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口”無疑是漢字中最常見的構字元之一,而其變化無窮的書寫方法也體現出了漢字書法的博大精深。“口”的各種寫法(如缺口或封口、出頭或不出頭、方轉或圓轉等)分別承擔了怎樣的造型作用呢?
5
回覆列表
  • 1 # 咯咯咯。

    口字筆畫很少,可是卻總是感覺寫的不好看,有些時候我們甚至覺得筆畫越少的字越不好把握結構。下面根據我的所學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當然,總結的也可能不是特別全面,僅供參考。

    第一種情況,在寫楷書的時候我們講究字的結構要上寬下窄,如果要方方正正就會成一個正方形的形狀,就會感覺整個字都特別的不自然。上寬下窄左低右高就會顯得整個字比較靈活。口字的筆畫也需要圓潤,不能一味的方正直,不然也會感覺不自然。

    第二種情況,寫行書的時候人們一般會習慣性的將最下邊的橫劃省略簡寫。在寫完口字右半部分的時候直接將它拖下來,以至於口字最下邊,將會非常窄,當然上邊也會比較小,寫行書的時候,口字的整個大小可能會微微的偏小一點,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用筆相對來說比較粗一點,這樣才會感覺這個口字有力道。

    第三種情況,楷書行書都有了接下來就是隸書了。一部分隸書的整體結構是扁的,另一部分隸書的整體結構是方的,但是不論是哪種結構,都統稱為隸書它們大致還是一樣的。口字總共有四個線條兩個橫兩個豎,在隸書中不論是兩個橫還是兩個豎,它們都是相互平行的,這樣才是隸書的感覺。

  • 2 # 麓風軒

    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值得探討!“口”字寫法很簡單,宋體字、黑體字就是一個正方形結構,如此簡單到有點呆板的漢字,書法家們正是利用缺口或封口、出頭或不出頭、方轉或圓轉等等造型,在書法當中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寫法出來!

    書法家們在創作的過程中一是求新意,二是求視覺效果,創造了豐富的“口”字寫法,下面我們一一來共賞,對於學習書法也非常具有借鑑意義!

    晉 · 王羲之 · 普覺國師碑

    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

    唐 · 孫過庭 · 書譜

    唐 · 懷素 · 草書千字文

    歐陽詢:

    宋 · 米芾 · 元日帖

    宋 · 蘇軾 · 赤壁賦

    宋 · 黃庭堅 · 牛口莊題名卷

    宋 · 趙構 · 後赤壁賦

    元 · 鄧文原 · 急就章

    元 · 趙孟頫 · 後赤壁賦

    元 · 鮮于樞 · 韓愈進學解

    明 · 韓道亨 · 草訣百韻歌

    明 · 張弼 · 千字文

    明 · 董其昌 · 閒窗論畫

    明 · 宋克 · 進學解

    明 · 沈粲 · 千字文

    清 · 吳昌碩 · 七言律詩軸

    毛澤東寫法:

    啟功寫法:

    以上20個“口”字,各有姿態,有的笑不露齒,有的輕啟朱唇,有的血盆大口,有的櫻桃小嘴,有的很文雅,有的很誇張......一個“口”字,神態萬千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腳踝後面黑如何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