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下旬,地球上大片區域將經歷最為特別的天文奇觀:大約100年中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7月28日凌晨,地球將在太陽和月亮之間穿過,為我們這顆存在了45億年的衛星投下“漫長”的陰影。
不過,月亮上的陰影並不會是暗淡的灰色。
如果你正好位於中間地區,那麼呈現在你眼前的將是橙色甚至毛骨悚然的血紅色,這正是我們所熟知的紅血月。
不過有人會好奇,月亮究竟為何會變成紅色呢?
其實,月全食和日全食是相似的,但它們的外觀卻是顯著不同的。
日食期間,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穿過,將陰影投射到我們的星球上。其陰影是無色的,因為月亮沒有大氣去散射或折射任何Sunny。
當然,地球有著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們富含氮氣的大氣層能夠吸收白光,即混合了所有顏色的光譜,並散射藍色的光芒。這使得天空呈現為藍色,而太陽依然是黃色。
在日落和日出時分,到達我們眼睛的光線更加分散,以至於藍色幾乎不再顯現。這使得太陽及其光線看起來更接近橙色甚至是紅色。
有趣的是,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大衛·迪納介紹,如果你在月食期間站在月球表面,你會看到太陽落山並在地球后面升起。
“當你穿過我們地球周圍的大氣層時,你會觀察到折射和散射的太Sunny線。”
這就是為什麼月食是橘紅色的:所有這些彩色光都聚焦在月球上,形成一個叫做本影的錐形陰影。
另外,月球上還覆蓋著一種叫做風化層的超細玻璃狀巖塵,它有一種叫做“反向散射”的特殊屬性。
它能以相同的方式反彈回來,在這種情況下向地球反射(反向散射也解釋了為什麼滿月遠比其他月相更明亮。)
因此,當我們在月全食期間觀察月球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正是地球日落或日出的光芒被反射了回來。
由於自然界和人類活動影響著地球的大氣層,所以每一次月食的紅色並不會完全相同。
低層大氣中的汙染和灰塵往往會抑制日出或落日的顏色,而在火山大噴發期間,高空煙霧的微小煙霧顆粒或微小的氣溶膠則會加強那種紅色調。
如果天氣理想,那麼東非、中東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都應該能看到此次完整的月全食。南極科考站也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
歐洲、東亞、澳洲、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地區將得以觀賞月偏食,也就是月球部分透過地球的陰影。
以澳洲時間來講,月全食的時間大概為:
凌晨3:14:當地球的半影開始接觸月球時,半影月食開始。
早上5:30:當月亮完全變紅時,可以看到月全食。
早上6:21:月全食達到最大。
早上7:13:月全食結束,月亮將在西南偏西方升起。
2018年7月下旬,地球上大片區域將經歷最為特別的天文奇觀:大約100年中時間最長的月全食。
7月28日凌晨,地球將在太陽和月亮之間穿過,為我們這顆存在了45億年的衛星投下“漫長”的陰影。
不過,月亮上的陰影並不會是暗淡的灰色。
如果你正好位於中間地區,那麼呈現在你眼前的將是橙色甚至毛骨悚然的血紅色,這正是我們所熟知的紅血月。
不過有人會好奇,月亮究竟為何會變成紅色呢?
其實,月全食和日全食是相似的,但它們的外觀卻是顯著不同的。
日食期間,月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穿過,將陰影投射到我們的星球上。其陰影是無色的,因為月亮沒有大氣去散射或折射任何Sunny。
當然,地球有著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們富含氮氣的大氣層能夠吸收白光,即混合了所有顏色的光譜,並散射藍色的光芒。這使得天空呈現為藍色,而太陽依然是黃色。
在日落和日出時分,到達我們眼睛的光線更加分散,以至於藍色幾乎不再顯現。這使得太陽及其光線看起來更接近橙色甚至是紅色。
有趣的是,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行星科學家大衛·迪納介紹,如果你在月食期間站在月球表面,你會看到太陽落山並在地球后面升起。
“當你穿過我們地球周圍的大氣層時,你會觀察到折射和散射的太Sunny線。”
這就是為什麼月食是橘紅色的:所有這些彩色光都聚焦在月球上,形成一個叫做本影的錐形陰影。
另外,月球上還覆蓋著一種叫做風化層的超細玻璃狀巖塵,它有一種叫做“反向散射”的特殊屬性。
它能以相同的方式反彈回來,在這種情況下向地球反射(反向散射也解釋了為什麼滿月遠比其他月相更明亮。)
因此,當我們在月全食期間觀察月球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正是地球日落或日出的光芒被反射了回來。
由於自然界和人類活動影響著地球的大氣層,所以每一次月食的紅色並不會完全相同。
低層大氣中的汙染和灰塵往往會抑制日出或落日的顏色,而在火山大噴發期間,高空煙霧的微小煙霧顆粒或微小的氣溶膠則會加強那種紅色調。
如果天氣理想,那麼東非、中東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都應該能看到此次完整的月全食。南極科考站也是一個很好的觀察點。
歐洲、東亞、澳洲、印度尼西亞和其他地區將得以觀賞月偏食,也就是月球部分透過地球的陰影。
以澳洲時間來講,月全食的時間大概為:
凌晨3:14:當地球的半影開始接觸月球時,半影月食開始。
早上5:30:當月亮完全變紅時,可以看到月全食。
早上6:21:月全食達到最大。
早上7:13:月全食結束,月亮將在西南偏西方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