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明處士江民瑩墓誌銘》,感覺墓誌銘這東西,記錄的事大多不全,有掛一漏萬之嫌。不過,江氏這篇銘文,也為後世之人思考前朝人醫案、經商以及官場那點事,留下了遐想空間。
處士江民瑩,名江瓘(1503-1565),號篁南子。明代弘治嘉靖年間安徽歙縣篁南人。從江氏墓誌銘得知,他出生於讀書人家,14歲時,母親郭氏因暴病而去世,入殮時雙目未瞑,江氏撫棺痛哭說:“母親因我們未成才而不瞑目嗎”?於是發奮讀書。督學使者蕭子雍來縣,江氏與其弟民璞並補縣諸生。次年,江氏因應鄉試失利,因而更加發憤讀書,不論寒暑,夜以繼日,不遺餘力。不久,他便積勞成疾,一夕突然生病,嘔血數升,前後曾請十數名醫診治,都不見效。於是,江氏轉而習醫,自取醫書,閉門研讀,從容吟誦,細心體會,終於貫通醫理。江民瑩這個人個性倔強,不服命運,於是自己學醫給自己治病。在自己給自己醫病過程中,江民瑩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就是收集了一部《名醫類案》。可是,墓誌不記,當時的人們也不知道。
自稱瞭解江民瑩的汪道昆,作為墓誌銘的作者,江氏生前的好友,為什麼不把這件大事寫進墓誌銘呢?這可是個迷。有人認為,當時《名醫類案》還未正式付梓刊印,這是後世醫家在他記錄的基礎上總結的。可是,汪道昆受江民瑩所託寫墓誌,江民瑩在去世前就有交代,應該是有意隱蔽這件事。世人永遠不知道江氏為什麼要這樣做,《名醫類案》究竟隱藏什麼驚天秘密?
江民瑩一生做的事,雖然付出很多,但大多沒有成就,是件令人遺憾的事。人生,不過如此,哪有事事遂人意的?可是,正是他的不如意,三轉成才,修成正果。
一是向母親發誓要讀書做官,結果自己科考失利,轉而做生意。二是隨父親意願,開始做生意。其弟江季公舉進士,他沾沾自喜,隨其弟做官的地方做生意,也算是官商結合,可也沒有成大事,轉而成為處士,多有責問富商之事發生。三是與兒子一起收集歷代醫案,意在給自己治病。可是,在收集整理中,他頗多點評,如轉胞門中,朱丹溪治胞壓膀胱一案,令接生婆托起其胎,以治轉胞。江氏認為這種治法難以實行,不能盡信。這樣做的結果,無意中辦成了一件大事,就是《名醫類案》,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部總結歷代醫案之專著,對儲存古代名醫醫案有相當大的貢獻,給後世醫家研習古代醫案帶來方便。
處士就有這個怪脾氣,不唯官不唯書也不唯名人是瞻。正是這樣的個性,江民瑩收集整理《名醫類案》,才格外受人看重。江民瑩去世,未及親睹該書付梓。後來,其次子應宿,在父親生前好友的敦促下,乃取遺稿,編次補遺。又經過十九年的整理,易稿五次,並由其兄長應元幫助校訂考證,最後成為現行的稿本《名醫類案》。
墓誌銘不記,世人也不知道的大事,最終還是為後人所銘記,這就是江民瑩嘔心瀝血的成果。正是應驗了銘文的那兩句話:爾有文德,惡用乎珪璋?爾有令名,惡用乎黃髮?
最近讀《明處士江民瑩墓誌銘》,感覺墓誌銘這東西,記錄的事大多不全,有掛一漏萬之嫌。不過,江氏這篇銘文,也為後世之人思考前朝人醫案、經商以及官場那點事,留下了遐想空間。
處士江民瑩,名江瓘(1503-1565),號篁南子。明代弘治嘉靖年間安徽歙縣篁南人。從江氏墓誌銘得知,他出生於讀書人家,14歲時,母親郭氏因暴病而去世,入殮時雙目未瞑,江氏撫棺痛哭說:“母親因我們未成才而不瞑目嗎”?於是發奮讀書。督學使者蕭子雍來縣,江氏與其弟民璞並補縣諸生。次年,江氏因應鄉試失利,因而更加發憤讀書,不論寒暑,夜以繼日,不遺餘力。不久,他便積勞成疾,一夕突然生病,嘔血數升,前後曾請十數名醫診治,都不見效。於是,江氏轉而習醫,自取醫書,閉門研讀,從容吟誦,細心體會,終於貫通醫理。江民瑩這個人個性倔強,不服命運,於是自己學醫給自己治病。在自己給自己醫病過程中,江民瑩做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就是收集了一部《名醫類案》。可是,墓誌不記,當時的人們也不知道。
自稱瞭解江民瑩的汪道昆,作為墓誌銘的作者,江氏生前的好友,為什麼不把這件大事寫進墓誌銘呢?這可是個迷。有人認為,當時《名醫類案》還未正式付梓刊印,這是後世醫家在他記錄的基礎上總結的。可是,汪道昆受江民瑩所託寫墓誌,江民瑩在去世前就有交代,應該是有意隱蔽這件事。世人永遠不知道江氏為什麼要這樣做,《名醫類案》究竟隱藏什麼驚天秘密?
江民瑩一生做的事,雖然付出很多,但大多沒有成就,是件令人遺憾的事。人生,不過如此,哪有事事遂人意的?可是,正是他的不如意,三轉成才,修成正果。
一是向母親發誓要讀書做官,結果自己科考失利,轉而做生意。二是隨父親意願,開始做生意。其弟江季公舉進士,他沾沾自喜,隨其弟做官的地方做生意,也算是官商結合,可也沒有成大事,轉而成為處士,多有責問富商之事發生。三是與兒子一起收集歷代醫案,意在給自己治病。可是,在收集整理中,他頗多點評,如轉胞門中,朱丹溪治胞壓膀胱一案,令接生婆托起其胎,以治轉胞。江氏認為這種治法難以實行,不能盡信。這樣做的結果,無意中辦成了一件大事,就是《名醫類案》,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部總結歷代醫案之專著,對儲存古代名醫醫案有相當大的貢獻,給後世醫家研習古代醫案帶來方便。
處士就有這個怪脾氣,不唯官不唯書也不唯名人是瞻。正是這樣的個性,江民瑩收集整理《名醫類案》,才格外受人看重。江民瑩去世,未及親睹該書付梓。後來,其次子應宿,在父親生前好友的敦促下,乃取遺稿,編次補遺。又經過十九年的整理,易稿五次,並由其兄長應元幫助校訂考證,最後成為現行的稿本《名醫類案》。
墓誌銘不記,世人也不知道的大事,最終還是為後人所銘記,這就是江民瑩嘔心瀝血的成果。正是應驗了銘文的那兩句話:爾有文德,惡用乎珪璋?爾有令名,惡用乎黃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