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朵朵佬爺
-
2 # 水煮周易
對“易有太極”這個“易”的理解,似乎存在幾種說法。
如:
其一、專指周易。
說周易的起源,是無中生有,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等等。這樣講是不夠嚴謹的。
我們知道三易之說,周易之前有歸藏易、連山易,周易只能是在它之前的“易”的形態的變化或發展。從追根溯源的角度來說,周易之前的“易”更接近它的起源真相。
其二、泛指“易經”或“易”。
廣義來講,“易經”或“易”是個大概念,可以包含“易”的各種形態。周易稱“易經”是漢初開始的。此前稱易的應當既有指周易又有指所有易的形態如連山及其衍生物之類的用法。
這樣理解較之前面的說法,更有合理性。因為理論上說,幾乎可以從它們追溯到易的源頭。
其三、指易道。
易之道,惟變所適。變易,即陰陽產生與變化。
就是指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為道屢遷的狀態。這種狀態是怎樣來的呢?是從太極、太極生兩儀發展變化而來的。
天地若不變易,不能通氣,五行迭終,四時更廢,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以為典要。此乃易之道也。
我覺得這樣樣理解從形式到內容,又深入一層了。
-
3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這裡的“易”說的是“不易之易”,也就是無極,不變之常,無形之象。
道生萬物
《莊子·外篇·在宥》:
“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此謂不易之易,道之體也。
驅動事物變化的根本推動力,就是易,所有的變化,都是從不變中而來。
題主《易傳》中的這句話,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的一段話類似: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太極和兩儀合二為三,三生萬物。
或者說道生沖虛之氣,沖虛之氣離析分離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在沖虛之氣的推動下生萬物。
我認為,《易經》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悟道的,這個道近似於今天講的哲學觀點。易,是講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古人觀察到,人有男女,動物有公母,植物也有雌雄,就用陰陽來表示,陰陽的變化,就會生出無窮變化。在變化過程中,會有一些節點,如戰龍在野,花開的最旺時,就接近凋謝了。古人認為,個體應該是無私的,因為任何個體均會結束,新的個體的出現,延續了事物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