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rass搬磚
-
2 # 花影流年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寫的是,清明時節細雨紛紛之境。雨,在古典文學中是憂傷的意象,“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雨,把一部文學史淋得溼漉漉。清明節本來就是懷悼古人的一個節氣,再加上雨,悲傷之上更添悲傷。路上行人,指的是詩人自己。在這樣的節氣裡,在這樣的天氣,詩人自己漂泊在外,孤零零 一個人,心情更加悽迷。這樣的時刻,詩人就想尋找一個落腳的地方,喝點酒驅驅寒,於是問牧童哪裡有酒家,騎在牛背上的牧童指向隱約可見的杏花村。
詩歌戛然而止,我們可以想象詩人興奮地奔向酒家,開快暢飲,雨中的憂愁一掃而空。詩歌由悲而樂,欲揚先抑,畫面由暗沉到明朗,對比鮮明,讀來意味盎然。
-
3 # 偉人蛇
我以為,杜牧的《清明》這首詩抒發了思親、念好的情感。清明佳節,上墳祭祖,懷念先人,表達哀思,這都是人之常情。但"斯人已去″,後人還得生存。所以,從哀傷中擺脫就得靠幾杯小酒以排遣心中鬱悶,明天會更好!前兩句詩是對逝去的親人"欲斷魂"的懷念,後兩句則是對今後生活的嚮往,堅信明天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酒家在,牧童有,正是美好明天的象徵。
譯文:
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
向人詢問酒家哪裡有,牧童遠遠地指了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詞句註釋
1、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
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宮中以當天為鞦韆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鞦韆,嬪妃做鞦韆之戲。
2、紛紛:形容多。
3、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
斷魂:神情悽迷,煩悶不樂。
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4、借問:請問。
5、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位於南京市秦淮區鳳台山一帶。
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
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
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
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擴充套件資料:
在“起”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中,是寫景。
清明前後正是梅雨時節。
作者選了“紛紛”,不但寫出了春雨朦朧的特點,也寫出了行
人的心情:清明時節,去掃墓的路上,心情自然是感傷的,又趕上下起了濛濛細雨,就更加深了這種哀傷的情緒。
“承”句“路上行
人慾斷魂”,實際上是作者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周汝昌先生認為在詩歌裡,“魂”指的是精神和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形容
那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這一句看似寫路上行人,
實際上寫的是詩人自己的孤獨的愁緒。
在“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中,作者筆鋒一轉,用“借問”寫出了自己身處異鄉,人生地不熟,只能“借問”的無奈心境,同時
又寫出了作者想要找間酒家喝酒,借酒消愁,
排遣鬱悶的心情。
最後的“合”句中,“牧童遙指杏花村”中的“遙”寫出了距離感,
表達了作者想要喝酒但又不能馬上得到的惆悵心境。
酒家不但在遙遠的地方,而且在一個“杏花村”裡。
這裡的“杏花村”不一定是
一個專有地名,
也可能只是一個杏花盛開的村子而已。
它對於突出本詩的主題有著重要的作用。
杏花一般都是在梅雨季節盛開,作者
想要找一間酒家來躲避給他帶來哀愁情緒的梅雨,得到的答案卻是又要到一個與梅雨相關的杏花盛開的地方,
這就使他的哀愁無處逃
避,只能是“舉杯消愁愁更愁”。
縱觀全詩,作者用通俗明白的語言表達了濃濃的哀愁情緒,簡要精煉而又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