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滿袖2018
-
2 # 文發揚
我查下資料。僅在《唐詩一萬首》笫424頁查到孟郊。其中介紹,孟郊年五十,得進士笫。在《登科後》一詩中介紹,詩人46歲才中進士,登科後新人遊街看花。另有資料介紹:
所以,孟郊應為探花使。
其詩曰:《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考證其年為公元796年。登科還不是官。只是有做官的資格。4年後,詩人50歲,始作一個縣官。
-
3 # 素雅凝輝
唐代詩人孟郊在公元796年(唐貞元十二年),已經46歲了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放榜時,金榜題名,終於登上了進士及第,此時心花怒放,喜不自勝,大筆一揮寫下了這首歡快的《登科後》。
一一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一一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寫的是"登科後"。什麼是登科?唐朝實行的科舉考試製度,考中進士稱及第,經吏部複試取中後再授予官職,稱登科。孟郊考中的是進士及第,那說明他的考試成績相當不錯,不是狀元頭名,肯定是一甲裡面的第二名榜眼,或者一甲裡面的第三名探花。
我們分析一下:狀元是科舉時代進士科第一名。科舉制度是從隋朝開始的,到唐代逐漸完善,一直到明清都是科考。歷代封建皇朝都用這種考試的辦法來選拔人材,任命官職。唐代時規定,各州各府選送士人至京師參加尚書省禮部的考試,這裡有一個流程,需要向有關衙門投狀。以前是向戶部上報,後改為向禮部投狀。這個"狀"就類似現在的個人的簡歷報表,要填寫"家狀"(本人家庭狀況表),"文解"(州、府的薦舉信)兩項。錄取後,考官將新科進士的"狀"連同考試成績一起報送給皇帝,皇帝再親自主持殿試。這時錄取的第一名便叫"狀元"。
明清時期,進士分為一甲、二甲、三甲。這時,一甲賜進士及第(孟郊就是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在發榜時,懸放的黃榜上狀元都寫上"第一甲第一名"。
史書上對第一名的狀元都有記載,有文狀元和武狀元,中國歷史上可考察記載的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共計有狀元592人。這些都是文狀元。
唐代詩人孟郊雖然科考不是狀元,但他的才華橫溢,文彩飛揚還是可圈可點的,他的科考排名也是第二或第三的。所以看到皇榜有自己的名字,真是思緒沸騰,洋洋得意跨在馬上疾馳,一天就看完了繁花似錦的長安城。他給我們後人留下了300多首詩,在史書上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回覆列表
延伸閱讀
根據詩歌內容和孟郊生平,他寫的《登科後》應該是他參加了封建時代科舉考試殿試之後,被二甲錄取後寫的。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科舉考試四個等級分別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
鄉試的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的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Quattroporte,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一甲只取三名,又稱三鼎甲。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合成於南宋。這三名賜進士及第;
二甲第一名稱為傳臚,二甲若干人佔錄取者三分之一,賜進士出身;
三甲第一名也稱傳臚,三甲若干人佔錄取者三分之二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