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2

    餘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寧人。進士及第,調任荊南司理參軍。屬縣捉到一個殺人疑兇,他自己已經認罪,餘良肱查驗屍體和刀刃,懷疑說:“哪裡有刀刃滿一尺而傷口不到一寸長的?”向府署報告請求讓自己去抓捕兇手,不久,果然捕獲了真正的殺人兇手。百姓有人丟失財物超過十萬,逮捕了幾十個平民,正逢暑天,拷打號叫的聲音在外邊也可聽到;有人附著府吏的耳朵說話,餘良肱暗中知道他是盜賊,馬上逮捕審問他,贓物全部搜獲。

    改任大理寺丞,又出任湘陰知縣。縣裡拖欠稅米幾千石,每年責令里胥代為繳納,餘良肱上書陳述這件事,於是免除了簿籍上的這筆欠款。又改任杭州通判,江中潮水容易氾濫,沖毀官員和百姓的房屋,餘良肱累石堤二十里以阻擋潮水,潮水不再為害。當時王陶為屬官,常常因為耿直冒犯府帥,府吏中有人控告王陶,府帥挾私恨想查辦王陶,餘良肱不同意說:“假使王陶得罪離職,這是因為他耿直而不被容納。”府帥就不再追究。後來王陶在朝廷做官,果然以耿直聞名。後任虔州知州,士大夫死在嶺外的,喪車大多經過虔州,多是弱小的子女和守寡的婦女扶喪。餘良肱盡力救濟保護,沒有依靠的孤女,他拿出俸錢來幫她出嫁。後因母親年老,餘良肱求得南康軍知軍。服母喪,期滿,改任三司使判官。

    正值關、陝用兵,朝庭商議借在京百姓的錢,餘良肱竭力反對這件事,正好大臣們也認為他言之有理,這項提議就被擱置。內府中拿出鏽蝕的貨幣推銷給三司,三司的官吏將要接受,只有餘良肱說:“如果發給各路軍隊,軍人會怨恨;如果不發給軍隊,就要用它購買百姓的貨物,百姓就會因此困苦。請求交付文思院(重鑄)。”

    改任明州知州。朝廷正要治理汴渠,留他掌管汴河司。汴水淤積,水流很慢,執政大臣持使河道狹窄的意見。餘良肱認為:“善於治水的人不和水爭地。當冬天水乾涸時,應當從京城東邊疏通治理,並治理到京城的西邊,經過三年,可以使水重新在河道中流淌。” 執政大臣不聽。執政大臣又提議砍伐汴河堤岸上的樹木來建立木岸使河道變得狹而深。餘良肱說:“從泗州到京城一千多里,從江、淮來的漕運兵卒接連不斷,暑天行路都以熱渴為苦,靠樹蔭來休息。再者那些樹木的根盤纏交錯在堤中,使堤岸堅固,砍伐不利。” 餘良肱多次反對不能獲准,於是請求不參與治理汴河的事。執政大臣雖然生氣,卻始終不能使他屈服。改任太常少卿、潤州知州,又升任光祿卿、宣州知州,政績為江東第一。請求告老還鄉,掌管洪州玉隆觀,去世,享年八十一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信用卡怎麼養卡提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