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岱山夫
-
2 # 龍哥學字
第一筆下去要彎一點 下筆稍頓筆左行向下轉折處略頓筆朝右上行筆 後再反覆2次。最後一筆是挑出狀態。不可太長超過第一筆入筆垂直處。行楷不像楷書 可能要練的更久才能掌握。多臨摹
-
3 # 聊以自娛2
不詳細說了,請看看元趙孟頫、宋蔡襄、唐李北海、唐陸柬之的法帖,他們行楷非常好。這些大家是如何寫的,我們又是如何寫的,找到差距,後邊就不贅述了。
-
4 # 小紅帽的大褲衩
側鋒落筆,略頓,隨即向左下撇,再回鋒翻筆寫撇折,最後趯筆向右上勾出。絞絲旁的絞絲上畫要長,中畫要短,下畫稍長,要錯落有致,最忌長短劃一,規整得如同彈簧。如“紅”字。
-
5 # 麓風軒
行楷的絞絲旁怎樣寫好看呢?注意以下四點書寫要領,並請看例字:
1、第一撇長,第二撇短,第三撇略長,第一撇角度略呈45度,後兩撇的角度越來越陡峭。
2、整個絞絲旁以曲線為主,因此重心要穩,做到堅挺有力,不可東偏西倒;
3、行筆要靈動,一氣呵成,中間不可停頓,不宜死板;
4、最後一挑要看準方向,用力迅捷挑出,注意角度,並與右邊形成呼應關係,可以筆畫相連,也可以筆斷意連。
-
6 # 行書一點通
漢字中,左右結構的字最多,而左右結構中,“絞絲旁”確實又是個大戶,人丁興旺!
其實,嚴格來說,行楷與行草同屬於行書。但現代鋼筆字貼中,往往標註“行楷”或“行書”。行書定義:
如:吳玉生老師的字貼中,標註是行楷;而田英章的是行書。在我看來,行楷與行書有一點區別:同為連筆字,一個偏楷一點,一個偏草一點;
兩個老師我都學過,看到這個題目,索興拿起筆,憑印象寫個“給”字,限於水平,可能寫的不太像了,大家包涵;左圖學的吳玉生、右邊學田英章,如下:
在我看來,吳玉生老師主攻硬筆,每個字的筆劃,結體,都是精雕細琢過的。吳玉生老師行楷絞絲旁有如下特點:
第一個折易更明顯,第二個折第三個折波動小,順勢向下!吳氏的風格十分明顯,好看,但並不太好練;
而田英章老師行書中“絞絲”,更容易練,更接地氣,坦白講,大多數人的連筆字絞絲旁,實際上是更接近田英章老師的!
但“給”字的右部分,我更喜歡吳玉生老師的寫法:右邊“人”的一捺寫為長點狀,“口”的第一豎寫的略長,如下圖中的“給”:
回覆列表
《絞絲旁》在行楷中的寫法很多,如果說統計一下有多少種?應該說有上千種,上萬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個行楷書法家在寫行楷時,都有各種變化不同的《絞絲旁》的練習,不是一種,應用在不同的書法篇幅中,想想看,自古以來,多少朝代,那得多少書法家!那得多少《絞絲旁》的寫法。關健的問題是不同的《絞絲旁》寫法,如粗,細,濃,淡,長,短,剛,柔等的寫法,要配合文章,文句的前後,左右的呼應等關係,相互結合起來,才使得《行楷的絞絲旁寫出來顯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