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谷木人

    父母總是想為孩子設計一條最好的路,認為自己給孩子的就是最好的,但是,熟不知,父母以為的“最好”,確不一定是最適合孩子的。錯誤的教育方式總是會適得其反,那麼正確的教育方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 2 # 大浪淘沙淘盡英雄

    首先要明白我們教育孩子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教育目標不能太高。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好“。從孩子的孕育伊始就寄託了家長無限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都具有的正常心態。總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最優秀。特別是寄託了家長自己無法實現的理想和心願,一開始就讓孩揹負家長太多的希望。

    其實我們的孩子就是普通的孩子,我們最基本的目標是讓孩子健康快樂,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又樂觀向上的Sunny兒童、少年,一個身心健康的勞動者。這偏偏是很多家長內心裡最不能接受的。以為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一流、出人頭地!

    在孩子由小學而初中而高中到大學的成長曆程中。孩子的大眾化資質讓家長無比的焦慮、不安、緊張和無奈。逼迫孩子多學習,多做題,每次考試都拿自己的孩子跟班裡最優秀的學生比較,甚至與全年級最優秀的孩子比較。即使是孩子很優秀,我們的家長還要盯著全縣第一名甚或全市前多少名比較,總在想方設法地讓自己的孩子與他們能夠知道的比他們的孩子優秀的比較。這是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痛苦、緊張、焦慮不安的根源。

    一旦自己的孩子很普通甚至是差生,家長的失落感自卑感重重地壓迫著他們,很多家長表達的是內心的不甘。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較是家長壓力和痛苦焦慮的源泉。他們忘記了最基本的目標:讓孩子身心健康、Sunny而快樂的普通勞動者這一基夲目標。

    其次是依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發展其特長。不能武斷和專制地包辦孩子們的選擇,不能把個人世俗的認識自覺不自覺地強加於孩子身上,尊重孩子的選擇很重要。

    很多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加上家長與孩子溝通不暢,造成了孩子與家長極度對立。時常見諸新聞報端的家長被孩子傷害甚至致命的事例,歸根結底問題出在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上。

    第三,要讓孩子自立,懂禮貌,愛勞動,不能培養只會學習的機器一一那種巨嬰式的高分低能兒沒有快樂和幸福感,最終成為社會的負擔。

    多數家長應該樹立的基本理念是:我們自身是普通人,我們的孩子也是芸芸眾生中普通的一員。只要孩子能健康快樂積極Sunny,長大之後自食其力而不拖累父母,就是成功的教育。

    不幸的是,恰恰大多數家長無法接受這一點。

  • 3 # 讀寫吧

    有時我也思考,現在的教學成績評估方式一定科學嗎?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什麼是教育?什麼是學習?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我們的教育究竟要給孩子留下什麼?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很多年。我剛工作時,是單純的。我一切工作都圍繞著成績。每屆學生至少20多人考上一中,其中兩個孩子考上清北。這是我心裡的驕傲。但現在的我,並不只盯著分數與排名。我在意的是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不被人歧視,都能感受到愛與溫暖,我願為他們人生奠基。

    我從心底裡認為,理想的教育不能只盯著分數。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是尊重。對,就是尊重,尊重每一個生命。如果她是一朵絢麗的花,我給她讚美,鼓勵她更加美麗的綻放。如果她只是角落裡一朵小花,我也要尊重她的存在,給她愛的溫暖,讓她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與快樂。如果他是一棵小草,我也會關注他,尊重他,愛著他。我願意自己不以分數來衡量他們,我願意自己愛著每個孩子,我願意每個孩子都露出純真的笑臉,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理想的教育,是尊重,是對每個孩子的尊重。但僅有尊重是不夠的。理想的教育還要是喚醒。喚醒每個孩子對成長的渴望,喚醒每個孩子心底裡的善良,喚醒每個孩子對美的感受,喚醒每個孩子對生命的熱愛……

    理想的教育不是灌輸,而是探索與發現。理想的教育不是傷害,而是愛與溫暖。理想的教育不是以愛的名義去打擾,而是一種影響,以高尚的靈魂影響孩子,呵護他們的善良,做學生成長的榜樣……

    我深深的愛著我的學生,我試著包容他們,鼓勵他們,呵護他們,幫助他們,引導他們慢慢地成長。從入學第一天到現在,我陪伴他們走過了五年的時光,我見證了他們的成長,感受到了他們帶給我的快樂,感受到了他們的天真爛漫,感受到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幸福。

    我班的孩子特別可愛。小時候,他們喜歡圍在我的身邊,不住口的叫著爸爸,抱住不放,有的給你捶背,有的跟你聊天,有的拽住你的手不放,感覺真的好玩,也真的幸福。這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孩子上二年級還有三年級時,我提醒他們,面對男老師,不可太親近。即使是我,也不可以。我把英國的小學生守則十條告訴他們。顯然,這些孩子沒有把我的這些話放在心上。直到五年級,下課後依然圍著我。但我是不允許他們太過放肆的。課堂上,我嚴格要求。在我的課上,孩子們是認真的,是不會搗亂的。從他們的眼睛裡,我看到了他們對求知的渴望。那是一雙怎樣的眼睛呀,真的很明亮,像一顆顆小星星……

    他們已是五年級的孩子了。我在辦公室批改作業的時候,課間總有孩子跑進辦公室,擁著我就是不離開。我生怕辦公室的老師笑話,我攆他們快點走,但是這些孩子就像粘粘膠一般圍在我的身邊,就是不肯離開。我裝作生氣的樣子,他們也不害怕。其實,我知道這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但是我也擔心,其他老師會不會感覺是一種打擾。所以在課堂上,我也一次一次地提醒他們,沒有什麼事不要去辦公室。那是老師辦公的地方。於是他們變聰明瞭,就跑到辦公室的後邊,敲幾下辦公室的玻璃,看到我注意他了,就在那笑個不停。我能聽到他們歡樂的笑聲,我裝作嚴肅的樣子,忍不住時我也會笑的。再敲,會打擾辦公室的同志呀,我只好早早的來到操場上陪他們玩耍。在一幕幕的情景呀,很是溫暖。與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相處,又怎麼會抑鬱呢?

    我願所有的老師,不要只盯著分數。很多時候,把心放在孩子那裡吧!感受他們的存在,感受他們的歡樂,感受他們的難過,感受他們的成長,這樣往往是最幸福的。

    親愛的老師們,願你能一直享受著教育的幸福。

  • 4 # 生而平等之途

    正確的教育,可以進一步明確為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正確的教育行為。照搬教科書的觀點,未免失去了回答的意義。這裡,談談自己的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正確的教育觀念。

    從生存和發展的角度,對一個人來說,最需要的是一時之技,還是一世之能?!

    所以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受益終生,才是教育的本質。

    教師專注於教育,教育專注於學生成人、成才。

    成人,學會生活,日常自理;學會做人,品行優良…

    成才,學會學習,學會運用:知識與能力並重,創造性開展工作…

    二、正確的教育行為。

    現在的教育問題,最突出的是教育過度功利化,需要深刻反思!

    教育的功利化,摻和了太多教育管理者、服務者的私利,也有家長的焦慮和盲從,來推波助瀾。

    學會生活之能,學會做人之德,本是學生受教育的意義所在。

    現在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一心刷題出成績,考好大學似乎成了終極目標。

    孩子與社會、自然脫節而成長,是很難身心健康的。

    我當老師,力求超脫名利之外,不必太在意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者的苛責;名利看淡點,在學生的成長和笑臉中,體味快樂充實…

    亦師亦友,苦中作樂…

    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 5 # 吾皇巴扎黑

    你覺得的教育,是你為孩子鋪就的路徑。上什麼黌舍你說了算,進哪個班你說了算,學什麼專業你說了算,甚至跟誰玩不跟誰玩你也說了算。固然,可能在你看來,孩子將來找什麼工作你也說了算,在哪個都市餬口你也說了算,跟誰結婚你說了算,孩子的孩子上什麼黌舍你也說了算,進哪個班……

      正確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自信心至少有兩種。你覺得的這套以高考為中心的教育,僅僅是一種學業造詣自信心下的教育,而我們對教育的尋求,還有一種建立在人類生長自信心的根本上。

      你偶爾辰甚至還會對孩子說如許的話:你不聽話就完了,不好好進修就完了,不上大學就完了,不上個好大學就完了。人,沒那麼隨意就完了。杜威說,你信託怎樣樣的社會,你就信託什麼樣的教育。在如今這麼一個可謂互害社會的情形中,良多時辰,你對教育的根基假設建立在社會達爾文主義之上,優勝劣汰,適者保留,只問凹凸,不分是非。偶爾辰還很功利短視。殊不知那些一時沒上大學的,摸爬滾打幾年,良多都成了更獨立更完好的人。

      孩子本身走出來的路,比家長鋪好的路重要的多。孩子越小越是如斯。這並不是說通通都順從孩子的需求,而是家長要成心識的去體味孩子的樂趣特點,激發他自主進修的內在驅動力,輔佐他實現本身的人生抱負,而不是替你們完成某些抱負。你們要曉得,孩子有一天要分開你,給他供給的教育不是讓他加倍依靠家長和外部情形,而是讓他有朝一日可以獨立過好本身的餬口。

      紀伯倫寫道: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本身的渴求的後代。他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雖然他們在你們身邊,卻並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以他們,卻不能給以思惟,由於他們有本身的思惟。你們可以建造房舍庇廕他們的身體,但不是他們的心靈,由於他們的心靈棲息於明日之屋。

      明日之屋是什麼樣,並非你我如今可以預測的,尤其是在如今這個生長極其迅猛的時代。如今行情最緊俏的工作,都是10年前根柢不存在的工作,而你的孩子將來處置的職業,如今很可能還沒有出現。順應將來的教育,就是要教孩子去順應不確定性,並且從不確定性中有莊嚴地獲益。

      有一些人在無意識地被將來改變,也有一些人在成心識地改變將來。讓孩子去順應如今,不如讓孩子去順應將來。好的教育美化時辰,讓有限的時辰無限夸姣,你覺得的教育或許正在吞噬有限的時辰。

      冉雲飛教員說:應試教育是問題,而壟斷教育是更大的問題。衝破壟斷,做出改變,從翻開本身在教育上的意底牢結起頭。當你讓本身從驚駭中解放,你就天然而然的解放了孩子。

      你不會獨行,由於你正視家庭教育,教孩子遍及通識、獨立思慮、主動發聲,引導孩子走上了本身的路。你做著精確的事。

      不管你們覺得的教育是什麼教育,我作為一個已經下定決心不把本身的孩子送進公立教育體系,從而本身走上辦學之路的教育實習者,對付和創造力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的黌舍,以及作為這些黌舍方針的高考,其實是提不起任何樂趣。

  • 6 # F雙月

    我覺得正確的教育應該是開發智力。只有是對受教育者的智力增長有好處的,都是好的教育。學校教育只不過在這一點上做得好一點。還包括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從多渠道獲得的自我學習教育等,只不過,各種教育都要儘量避免不足之處和某些反面教育的影響。

  • 7 # 30王偉康

    正確的教育就是樹立孩子的三觀!

    教育他做一個好孩子,孝敬父母,尊師重道!

    做一個好公民,步入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做一個好學生,先做人,再做事!

    性格好,善良!再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去改變自己,對社會有用,就行了!

  • 8 # 窩窩家庭教育

    教育的正確方向是什麼?

    我們經常聽到有家長說:孩子只要不談學習什麼都好,一談學習什麼都不好。我們多數家長讓孩子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以後能有好的生活,有份好的事業。但是《大學》中說“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意為一個人的心如果不正,自身品行不好,那麼是不太容易齊家立業的。這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很多人有著眾人所羨慕的權勢地位,卻生活得很辛苦、心很累的原因。

  • 9 # CARA老師

    教育是陪伴,共情,影響,以身作則。

    只要避免一味地以一種高姿態去審視另外一個生命,教育就是有意義的。

    說教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對於家庭來說,想培養好習慣,自己也要多剋制。就像一個整天捧著手機的父母,教不出一個愛讀書的孩子一樣。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

    包容,信任,這些也是日常一點一滴中體會出來,慢慢學到的。

  • 10 # 王哥教電腦

    好的教育首先應該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懂得感恩,有愛心,有慈悲心!這樣才會為以後生活和學習奠定好的基礎!其次,才是追求知識的攝取,攝取最好的知識服務於社會!祖國!還有自己的家人,最後才是自己!

    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反了,孩子一般都比較自私,為了自己活著!

  • 11 # 東國和風

    前幾天看了馮忠良先生的《教育心理學》,參考馮先生對教育的定義。正確的教育,幫助被教育者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使他能夠在社會上獲得幸福的過程。

    上面乃是總結個人的心得感悟,既不嚴謹也不規範。我們不妨反過來,舉例來說說什麼是錯誤的教育。

    媽寶教育。很多盡職盡責的媽寶父母,事事包辦代替,結果把孩子培養成了巨嬰。這樣的孩子,可能一生都走不出父母對他控制的陰影。無論表面上多麼風光,他們都會覺得自己是父母的附屬品,人格都是不完整的,何來幸福可言。所以該放手時就要放手,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可以通過學習交流來解決,在網際網路時代並不是難事兒,關鍵是教育理念。

    應試教育。考試考什麼,我們就學什麼,

    一切以確定性的未來為中心。但未來恰恰是不確定的,我們更應該以學習者為中心,量體裁衣發展核心素養,解決真實情景的綜合問題。國家越來越重視這方面,提出核心素養、跨學科學習、任務驅動式學習,都是在破應試而面向真實的未來。

    孤立教育。學習者雖然在一起,卻缺乏真正的深層次的交流合作。甚至因為學業上的比較,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競爭關係。而現代社會,人和人之間的協作越來越深入。孤立教育培養出來的人,無論文化課成績上是多麼出色,其實都是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這種無法從履歷上顯示出的不合群,是我們要警惕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有哪些將軍可以被稱為常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