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裁剪刀850
-
2 # 風調雨順151446913
大集體好,糧食產量低思想通一,吃不飽能平均。
分田到戶產量高,思想不好能吃飽,思想不通一不好領導,一盤亂砂。
-
3 # 使用者6533668946357
再重回大鍋飯模式肯定是不行的,政府還應該鼓勵私人資本下鄉,來扭轉以村為單位的集體土地。好處是農民可以從扭轉土地中獲益,私人獲得土地使用權後可根據市場需要合理規劃種植市場上所需要的農作物。
-
4 # 書畫真品
首先感謝邀請回答,關於“農村是集體模式好,還是莊園摸式好“?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集體模式有過失敗,但在當時從事農業人員農技知識嚴重,缺乏犧牲和自我犧牲精神,缺乏貢獻和奉獻精神,管理方面經驗不足。這是失敗的主要弱點。關於莊園摸式,從沒有經歷過,只是猜測估計而已,是否將土地收攏成片,指派專人統一管理,有關栽種計劃,勞力安排,屬管理者工作職責,農作物所有收益,和國家給予的農業補貼等均屬管理者收入,是否自頁盈虧性質等,將形成“地主“摸式生產,地主“經營”摸式管理,是否“地主”這一名詞,由“莊園主”新名詞所代替。農村由此,形成的無地農民,失地農民增多,都由“莊園主”僱傭”,打工,讓“僱傭者“服從莊園主指揮,聽從莊園主調譴。不知這樣理解“莊園“模式,是否正確?關於那種模式好與不好,真不好回答。致於選用那種模式在中國農業執行?有待觀望政策風向。以上均屬本人愚昧觀點,如有不妥,敬請指正。謝謝!
-
5 # 觀海聽潮518
中國農業最有出路的經營模式還是集體經營為好,優點如下:
1. 和個人承包的農莊形式相比,集體模式首先符合黨的共同富裕的理念。
2. 有利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整體規劃。
3. 有利於優良品種和先進科技的推廣應用。
4. 有利於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國家對農業生產的 宏觀調控。
至於有些人片面總結40年前大集體的教訓,認為農業不能再走集體經營的道路,那樣會重蹈農民受窮的覆轍,我認為,這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依據這種觀點,不僅是農業,甚至其他一切行業,一切事情,都不能由集體去做,集體這個詞就可以從中國的詞典裡消滅了,但事實絕不能如此。要知道,40年前的時代和40年後的時代不一樣了,40年前的農業和40年後的農業也不一樣了,那個時代的集體農業失敗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管理方法不當,農民幹活出勤不出力,二是農業科技落後,農作物品種落後,三是農業基礎設施、農業機具落後。而現在和過去相比,除了有些地方農田水利設施仍舊落後外,農業科技、作物品種、農業機具都有了很大進步,如果再在管理方法上做些文章,農業還會重蹈40年前的覆轍嗎?我完全相信我們的黨、政府和人民,一定有能力完善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辦法的。其實,在集體經營的基礎上,在生產過程的某些具體環節再套用包工計酬的方式,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管理辦法。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莊園式好:品質好控制;管理方便不會存在意見相佐情況;執行起來不會存在太多人為因素的障礙。
缺點是資金要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