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代藝術

    還是先專心練一個貼,練到精熟,這就是“出身”;廣泛涉獵,找自己喜歡也適合的東西,這是“取法”,逐步會形成自己的風格。

  • 2 # 劍虢書法3766263880

    這是一個通病,我也犯過。後經康莊指點,一專習一帖數年,然後又涉足魏碑,草書等。最後數帖融合,看你的感悟程度,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

  • 3 # 中州耕牛堂主

    不知道題主習字多久了。習書,應先工一帖,明白?吳昌碩先生一生喜歡石鼓字,他九十多歲時還在臨石鼓字,我們應該學習吳昌碩先生的習書精神。

    習書,臨帖是硬道理。習書,碑帖是最好的老師。建議題主選一自己喜歡的書體的古帖(篆隸楷行草均可),堅持不懈的臨下去。

    下圖是答主臨的魏碑:

    臨帖是很苦躁的,越是這樣,越要堅守,一直堅守到你喜歡它,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覺得每天不臨它幾張,就好像缺點什麼似的。這需要一個過程,更需要書者的毅力。

    下圖是答主臨的《石門頌》選字:

    至於題主提到的總覺得自己寫不好的問題,我認為還是沒有深入進去,功夫下得不夠深,臨帖量少,質也提不上去。據說,北京有一書家一天要寫十個小時的字,由此可見這個書家的習書精神是多麼的刻苦。

    下圖是答主習的漢碑:

    關於題主提到的看見好字就想涉獵的問題,大凡熱愛書法的人,都是熱愛好字的,也都有看見好字就想涉獵的經歷。當代書法大家李鐸就是看見好字就學。相傳初唐書法家虞世南和歐陽詢同行,看到晉人索靖所書的碑(章草)後,往返三次而細觀之,最後兩人在碑前席地而坐三天才離去。也就是說,兩位書家看見好字就走不動了,要學習,要研究。

    但是,我還是要建議題主先工一帖,等你取得一定成就時,再學其它書體也為時不晚。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是古人說的。

    一孔之見,僅供參考。

  • 4 # 錦書絲語

    書法愛好者總有臨帖很久,但是進步不大的時候,那是因為臨帖沒怎麼用心。如果是很久用心在臨帖就應該發現帖中有些字美中不足。發現了不足不去改或沒有發現不足,都不會有進步,或者進步不大。學書者不要“泥古”。社會在進步,古帖已經進入了歷史,我們臨帖是傳承歷史。我們發現帖中的不足而積極創新是弘揚歷史,有創新就會有進步。臨帖既要學習帖中傳統的好東西為我所用,又要摒棄帖中的不足。我們的字吸收了帖中的營養,發展了自己,我們又修正了帖中的不足,完善了傳統,用這種態度去認真臨帖就會有較大的進步。

    談到見到好字就想涉獵,這是好的,但要切記不可生搬硬套。每個人的用筆風格不同,筆畫粗細的變化、俯仰的程度、回收的輕重也不同,字的結構也因人而異。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呢?答案就是認真、用心臨帖,在控筆到了出神入化的時候,每一個好字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涉獵引用。 臨帖不僅僅是學習書法的開始,也是書法的基本功之一,而臨楷帖又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沒有基本功,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可曾記得當年與林青霞同為女神級人物的胡因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