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北林叢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偏見,認為是英、美在幫助世界,即幫同盟國打贏了二戰。只是他忽略了一個事實,正是上個世紀30年代英法等國的綏靖和妥協,才助長了希特勒發動戰爭的野心。如果德國不進攻蘇聯,英國就是繼法國投降後的第二目標。美國也是1942年日軍偷襲了珍珠港,才對日宣戰的。

    1936年3月,納粹德國違反《凡爾賽條約》,出兵佔領了萊茵蘭非軍事區;

    1938年3月,兼併奧地利;

    1938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日耳曼聚居區的納粹分子煽動自治;

    同年9月,英法兩國首腦在慕尼黑同意希特勒的要求,並派公使遊說捷克總統貝奈斯,要求捷克讓出蘇德臺,迫使捷克10月1日起撤軍。並以戰爭相威脅……

    所以,連戰時英國首相丘吉爾都將二戰稱為“非必然的戰爭”,認為戰爭是因為英華人(也包括法華人)的“不明智、麻痺大意和好心腸而讓壞人重新武裝”。

    戰爭爆發後,張伯倫引咎辭職,丘吉爾臨危受命。這位在戰爭爆發前,因為反對綏靖政策還受到自己的保守黨黨部彈劾的鐵血首相,1940年5月13日第一次以首相的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著名的講話:“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

    當上首相後,他先後五次訪問法國,希望法國政府堅持作戰,當他得知法國政府決定投降後,就把目光投向了東邊的蘇聯,這個紅色的帝國。並下令,除非德華人進攻他的英國本土,再就是進攻蘇聯,沒有什麼事是必須向他首相報告的。

    1941年6月22日凌晨,丘吉爾終於盼來了這一刻,德國空軍空襲蘇聯,向蘇聯宣戰。當天晚上他就向全國民眾發表講話:“現在必須與從前的敵人蘇聯合作……”

    他看中的是蘇聯廣袤的土地和眾多的人口,有著無限的戰爭潛力。

    1941年的蘇德戰場,蘇軍所面臨的幾乎就是德軍的傾國兵力,數百萬大軍。9月份,斯大林要求丘吉爾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對德軍實施戰略夾攻。但那時,英國還沒從敦刻爾克大撤退中緩過神來……

    1942年,蘇軍在德軍的進攻面前且戰且退;英軍也在北非被隆美爾擊敗;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也無法應對日軍的強大攻勢,東南亞各國淪陷……

    蘇聯再次要求開闢歐洲第二戰場,連羅斯福都認為有這個必要,但丘吉爾仍然堅持英美的軍隊先在北非登陸……

    就在丘吉爾飛抵莫斯科向斯大林報告英美的決定的時候,蘇軍經過數月與德軍的生死決戰,終於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殲滅德軍150多萬人,扭轉了蘇德戰場上的被動局面,乃至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局面。

    開闢第二戰場的時間,是英美蘇三國首腦,1943年11月底在伊朗德黑蘭舉行會議期間敲定的,於1944年5月底實施。同時,羅斯福要求斯大林,打敗德國後出兵遠東,對日宣戰……

    這才是二戰時英美蘇三方歐洲戰的約略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有哪些好用的電視盒子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