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州往事

    這段歷史是真實的,王玄策堪稱中國古代最牛外交官!

      

      吐蕃是中國西南邊陲崛起的強國,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贊干布聯姻後,松贊干布接受唐朝官位(駙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吐蕃與大唐和為一家”,關係甚為親密,民間接觸更為頻繁,“金玉綺繡,問遺往來,道路相望,歡好不絕”(《新唐書》),可見當時友好親熱的情形。王玄策請兵救援,吐蕃自是大為支援,於是松贊干布“發精銳一千二百人,並泥婆羅國七千餘騎,以從玄策”(《舊唐書》),不但派了精銳騎兵,還從泥婆羅(今尼泊爾,當時是吐蕃屬國)調遣7000騎兵,全部交由王玄策調遣。

      

      

      中國和印度在古代史上發生刀兵相見的戰爭,就只有這一次。作為中印度古國的摩揭陀,之所以如此不堪一擊,在路衛兵看來,有以下四個原因:一是大唐盛世,國運興隆,王玄策底氣十足,又遭受侮辱,怒髮衝冠,人在氣頭上也就特別有勇力;二是吐蕃剛剛崛起,兵強善戰,又與大唐和親,鼎力相助;三是印度向來崇尚佛教,兵法不濟,武力羸弱;四是摩揭陀國適逢內亂,政局不穩。這點從戒日王的妹妹幫助王玄策逃獄不難得出。

      

      後來王玄策又第三次出使印度,到達婆慄闍國(今印度達班加北部),造訪摩訶菩提寺,禮佛而歸。帶回了許多珍貴的佛教文物,並著有《中天竺國行記》,對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 2 # 橘子的秋天98019061

    王玄策是個小人物,關於他的世紀在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一人滅一國”雖然傳奇,但是對於鼎盛時期的大唐來說並不算什麼,也沒有大肆宣傳。

    先簡述一下“一人滅一國”的傳奇貞觀二十一年,王玄策帶領使團出使天竺,正巧趕上天竺朝政混亂,戒日王病逝,大臣阿羅那順篡位。

    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伏帝阿羅那竟派人伏擊王玄策的使團,王玄策一行數十人悉數被俘,投入大牢,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暗中幫助下,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功越獄出逃至吐蕃。

    在吐蕃王玄策借兵近萬人,討伐天竺“吐蕃遣精銳千二百人、泥婆國遣七千餘騎赴之。”經過激戰王玄策率軍大破敵軍並擒獲了阿羅那順和其妃子、兒子。降城邑五百八十所。

    以上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吐蕃的強悍。吐蕃幾乎是和唐朝同時誕生的政權,和唐朝的戰爭幾乎貫穿了吐蕃整個時期,始終是唐朝邊疆的強敵,在其最為強盛的時期大唐也要避其鋒芒。

    在反觀當時的印度,長期陷入分裂局面,雖然在戒日王朝時期有過短暫的統一,但是隨著戒日王病逝,又再度陷入混亂,在綜合國力以及軍事實力上和吐蕃都不是一個檔次,所以被擊敗是很正常的。

  • 3 # 跪射俑

    有一次王玄策出使印度,正趕上了印度內亂。印度新朝廷腦子犯渾,竟然把王玄策一行暴揍一頓。

    作為大唐使者,王玄策可不是吃素的,他逃到鄰國借了幾千士兵,帶著他們殺回印度,直接給印度來了個團滅。

    這一戰,王玄策彰顯大唐國威,被後人稱為史上最強外交官,贊其為“一人滅一國”。

    接下來,咱們就詳細說說王玄策這個人和“一人滅一國”這段傳奇經歷。

    王玄策,生卒年不詳,河南洛陽人,唐朝官員、外交家,數次出使印度。

    王玄策早年事蹟不詳,初任融州黃水縣令。這時候,他還不是外交官。

    唐貞觀十五年(641)年,印度使節來唐朝朝貢,與唐朝建立了友好關係。當時大唐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外交比較頻繁。

    兩年後,貞觀十七年(643年)三月,王玄策奉命作為副使,跟隨朝散大夫、衛尉寺丞、上護軍李義表護送印度使節回國,順便出使印度。之後又到過鄰近多個國家,與這些國家建立了不錯的友誼。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三十多人出使印度。

    很不巧,剛到印度沒幾天,印度老國王去世,國中大亂,大臣阿羅那順篡位。

    可能腦子犯渾,奪權後的阿羅那順竟然發動所有軍隊抗擊王玄策一行。

    王玄策使團只有三十多人,敵眾我寡,哪裡是對手,很快就戰敗,阿羅那順趁機劫掠了諸國貢獻給唐朝的財物。

    還好,王玄策也算機警,找個機會,帶著副使蔣師仁,逃到了吐蕃,而其他使者都被阿羅那順擒獲。

    這要是換做一般的使者,估計會想方設法回到唐朝,告知朝廷,請朝廷派大軍出兵討伐,以彰顯大唐國威,向印度討回公道。

    但是,王玄策是個有勇有謀有血性有擔當的漢子,他選擇自己就地解決這件事。

    在吐蕃,王玄策發檄文徵召軍隊,不得不說,唐朝使者名聲就是好,很快就招到了1200名吐蕃兵、7000名泥婆羅(今尼泊爾)騎兵。

    於是王玄策帶著這8000多名士兵殺回了印度。

    王玄策不僅外交厲害,帶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在王玄策的指揮下,隊伍勢如破竹,作戰三天,攻破印度都城,斬首3000多人,還淹死1萬多人。

    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又被王玄策和蔣師仁擊敗,阿羅那順被擒,被斬首和俘虜的敵人有好幾千。

    隨後,王玄策和蔣師仁又擊敗了其他地方的軍隊,俘獲阿羅那順的王妃、王子,又俘虜男女12000人,各種牲畜30000頭,580座城邑投降。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五月,王玄策把俘獲的阿羅那順及王妃、王子等俘虜的男女12000人、各種牲畜30000頭,送到長安獻俘。

    歸國後,唐太宗李世民僅僅封王玄策為朝散大夫。

    官並不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唐朝當時並沒有把印度當做強大的對手,王玄策在印度取得的勝利也因此不受重視。

    而且當時唐朝軍事上太強大,與當時其他唐朝將領的眾多對外大勝相比,王玄策所做的事也並不出眾。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作為一名外交官,帶兵打仗只是副業,能取得這樣的軍事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尤其是,在國外受到欺負時,能夠立即組織反擊,就地解決,捍衛大唐榮耀,彰顯大唐國威。

    這樣的功績實屬難得,後世稱其為史上最強外交官,贊其為“一人滅一國”,並不為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去世或許與王玄策有一定的關係。

    當時,王玄策從印度帶了一個方士回長安,該方士自稱壽命兩百歲,有長生之術。經過數月,該方士造出所謂長生不老丹,獻給了李世民。

    那時李世民病重,吃了其他的藥沒有效果,於是就吃了那名印度方士的長生不老丹。

    不久後,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去世。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印度方士的藥害死了李世民。但也有另一種說法認為,李世民吃了那藥後沒有任何效果,他是因病而死。

    估計是後一種說法更被認可,後來那名方士被放還了印度。

    李世民的去世到底與王玄策帶的印度方士有沒有關係呢,這就是歷史,有太多懸念,留給後人慢慢琢磨吧。

  • 4 # 種花家族

    確實是真的

    他算得上是古代最牛的外交官了。

    當時王玄策奉李世民的命令出使天竺,完成外交任務後準備回國,結果期間天竺國發生了內亂政變,大臣阿羅那順謀權篡位,並且召集軍隊攻打王玄策等人,搶走了王玄策等人的財物,之後王玄策趁機逃走。去了吐蕃,發檄文徵召軍隊,有將近一萬多人。之後發兵進攻天竺,天竺國都城破,阿羅那順逃走,最後還是被抓獲了。

    這就是王玄策滅國的事情。

  • 5 # 飛哥說史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講述的唐朝貞觀年間,王玄策出使天竺,恰好遇到天竺內亂,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稱王,於是王玄策借兵吐蕃、尼泊爾平定中天竺內亂的故事。王玄策的這一經歷如今被網友們津津樂道,甚至煞有介事的認為其憑一個人的力量就滅亡了古印度。

    這個所謂的中天竺國,說白了不過是個鬆散的城邦聯盟,完全不同於唐朝時中國那種大一統形態。王玄策統率的聯軍,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直接打到了新國王所在的茶鎛和羅城,三天後,城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三還在玩手機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