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夜城主

    入唐後,草書變化巨大,不重單字,解字重組而點畫連帶,並無程式,字型大小、筆順、輕重隨意而行,體勢變化大,亳無羈束,追求個人氣質的抒發與高超的神采品格,不易為人所讀懂,張旭、懷素都是草書家的代表,問題來了:作為書法愛好者,你如何評價張旭的《古詩四帖》?

    張旭的《古詩四帖》

    簡單介紹一下張旭(約658~749)字伯高,唐代書法家,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倜儻,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是一位極有個性的純粹的藝術家,張旭的書法,繼承“二王”傳統,字字有法,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從而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史稱“草聖”,

    當然了,在書法五體中,張旭以草書成就最高,其狂草《古詩四帖》共40行,188字,書寫前朝庾信、謝靈運的4首詩,值得注意的是,《古詩四帖》並沒有張旭的書款,說它是張旭作品是根據董其昌鑑定,後人多沿此說,但也頗有爭議,但不管如何,狂草《古詩四帖》是存在的,十之八九也是張旭所作,

    《古詩四帖》是張旭草書的巔峰之作:通篇筆畫豐滿,線條飽滿含蓄、柔中見剛,看了就舒服,且筆法奔放不羈,很有力感,但又不會脫離規矩章法,沒有一點纖弱浮滑之筆,正如張旭的個性,為人灑脫豁達又不張揚,

    張旭的《古詩四帖》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的草書風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構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還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像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像兩個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很大;《古詩四帖》採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滿紙如雲煙繚繞,在草書發展史上是新突破,更是書法史上的草書傑作,是“天才美、自然美、藝術美”完好結合的典型。

  • 2 # 方圓居文化

    張旭的《古詩四帖》是草書極品,代表了中國書法史上草書的最高水平。

    《古詩四帖》是墨跡本,張旭用五色箋、狂草書。因為是墨跡本,更能看出筆鋒軌跡和濃淡潤枯的變化,所以歷來受到草書愛好者的喜愛和推崇。

    這本帖縱28.8釐米,橫192.3釐米。凡40行,188字。但是,張旭自己並未書款,有人因此說不是張旭原作。說它是張旭作品是根據董其昌鑑定,後人多沿此說,但也頗有爭議。

    《古詩四帖》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的草書風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構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環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像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像兩個字。

    通篇筆畫豐滿,筆法奔放不羈,如驚電激雷,候忽萬里,而又不離規矩,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巖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雲煙繚繞,整體氣勢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所以在草書發展史上是新突破,實乃書法史上的草書之傑作。

    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在書寫上,一反魏晉“匆匆不及草書”的四平八穩的傳統書寫速度,而採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

    《古詩四帖》是張旭書法藝術的結晶,是天才美、自然美和藝術美完好結合的典型,這滿篇飛舞的文字,成了永恆美的象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配置單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