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家有女兒上高中
-
2 # 陪著孩子一起學
我是支援把英語變成副科的,但有這樣的回答之後,有人第1個反駁的觀點就是,主張把英語變成副科的人一定是英語學的不好的。
他確實說的對,我英語學的確實不好,其實本身不是我沒有學,是因為我學英語學的比較晚,還有一點,就是工作之後用不到英語。
將英語變成副科第1個極力反對的人是一批既得利益群體,也包括一部分培訓機構,如果英語變成副科,那麼他們的收入那不僅僅是減半的問題,有可能是,沒有多少收入的問題,甚至全國有不少的英語培訓老師因此而失業,所以他們肯定會反對,還會找,代表來支援這種反對的聲音,並且反對的結果還非常擲地有聲,因為頂尖的,科研成果都是英語的,我們要用英語來看,所以我們要想趕上世界的潮流,一定的學英語。
其實這一條很好來,反對,那就是幾千年來我們的文明,領先世界,好像跟英語一毛關係也沒有。
第二一部分就是英語學得好,在外工作的人,他們把英語當成了高大上還是崇洋媚外的。
-
3 # 醉觀滄海
沒辦法,在中國英語長久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養活了一批龐大的人群。其實,我個人真的認為,如果不是興趣愛好,如果不是將來從事必須使用英語的行業,那麼英語真的沒那麼重要。你看現在我們高考中,英語的佔比,它完全和將來的實用性不成比例,可以說大多數人是浪費了太多時間在英語學習上。
時代發展很快,直譯軟體技術已經很高:現在直播流行,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旅遊大咖在世界各地旅遊,很多時候他們手裡都會拿著一個口語直接翻譯的軟體,感覺很好用。
別人說的話,可以立馬轉化成中文,而自己說出的中文也可以轉換成對方能聽得懂的語言。這好用多了,又不是所有國家的人都會說英語。
各種學習資料都有翻譯成中文的版本:以前,中國的市場還沒有引起國外翻譯的市場的注意,我們在學習研究的時候遇到這一類的文獻和資料就會很頭痛,而花錢找翻譯吧很多專業詞句翻譯又不會翻。
而現在呢,眾多 市場這麼大,一本書籍、文獻、參考資料出版的時候,就會同步由專人翻譯成中文,然後投入中國市場。
因此,因為想看懂外文學習資料學習英語的,效果其實大大降低了。
所以,說是為了跟國際市場接軌而學習英語的人,也會越來越少了。
雖然淡化英語會損害很多人的利益,但我還是支援淡化它:在中國,因為英語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這其中有英語培訓機構、英語教學從業人員、英語學習資料出版公司、英語學習影視公司,等等,加起來從業人員少說也有幾千萬。
所以,每當有人提議淡化英語教學的時候,會有很多人站出來,列舉種種學習英語的優點。我想說,學了英語是比不學英語好一點,但是如果我們將來用的不多,把時間花在其他地方豈不是更好嗎?
滄海答題感悟:所以,我個人認為完全可以將英語將為副科,那些極力反對的人,無非是動了他們利益。我們又不是反對學習英語,真正需要學習英語的人,我們是很歡迎他們去學習的。
但是,真的沒有必要把所有人都拉上,學習日後工作中不怎麼用到的英語。
-
4 # 眾裡尋她仟百渡
首先,根據Stuart J. Ritchie et al.的研究智力水平與受教育時間呈正相關關係,每增加一年的受教育時間,智商可以增加1.2~5.2,人類智商的25%是在12年的受教育過程中獲得的,以中中國人來說,平均智商是110,那就意味著27.5的智商是通過受教育獲得的。
其次,語言學習的目的是形成獨立的思維模式,但是多種語言卻不會提升思維能力,絕大部分人只能使用母語進行思維。即便是第二語言成功地成為了某個人的思維語言,那也只能是替代母語進行思維,而不能實現雙語思維,換句話說,外語並不能提升智力水平。
第三,掌握外語無疑是有用的,它可以增加資訊來源,對將來的科研甚至生活或許會有很大的幫助。只是將來的收益未必能補償受教育時間的損失帶來的智力下降,尤其是在將外語學習脫離了工具的軌道而以外語文學家為目標進行培養時,佔用的大量學習時間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第四,現在的外語教學安排無疑佔用了過多的時間,必然會影響整個中國人的智商。根據對公開資料的分析,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安排比重很大。在整個小初高12年的基礎教育過程中,英數理化語文生物這六門主課中,英語的課程時間每週佔比竟然達到24.42%,如果整個基礎教育過程按照27.5的智商提升計算,英語的學習影響了6.7的智商增長。
第五,從實際情況來看,推行英語教學以來,華人的平均智商是下降的。也就是說現在咱們中中國人變笨了。以前層出不窮的各領域大家現在鮮有出現,早年間的那些大師都去哪裡了?我們的歷史是何等的輝煌,但是現在,似乎有點費勁了。雖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與我們不恰當的外語教學安排肯定不無關係,畢竟人均6.7的智商損失可不是可以忽略的。在智商提升的大好年紀花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別國的語言無疑是錯誤的。
第六,當然,外語的學習還是有用的,只是不要放在關鍵時刻佔用寶貴的時間。記得七八十年代,那些出國的科學家們很多都不懂外語,很多人不過是經過幾個月的集訓就踏出過門了,事實上這幾個月的時間學習外語就足以應付對外交流了。我們沒有必要都成為外交家,也不應該都去培養黃面板的外中國人,更沒有必要把外語學得比外中國人還好。我說,你能懂,就足夠了。甚至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也未嘗不可。對於絕大部分中中國人而言,在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是用不到外語的,英語教學,既然是工具,就應該讓需要的去學,不需要的就不要無謂的浪費時間。
至於是否應該變成副科,也不必這麼考慮問題。既然英語的作用是工具,就不能按照學科進行教學安排,當然,關鍵還是在高考,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科目,至少應該把英語降低到不至於影響成敗的程度,比如50分,把丟失的智商還給中中國人。
當英語走出中中國人的世界,我們可以預期,中中國人肯定還是最聰明的。
-
5 # 高健高考
英語有一萬個重要也沒有漢語重要!
漢語沒有學明白,英語能學明白的人不多!
基礎教育先抓漢語教育和數學物理教育。
英語的改革可以採取高考分值100分,把英語與語文平等降低到物理等級。
大學保留外語類大學,對外語有興趣的考生繼續學外語。
全國重點大學招生錄取規定英語必須達到75/100滿分以上,希望報考重點大學的考生中學階段努力學習。
小學,初中英語屬於副科。不參與升學考試成績。
不管什麼專家講一萬個理由,英語已經成了一種利益鏈條。
英語的學習是滿足國家需要,還是滿足基礎教育需要,還是滿足人才培養需要。
很多外語人才的語音都是從大學開始學習的,高考很多學生報考小語種,原來沒有基礎,通過四年大學,外語一樣能學好。未必就從小學初中抓起。
外語學習最重要的理由是科技工作者閱讀資料,學習外國技術,那就強化大學的學習!
目前大學英語的學習基本是和高中沒有區別,深度和難度基本就是高中程度,就大學外語的教育,談什麼閱讀外國科技資料!
去研究研究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們,四年大學英語都學到什麼程度了,還有一部分人為4級英語過關發愁呢!
總之目前英語的全民投入和實際效果差太遠,值得深思!需要改革!
-
6 # 靜遠
英語學習現在是一個產業,在這個利益鏈條上的人很多,被損害利益的人當然反對,這是正常的。
但從國家和全民的利益看,將英語變成副科、選修是非常恰當的。
眾所周知,語言的學習需要天賦和努力,但更需要的是語言環境。我們國家不具備英語的語言環境,所以,英語學習起來非常耗費精力和時間,而引起浪費國家和家庭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最終結果是,很少有人學的好,極少有人學以致用,甚至費了十年勁,連與外中國人溝通的能力都沒有。畢業以後一年半載,就忘了個乾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一種悲哀。
所以,無論從人的精力講,家庭財力講,個人意義講,社會意義講,都應該改變英語的觀狀,變成副課,變成選修課!
另外,變成副科、選修課,不是取消英語,對於有語言天賦的、想學的、對所學專業有用的、對今後工作學習有用的人,可以繼續學,所以有的人大可不必因為英語而說一些過分的話,甚至英語選修就動了國家的根本。又不是不讓學英語,不能學英語,不考英語,那麼極端幹什麼?
-
7 # yingsunyabo
開設英語是有必要的,但是把她太當一回事是錯誤的。大部分人的精力、經濟是有限的。沒法直接證明,我們可以用反證法,如果英語真的那麼有用,英語系國家也不是人人都是科學家呀!所以,英語作為一門選修課就夠了,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類的探索上來。現在的大多數學術論文是英文的,所以有必要學英文,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讓學術期刊變成中文的呢?所以,以學術期刊是英文的所以科學家必須懂英文,其實這是錯誤的,本末倒置了。真正核心的東西都是在基礎知識上發展出來的,真正核心的東西是需要用精力研究的,真正核心的東西人家是不會發表出來的。
我大學是理工類,學校裡確實有學術牛人,英語也很好,但是大多數都是拿著英文期刊做謄錄而已(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現在的學術造假)。就因為大家都要熱心於研究國外的所謂的優秀的成果,而忽略了自己的研究。自然科學,其實沒有捷徑,就是天分+勤奮。而英語好,似乎與自然科學的發展毫無關係呀。
我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因為英語不好,導致沒法繼續深造(但是我不抱怨),大學裡面除了英語門門優秀。但是英語不好,我沒法繼續深造了。我熱愛的領域也沒法繼續鑽研了,反倒是一群專業能力不行,英語好的人去研究生、博士生了,你說中國科研領域會有奇蹟嗎?會有創新嗎?透漏個小插曲,我用半學期解決了3屆研究生沒有解決的科研難題,但是我離開哪個大學後,再也沒有本科生、研究生(我們學校這個專業沒有博士生)解決、哪怕複製成功我的成果。這就是英語給我的人生帶來的轉變,也許也是給中國這個行業帶來的轉變吧。沒辦法,國情如此。清華破格錄取沈從文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違英語是舉、唯外國期刊是舉,中國自然科學,只能永遠是學,絕對做不到超越。當然中國自然科學領域有全才,但是也需要某個單獨領域的天才,自然科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天分,靠運氣。是的,科學就是這麼玄乎。
-
8 # 司馬公說歷史
說要取消英語弱化英語本來就不合理,是錯誤的,我來給大家分析分析吧。
1、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科技發展迅速,你不學好英語你怎麼了解外國的最先進科學技術、最新的新聞電影資訊?毛主席說了要好好學習外語,發揚古今中外一切好的文化!那些要廢除外語的人都是不好好學的人,腦子笨。
2、廢除外語不利於區分學生,考試失去了意義,那語文、數學勢必增加難度來淘汰人。語文寫繁體字、寫更長的作文、閱讀增加難度字數。數學增加更多高等數學內容,這樣也照樣淘汰了學習能力差、喊叫的那些人。
3、廢除英語不代表你不接觸,用不到英語。現在大學裡也需要英語,出國留學、旅遊英語很重要。在企業和外國談判會英語你晉升快。
4、生活中英語用處太多了,小到各種招牌的英語翻譯、英文彩單、給老外指路、和老外交流,到看英文書、電影,學習最新IT技術、大資料技術,看美劇、新聞,都需要不錯的英語水平,英語不好的人只會被時代逐漸拋棄,程式設計需要英文,數學需要英文,寫論文需要英文,教育你孩子需要英文!
-
9 # 甘肅高考志願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極力反對將英語作為副科的,一定是既得利益者。這些事不外乎兩種人:一是各類英語培訓機構,降為副科然他們如何獲得鉅額利益;二是那些“假洋鬼子”,是不是拽寫英語,冒些“洋字母”,顯得自己與眾不同。除這兩種人外,99.99%的人是會支援將英語降為副科的。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不同語言之間的交流完全可以通過技術得以實現。現在的科大訊飛已經基本能夠做到利用一個簡簡單單的小巧裝置就能實現99%的交流無障礙。英語作為一個技能的重要性越來越低,而作為工具會有人專門幹這件事情的。真因為技術的提升,再強求“全民學英語”就顯得太不合時宜了!
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在全世界遍地開花的孔子學院也是國家層面樹立文化自信的現實措施。從2019年開始的小學教科書大量增加中國優秀文化的傳統篇章更是從小培養文化自信的紮實舉措。隨著國家層面對中國文化的重視,高考這個作為重要指揮棒的選拔性考試會越來越側重對語文的考察力度,英語的比重必然會進一步降低,這是可以預期的。不管各類人員如何發對,發展的大勢是不能阻擋的。相信英語降為副科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不信就拭目以待!
-
10 # 科學實踐屋
因為英語變成副科,就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英語學習確實要降級、降溫。
一個因為英語非母語,學起來困難,投入費用高,學成收益高,所以很大部分既得利益的好處的宣傳,英語普級學習的成效實際根本不如其宣傳的重要和有效。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天然鑽石,其實並不尊貴,只是既得利益的集團的宣傳誤導讓其價高而已。
另外,英語非簡單的一門語言,還是文化。本土文化的弱化,覺得別國文化先進,才是漢奸一直為已辯護的理由。
此次疫情,再次讓很多人暴光了,學了英語好出國,是為了要為祖國建設出力嗎?不是,多數人是為了拋棄自己國家才學英語的,這不是漢奸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大力為成為漢奸的重要養育文化而保持英語學習地位呢?
好了,不談大義,先談老百姓最關心的利益,我們投在英語學習上的錢,有多少可回收?
英語學習是否應降溫?
英語學習的現狀是,幼兒園已開始有英語教學和培訓,從小學到大學是必修課,在考試中也佔有很大比例,高考是必考。
即現階段定位是,英語學習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必修課)。
則我將從以下幾點進行論證“英語學習現階段是否需要降溫?”:
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二、英語學習的必要性。
三、英語學習的價效比。
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英語只是一門國際交流的語言,在先進科學與國際事務的學習應用、處理應對中,與國際保持良好交流溝通很重要,這個重要性不必論證,全民基本都認可。
因為現階段英語學習是要求對全體中小學生強制性教育,這些學生日後成長了,除了成為約5%的精英(請不要糾結5%的資料來源),還有很多將成為普通的國民。我們要論證重要性,則不僅是5%的重要性,還需論證其餘95%的情況的重要性。
以我的中小學同學圈(湖北)為例,需要能英語對話、常用英語書面交流的約5%(精英);不能日常對話,但藉助工具能查閱英語資料、回覆英語郵件的約10%(工程師);日常不用英語,但藉助翻譯裝置玩遊戲或出門旅遊的約10%(潮人應用);其他75%覺得英語與他們日常的工作生活無關(老百姓)。(另,約65%的人希望自己會英語以便能輔導孩子學好英語,是因為英語目前是強制學習重要科目)。
各地區發展水平不一樣,比例會有不同,但整體來看也基本不會翻車。
所以,英語學習對國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重要性,相對準確的描述是,對約30%人很重要,而對約70%的人,英語並不比日語更重要。
自清未,西方世界因享受工業發展紅利,而一直在相當多的方面領先著世界多數的地區和國家。
落後就會捱打,誰也不願意一直被別人欺壓,要改變捱打的被動局面,就得先學習、再超越。
要學習、引進更先進的知識、理念、技術等,就得先學好別人語言,才能滿足向國際化發展的需求(學習、交流、貿易、情報),越多的人學會英語,就能從更多的方面學習、交流,就能加快進步與發展的速度 。這是學習階段的學習英語必要性。
但時代是進步的,如果自信一點,不考慮“政治正確”所帶來的偏見,中國與英語世界已基本不再是仰望式學習了; 再過10年、20年,中國還將回到世界第一,在多方面引領世界,至少與各方就是平等交流了。不只是我們學習別人的語文,也會有別國學習我們的語文(近年的中文學習熱就說明了一定的問題),相互學習,交流的困難就會越來越少。
另外,再隨著AI軟體智慧翻譯的發展進步,語言類的溝通,除了學會一門外語,就有了更多、更高效的選擇。
我承認大腦AI翻譯在應急事務中是最好的、不可替代的,但民眾藉助AI智慧翻譯,完全可以解決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翻譯。
彼時,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了。
三、英語學習的價效比。眾多的案例早已證明,語言類要學好,不是努力、投錢就OK的,其實還跟學生的語言學習天賦(要聽得準、模仿得準)即學習能力有關,另一個關鍵點還要營造語言學習的聽說環境,天賦能力是會遺傳的,語言學習能力不強,父母(或家庭)也不具備為其英語學習營造日常對話環境,其學習自然就很困難。
因為前期的學習所需,過去將英語學習的地位定得很高。而因母語應用的實際因素,多數人不容易學習非母語的語言,所以,英語學習資源是稀缺的,故英語補習、培訓都很貴。以我家小學四年級學生為例,英語補習費用(課堂學習以外的所有)佔了全部費用的約8成。
天份不夠、沒有很好的日常聽說環境、學習費用很貴。
導致多數人的英語學習在投入與產出的價效比很低,相應的投資產出效率很低,又要跟上要求,付出是巨大的。很明顯投資學語言類,就是一種高風險投資,強制學習事實上導致多數家庭的精力、資金沒有用到更有效的學科上,產生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浪費。
另隨著時代的進步,應用翻譯,除了學會一門外語,就有了更多、更高效的選擇,如AI智慧翻譯。現AI智慧翻譯的發展已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翻譯需求。AI智慧翻譯的成本遠比學習語言的成本要低很多。
解決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翻譯,如論價效比高,AI軟體翻譯是最佳的。
因為非母語的天然屬性,英語學習的成本同時,也遠高於用母語學習其他學科。
綜述英語只是一門溝通語言,對於目前英語國家經濟、政治占主導地位的地球環境而言,學好可以幫助溝通、是很重要的,但還不是非英語國家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英語學習很重要不否認,但就目前教育而言,卻不是最緊急的、所有人必須的。就如學會開車很重要,但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取得駕照一樣,重要而非所有人必須學會和取證。
把學習英語的精力、投資用於母語其他學科,充分發展個性發展、專注發展,就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比如日本,沒有強制學習英語,而是強調發展工匠的專注精神,一樣在前期取得讓人不能小視的成果)
英語學習就應交給有學習天賦、有學習需求的人去學習。
所以,我建議:
1、英語學習不應列為主科,而是興趣班、選修課。
2、英語學習應堅持考證模式:有英語要求的可以要求提交相應資質證才聘用,就如有駕照才能開車,有條件、有興趣、有需求的,非強制要求,但有需求的人自然就會去考證。而天賦、條件不好的則可選擇考證的時機,如年齡大點,學習效率更高時再考證,基礎差點但會被需求的緊迫性而彌補。既滿足工作所需、也不會浪費社會資源,所需花費、風險、收益由投資人自已決定是否要承擔。(即使取消上課模式,估計現階段仍有8成家庭會主動去考英語等級證、但慢慢就會越來越少了,費用也不低。但所有人就有了選擇權,在自己的孩子某個階段不適合語言學習時,可以選擇將精力、資源投了孩子更擅長、更易出成果的某科上。在社會資源的利用上,這才是合理的)
3、考了證也需經常應用才能保證應用能力,而面試是看重實際應用能力,資質證只是敲門磚。有遠見有需求的人自然會做相應投資及經常應用,而無需強制模式。
回覆列表
朋友孩子從三歲就在外面學英語,一週二節,一年一二萬,朋友說的很直接,高考150分,早點學回頭輕鬆些。學英語就為了高考,那高考完學英語為了什麼?
英語做為一門語言,是我們認識另一個世界的工具,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能力去認識另一個世界,讓一個連語文都學不好的孩子,強迫學英語是不是不太合適。
將英語做為選修,可能很多孩子都會棄選,英語培訓這塊立刻降溫。給普通家庭省去不少費用。應試教育之下,即使家長知道孩來將來用不上,為了考試仍然拼著幹。
我們孩子班有個男孩子,除了英語門門都棒棒的,物化生數學沒下過90,物理,數學有時還滿分。語文功底也很了得,就是英語怎麼學也上不去。
要說有用,什麼沒用,音樂可以陶治情操,美術可以開發想象,舞蹈可以訓練身姿,體育可以鍛鍊身體。那個沒用,都有用,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甚至比英語要有用的多。
這些課不都是副科嗎?到高中6選3,為什麼英語不能選修呢。我不想出國,也不想從事英語方面的工作。我為什麼非要學英語。其他國家都學漢語了嗎?
英語變成副科,給真正需要他的孩子,讓不需要他的孩子多些時間看看書,瞭解瞭解中國上下五千年,中國文化淵源流長,一輩子也學不完。
總之,支援英語變副科,極力反對是因為即得利益受損。別把英語說的那麼重要,那麼神話。真正英語變選修,重要不重要一下子就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