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業規劃
-
2 # 西域農人
當然可以推廣繁殖 我覺得推廣還是要去一些經銷商那裡 就是專銷種子的地方 要麼就是下鄉到農村田間地頭 都可以推廣
-
3 # 蘇北娥姐
農民自己選育的良種自己種植是可以的,但要推廣很難 ,因為沒有權威性,市場上買的種子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和實驗出芽率產量有保證,就拿麥子來說吧,到經銷店買麥子種時都是有記錄的,如果有什麼問題廠家是要賠償一季損失的 。種子不好直接影響農民一年的收成,農民自己選育的種子沒有這方面的保障。很難讓人信服。
-
4 # 林業無紙筆
●選育良種是個非常複雜的工作,不但要有相當的專業知識,還要有相應的研究裝置和研究經費。
●國家鼓勵科研機構、企業或個人參與種子選育工作。
●任何機構、企業或個人選育出的種子必須首先報國家成省級相關單位稽核、審定,審定通過後方可在相應的地區試推廣,試推廣過程中如發現有很大缺限,要取消認定,不再推廣;審定未透過的不得推廣,這是《種子法》規定的。
●農民自已選育種子,這種精神可嘉,值得鼓勵。但選出的種子在未經上述審定前,除自已種植外,不得到市場買賣推廣,否則造成他人損失除要賠償外,還要負法律責任。
●一旦透過審定為良種,農業部門就會幫助推廣,選育良種的人透過申請專利而獲得回報。
-
5 # 信嗎
農民自己育種,要想得到認可和繁殖推廣,必須具備良種特性:優質、高產、能自留種子。必須摒棄育種資本家為壟斷種子而搞不能讓農民自留種子思路。
真正優質高產的品種,廣泛存在於傳統常規作物中,目前為止,雜交或轉基因品種,恰恰不存在既優質又高產的,又是存在不能留種的致命傷!
以水稻為例,千百年來一代代的農民,依靠常規水稻品種,讓一代代人正常繁衍生息。又一代代培育優良品種,以至把中國農耕文明推上高峰,這其中沒有雜交水稻什麼貢獻。
幾十年來我對於水稻的種植和了解,始終堅信,常規水稻是最優良的!八十年代中後期,一種叫“三廣新"的水稻,其米飯口感遠勝稍後種植的雜交水稻,產量也相差無幾。當時每戶農家,每造都要留下該種,一直到該種因長期在本地種植而退化為止。後來,再也沒有新的常規水稻品種出現,只好依靠買雜交水稻種子。
農民們經過長期觀察,發現雜交水稻的特徵:粗看穗大粒多,好象產量一定高於常規水稻至少三分之一,但在成熟時即可見,穀粒密度低於常規水稻,秕穀率卻要高。因此,收割後曬乾,便出現了估產與實際產量的較大落差。
農民若能培育出真正優良的種子,肯定會自動地被廣為採用。除非有什麼機構限制只能自己種。
據我鄉村老一輩人說,我村的花生種,是我先祖從南洋帶來的,後來,整個村迅速廣種。
回覆列表
看作物種類,有些可以繁殖,但最好不要自己留種繁殖,品質難以把控,農作物種不好一季子的事,最好買市場上的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