼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

    總結

    秦始皇奮六世餘烈,威震四海,實現了秦國自穆公以來統一天下的願望。秦國的文化裡有“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也有“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秦人的思想是樸素和務實的。因此,對於秦國來說,嬴政是當之無愧的偉人。

  • 5 # 尼古拉斯奇異果

    嬴政中國歷史上罪惡最大的歷史人物

    一、暴政虐民。

    1、天災連連依舊興兵。

    依據法家思想,有饑荒,國家不能救濟。在《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中,有一則故事:

    秦國大飢,應侯曰:“請發五穀,足以活民。”秦昭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有罪而受誅。今發五穀以賞民,無功而賞也。亂國之道也。民生而亂,不如死而治。”

    韓非盛讚秦昭王是明君。因為儒家與法家的治亂完全不同。儒家之治是人民安居樂業,能過上幸福生活;法家之治,是國君能夠牢牢掌握君權,成功駕馭臣民。即使餓殍遍野,也謂之治。

    我們先看嬴政在位之時的自然災害:三年,歲大飢;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七年,寒冬;十二年,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十七年,民大飢;十九年,大飢……

    嬴政在位之時,天災不斷。秦朝不但不救濟饑民,還連連用兵:

    三年,蒙驁攻韓,取十三城。十月,蒙驁攻魏;五年,蒙驁攻魏,取二十城,初置東郡;十三年,桓琦攻趙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十萬;十五年,大興兵……

    天災連連,秦國依舊大興兵戈。萬民的死活,百姓在法家眼中,就是螻蟻,踩死多少都不足惜。

    2、大興土木。

    嬴政還大興土木。修馳道、阿房宮、驪山陵墓和長城。無數民夫、刑徒、奴隸慘死。對此王立群在《百家講壇》中如是解析:秦始皇大興土木可分為兩類,一是馳道和長城。這屬於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不算罪惡。反而有功。二是阿房宮和陵墓。是為個人,這是應該批判的。對此鄙人不敢苟同。

    修馳道和長城,致使無數人民慘死。顯然是罪惡。作為君主,搞基礎建設,是他的職責,而非功績。就如同一個清潔工掃了一片樹葉一樣。沒什麼可稱讚的。但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那就是罪惡。王立群是個不折不扣的狗奴才。

    再看一下秦始皇陵墓: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發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盡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儒家厚葬久喪雖然勞民傷財,但君主的喪葬有嚴格的標準,不能逾越。秦始皇之厚葬,超過周禮之標準不是十倍、百倍。而是百萬倍。

    3、濫殺無辜。

    嬴政至邯鄲後,殺“有仇怨”者。其實是為掩蓋其身世。這點不在贅述。

    秦始皇為求不死之藥,自謂“真人”,不稱“朕”。行為詭祕,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帷賬鐘鼓美人衝之。有言其處者,罪死。有中人告丞相,始皇怒:詔捕中人及在旁者,皆殺之。自是之後,莫知其行所在。

    侯生、盧生得知此事,與人謀曰: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樂以刑為威,天下畏懼,莫敢盡忠。博士、群臣莫敢言其過。二子稱秦始皇無德,不能長生,無法求仙藥。於是亡去。

    諸生皆議論秦始皇之過,嬴政令於是誅捕諸生四百六十人。皆坑之咸陽。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頌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監軍蒙恬於上郡。

    坑殺諸生之事,起於陰陽五行學派的術士,波及儒生。從扶蘇之言“諸生皆頌法孔子”可知。在四百六十名諸生中,有術士及其他學派弟子,但更多的是儒生。這就是著名的坑儒。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盡取其民,誅之。鄙人兒時,就聽說過關於秦始皇的傳說:秦始皇殺老百姓,必須殺完殺盡。若殺不盡,官吏就要處死。其下屬官吏殺完人後,就在路旁撒黃金。數日後,拾取黃金時,分毫不差。此地的老百姓被徹底殺乾淨了。歷史傳說有誇大和虛構的成分,但卻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

    秦始皇生時禍害百姓,死後亦然。其陵墓以人的脂肪作蠟燭,工匠為弩機,陵墓修成之後,盡閉之,工匠無復出者。後宮無所出者,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以法家思想治國的秦始皇,視萬民為螻蟻,無論踩死一萬、十萬,還是百萬,都不值一提。

    誰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罪人?秦始皇爭議怎麼這麼大?

    二、勞民傷財,尋仙求長生。

    始皇二十八年,嬴政遣徐福發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三十二年,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得讖言:亡秦者胡也(胡亥)。始皇以為胡人,便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擊胡人,略取河南地。

    盧生說秦始皇:神仙不輕易見人,願上所居宮毋令人知,然後不死之藥可得。於是始皇自謂真人,不稱朕,行動詭祕。使群臣難以相見。前文有言,不再贅述。

    秦始皇此愚蠢與昏庸,王立群如是辯解:今天看來,秦始皇之舉是昏庸,因為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但我們不能以今天的思想和認識對古人的作為進行評價。我們要歷史唯物主義的眼光的評判秦始皇。

    鄙人就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標準,以先秦時代的思想來評判秦始皇:先秦時代的道家,就有此思想——萬物循道而生,循道而終。所謂“死之於生,一往一返。”,“欲恆其生,止其終。惑於數也。”

    據《春秋左氏傳》記載:邾文公在其晚年,欲遷都於繹。文公為此占卜,得卦辭“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文公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孤必利焉。”左右稱,不遷於繹,“君命可長也。”文公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遷也。莫如吉也。”遂遷都於繹。遷都後不久,邾文公卒。

    荀子謂之: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生君,是為民也。孔子盛讚邾文公——知天命。

    楚昭王生而英名,死也賢德。昭王病重,見“雲如眾赤鳥,夾日以飛”的天象。問太史,太史稱,災禍將應驗在楚王之身,可通過祭祀將禍轉至令尹、司馬。昭王曰:“除君之疾,轉置大夫,何益?有罪受罰,又焉移之?”

    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宜哉!”

    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自然法則和客觀規律,先秦時代,已經有了這一思想。以先秦時代的視角來看秦始皇,依然是愚蠢和昏庸。

    可見,王立群真是不折不扣的狗奴才——為專制魔王歌功頌德,塗脂抹粉。

    三、弱民。

    《商君書·弱民》有曰:“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治國之道,首在弱民”,“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法家之弱民有二:一是使民貧窮,商鞅謂之:農有餘糧,則逸於歲。只有使農民“家無積粟”,農民才會盡力耕種。百姓家無積粟,一旦發生饑荒,政府還不救濟,那只有一個結局——餓死。

    二是禁止人民擁有兵器。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十二金人。嬴政以為民間沒有兵器,就可以長治久安,秦嬴江山就可傳至萬世。陳勝吳廣起義時,只有揭竿而起。照樣推翻秦朝。並且秦朝成為最短命的王朝。

    漢代之後,吸取了秦的經驗教訓。允許民間擁有兵器。任何一個朝代都比秦朝長壽。

    誰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罪人?秦始皇爭議怎麼這麼大?

    四、毀滅華夏文明

    《商君書·弱民》有曰:“民辱則貴爵,民弱則尊官,民貧則重賞。”除了使人民辱、弱、貧外,還有更加邪惡的愚民。

    商鞅謂之:“民愚則易治”,“民愚,則君以智而王”,“民不貴學則愚,愚則無外交。”

    韓非謂之:“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書”,“民不越鄉而交,貴賤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孔子大力興學的目的就是啟民智、立民德。儒家無疑是施行愚民政策最大的敵人。商鞅謂之:“詩、書、禮、樂、廉、恥、孝、悌、仁、智。國有十善,上無使戰。”韓非謂之:“儒以文亂法。”為了推行法家的愚民政策,使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秦始皇不惜焚書坑儒,毀滅華夏文明。

  • 6 # 柒染流年

    偉人還是罪人,根據不同身份不同地位,觸犯到利益就是罪。

    一、將嫪毐車裂,曝屍示眾,關生母趙姬,摔死同母異父的私生子。(個人覺得這個問題不大,但在當時的社會國情,親王暴虐之名就傳出來了)

    二、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縣制和官僚制。觸犯貴族世家利益。(貴族世家眼中的罪人

    三、強迫遷徙、徵用六國富民和平民,修建長城,做開礦、開鹽井等苦役。(話本《孟姜女哭長城》,百姓眼中的罪人

    四、《逐客書》,尋長生,焚書坑儒。(這個地方兩個版本,一個版本說的是儒生,一個版本說的是尋長生藥的術士。《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坑殺的人“皆誦法孔子”),能確定的是,確有坑殺這件事,很多古籍被毀。(學子眼中的罪人

    五、建始皇陵墓(兵馬俑),建阿房宮(百度百科:每年動用民工七十多萬人。民不聊生)

    從個人團體來看,嬴政觸犯了大多數人利益,是罪人。但從對國家的角度看待,是偉人,統一六國,結束長久戰爭,免受戰亂。建長城,抵禦外敵匈奴廢除分封制,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

    秦始皇嬴政,在整個歷史程序中,功大於過。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

  • 7 # 吾樹大官人

    是非功過,後人評說。

    從長遠歷史角度看,嬴政橫掃六國,江山一統,建立第一個中央集權封建專制王朝,為此後社會發展與進步做出巨大貢獻,堪稱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偉人之一。

    從既得秦朝利益看,嬴政使得原本穩如泰山的秦王朝頃刻間崩塌,將山河一統的大好局面葬送,他又是秦國不折不扣的罪人。

    自周平王東遷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在歷史上已經存續了500多年。“商鞅變法”,使國力日益強大,這是嬴政能夠統一六國的最根本原因。

    到了贏政時期,一統山河的秦王朝建立,其實已經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棵果樹在祖輩們的精心侍弄下,已經結出了成熟的果實,嬴政只是那個摘果子的人。客觀地講,嬴政的功勞,只不過是滴水穿石的最後一滴水,是一種慣性使然。也就是說,這份家業,並不是嬴政打拼出來的。

    贏政的最大歷史任務,就是守住這份“秦國”家業。然而,這份家業正是敗在他的手裡,他是秦國的罪人。

    做一代君王,必備的技能就是馭人之術,然而在這一點上,嬴政遠不及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康熙。

    李斯是荀子弟子,有學識,有韜略,幾乎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能人。但是“寧為倉鼠,不為廁鼠”的價值信條,註定李斯是“缺德”的能人;趙高是伴贏政長大的宦官,巧言令色,瞞天過海,專擅權術 ,也是一個“缺了大德”的能人。兩個“缺德鬼”日夜相伴 ,竟然不能體察或有所體察而放縱,最後導致沙丘之變 ,賢儲、賢臣盡數被害,致秦王朝快速走向滅亡。所以,嬴政是秦國的罪人。

    防口勝於防川”,嬴政在全國實行禁言,不允許老百姓發聲,不允許老百姓議論國政。焚燒經書,坑殺儒士。這無疑于禁止一個痛不欲生的病人發出呻吟。威權高壓下的各級官吏,政績上瘋狂造假,虛假的一片繁榮。嬴政自我感覺良好,遊遍大秦河山。卻不知道老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已經到了官逼民反的邊緣。所以,贏政是秦國的罪人。

    橫徵暴斂,揮霍無度。秦始皇建大型宮殿60餘座,其中,以阿房宮最具代表性;其他宮室更是遍及咸陽內外200裡共200多座,總數達270餘座。

    在嬴政沒有親政開始就修築皇陵,一直到他死尚未完工。中央集權,橫徵暴斂,揮霍無度,富了皇族公卿,苦了天下黎民。喪失了民意,丟掉了民心。所以,嬴政是秦國的罪人。

    求仙問藥,不老長生。嬴政痴迷執掌威權,夢想自己能長生不老,萬世永存。極度貪戀權柄,唯恐大權旁落,直到他伸直雙腿 ,閉上雙眼前也未儲君(史書記載,斷氣前立扶蘇,我不信!),慘遭宮變。所以,贏政是秦國的罪人。

    秦國的罪人不等於歷史的罪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論功過,贏政即是秦國的罪人,也歷史的偉人。

  • 8 # 百家史

    我個人覺得對於秦國來說,秦始皇贏政是偉人還是罪人,要分階段來加以分析,我就給他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二十二歲到三十九歲,秦王嬴政做了三件大事:第一,除掉了繆毒、呂不韋兩大集團;第二,為兼併六國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第三,發動並且完成了對六國的兼併。這個階段是秦始皇一生最輝煌的時候,在這個階段裡,對於秦國來說,人們看到的是一個英明、果斷、善於聽取意見的秦王,這個階段也沒有出現什麼暴政。可以說在秦王贏政這十幾年的作為來看,他對秦國來說無疑是個偉人。

    第二階段:三十九歲到五十歲,在這一階段,他創立了皇帝制度,在中央搞三公九卿,在地方搞郡縣制;修建長城、北擊匈奴、南征南越、修宮殿、修陵墓、修馳道、修直道,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在這期間,他的業績累累,但是功過參半。秦始皇犯錯誤的根本原因是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有些忘乎所以,這決定了他的為政前明後暗。我們看看秦始皇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最後幾年,四十六歲修長城,四十七歲焚詩書,四十八歲坑術士,五十歲死了,這些事是在後期乾的。可以說,在這個階段秦始皇對於秦國來說,無疑他是一個罪人,因為在他生命後期乾的這些個事,直接導致了秦國百姓的不滿,以至於秦國二世而亡。

    秦始皇 圖片來自於影視

    通過這兩階段,我們可以看出,在贏政沒有當皇帝之前,他是個很英明的一代秦王,但是,在他當上皇帝之後,做了這麼多事,導致秦國百姓苦不堪言,對於這個時期的秦國來說他是個罪人,秦國的滅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9 # 歷史的感知

    秦始皇——偉人乎?罪人乎?

    評價秦王贏政的角度只侷限於秦,那格局未免大小了。縱觀人類歷史,其功業能和贏政比的能有幾乎?

    國土的一統、文化的一統、政制(包括吏制、法制等等)的健全,完善、貨幣體系,度量衡體系的健全、乃至用現在的話說是城市規劃體系的建立,都堪稱世界第一。世界五千年、贏政獨其一也,始皇帝真是當之無愧!

    他在統一華夏後,建立了郡縣治,其功能一直沿用至今。

    他制定了統一的國家金融貨幣政策,發行了全國統一的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銅為下幣,方孔圓錢即始於此。是現代金融體系的鼻祖。

    他統一了重量、長度等的規範,為後世的計量奠定了基礎。

    他建設了秦道等路政網路,使秦的交通四通八達,堪稱公應前的“高速”。

    他修建的長城,並形成的防衛策略,護祐了中華幾千年。

    他廢了戰國之“百家爭鳴”,統一了思想體系,焚書坑儒雖備受爭議,被指為暴政、暴君。但從另外角度看,是不是也為封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秦始皇——始皇帝——千古帝王也!

  • 10 # 李邵偉

    秦始皇不光對於秦國來說是一位偉人,對於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來說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偉人。雖然現在民間對這位千古一帝的評價似乎大多是暴君的形象,然而這其中大多是演義的成分居多。

    據《史記》所載是“焚詩書、坑術士”。這裡所說的詩書是在當時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下,之前七國各自的官方史記統一稱呼。這在當時的情況下對於秦始皇統一思想,推行新政是一種阻礙,但是除此之外的醫藥、算數和種植等等書籍並不在焚燬之列。原文如下:

    《史記·秦始皇本紀》: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至於說坑儒,其實坑殺的那460人其實都是騙吃騙喝的術士,他們騙了秦始皇大把的銀子,結果不給皇帝老兒辦正事兒,於是秦始皇一怒之下將其殺之。原文如下: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聞(侯生、盧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巿等費以鉅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

    1、統一全國,立郡縣廢分封,這位之後的中國疆域版圖奠定了基礎。拿現在的話來說,秦始皇為後人建立了一套國家的模板。

    2、書同文,車同軌,為中華文化的延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因為有了車同軌中國最早的國家級公路建設才成為了可能,在此基礎上驛站的出現,也完成了通訊網路建設的雛形。

    3、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極大的方便了國內的物資貿易交流和科學研究領域的發展。

    4、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5、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保障了中國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邊境安全,促進了邊貿的發展。

    6、南征南越、北擊匈奴,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的功,於社稷萬民;秦始皇的過,於私德酷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裡,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