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林文玩
-
2 # 甘肅老王666
我從小就是個窮苦的孩子,只要是能吃飽肚子的在我的心目中都算美食。但有一種食品自從母親老了不能做了,我就再也沒有吃到。每當回憶起它的淳香味,紫紅色誘人流口水的膩香,兒時的記憶如涓涓細流躍入腦海。
六丶七十年代初期,農村三年自然災害剛結束,農民的生活還是很困苦的,吃肉成了最奢侈的奢侈品。快到過年的時候,生活條件比較好一點的家庭能殺一頭百十斤重的豬,生活條件差一點的殺一到二隻雞,就算是扮年了。那年代的農民根本沒有一年四季有肉吃的,即便是生活最好的家庭。有些農民還真想節餘一點肉過個五月五丶八月十五等等節日的,無耐那年代哪有冰箱冰櫃呢?所以儲存肉成了農民的一大難題,農民想方設法存放的結果是,要麼生了蛆,要麼發黴變質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當時在農村還真有一位儲存肉的高手。她每年一到農曆臘月十五過後,就走東家串西家,凡是殺了豬的農戶都要請她去。這個人就是我的媽媽,媽媽小時候就學會了外婆鹽制臘肉的絕活。和所鹽制的臘肉一樣媽媽成了遠近有名的“臘肉婆”。說起媽媽鹽制的臘肉,真是色丶香丶味俱全。那淳淳的臘肉香味,那紅中泛紫的色澤真是讓人有吃在肚裡,香在嘴裡的美味感。現在市面上也常有鮮臘肉,但總感覺沒有兒時的臘肉好吃,總感覺好象缺少了點什麼?可能與鹽制時間有關吧。農家臘肉懸掛時間至少在10個月以上,而現在市面上賣的臘肉又能有多少天呢?
要說真正的美食,而且還要有記憶的能夠回味的故事。還真的有一次。記得那是一九七三年的夏天。我在山區剛參加工作不久,在蘭州實習。我的父母都在山區同一個工廠工作。每個月我都要回廠探親。雖然蘭州到廠區只有一百五十公里,可是山路還是非常難走的。一般早晨七八點乘車到下午兩點多才能到家。中途在窯街吃飯休息一個小時。車到窯街後,我走出汽車站。旁邊有一個牛肉麵館。看看人不多,就進去想吃一碗牛肉麵。點面的時候問了一句:有沒有大餅。服務員說:沒有。我說:那吃不飽怎麼辦。服務員說:有紅燒牛肉,吃不吃。我想,那肯定很貴。就沒有回答。服務員又說:五毛錢一碗。我以為聽錯了。就說多大的碗。服務員說:和牛肉麵的碗一樣大。我想那麼一大碗牛肉,怎麼只收五毛錢呢。服務員說,天氣熱了,不賣了也會壞了。(當時沒有冰櫃)。我就說那就來一碗吧。心裡想可能是碗大肉少吧。或者是裡邊全是土豆。等到服務員把滿滿的一大碗紅燒牛肉端到我面前時,我驚呆了。只見熱氣騰騰的碗裡全部是牛肉,缸尖的一碗,足足有兩斤多,沒有土豆,沒有湯。我吃著來自祁連山的野生犛牛肉,真是香的沒法說。費了好大力氣才吃完。肚子撐得鬆了好幾次皮帶。乘車回到家中,連晚飯都沒有吃。回想起這一頓紅燒牛肉。到現在肚子還感覺漲漲的呢。現在如果還有這麼一碗紅燒牛肉,我願意付六十塊錢。再也吃不到這麼好的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