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娜來了呦

    雄性可以在交配中以“傳包裹”的方式將精囊傳給雌性,有些物種為了確保雌體受孕,甚至會直接把交接腕扯掉留在雌性體內,而失去生殖器的公章魚,就會進入“賢者模式”,開始絕食,在三四天內就會死去。

    而在產下數十萬枚章魚卵後,雌性章魚會守護幼卵孵化,幼體於4-8周後孵出。在開始前幾天的時候,雌性章魚還會盡心守護幼卵孵化,用吸盤將卵弄乾淨,並用水將卵攪動。然而在之後,雌性章魚也開始絕食,在小章魚孵化出來的這段時間也會去世,剛出生的幼章魚形狀和成型期的章魚相似,但是體積卻很小,孵出後需隨浮游生物漂流數週,然後沉入水底隱蔽。

    甚至有些雌性章魚甚至在產卵一週之後,就開始“自殺”。它們會撕裂自己的面板,啃咬自己的觸手,而如果是被圈養的章魚,它們則會主動撞向水槽。

    所以小章魚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悲慘的生物了,出生之後就是孤兒,為什麼章魚會選擇這樣的繁衍方式呢?

    研究人員發現,章魚視腺中與基因表達相關的某些分子被分階段激活了,表現出了四種不同的分子“通道”:未交配的行為,孵卵時的進食,絕食和衰弱。這清楚地表明,死亡是章魚媽媽自我選擇的積極過程,也就是說,引導章魚媽媽交配和孵卵的視腺,也在引導它執行自殺任務,加速自己的死亡。

    之所以會這樣,科學家推測,其一是章魚存在同類相食的特性,為了避免捕食自己的孩子,讓基因可以延續,所以章魚體內的基因便啟動了自毀模式。其二就是雌章魚每次產卵總數在10萬以上,為了保證有更多的小章魚可以存活,章魚就選擇了死亡,將食物留給幼崽。

    這就是動物行為裡典型的利他行為,動物的利他行為就是動物以降低自身的適合度為代價,來提高其他個體適合度的行為(適合度是生物有機體個體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和後代生存能力的總稱)。

    動物利他行為大致共分為三種,分別是親緣選擇、互惠主義、利他行為。

    親緣選擇作為一種進化策略,有利於增加同種生物體內的繁殖、繁衍成功率,有時候會以犧牲生物體自身的生存和繁殖為代價。親緣選擇作為一種利他行為,主要是由希望種群基因得到傳遞所驅動的。章魚的行為就屬於此類。

    而這可能也是章魚沒有進化出文明的重要原因,因為小章魚無法從父輩等學習到有關的生存法則,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摸索。這種生理層面的缺陷,導致了章魚智力層面的不斷割裂。

    簡單來說,人類的發展是處於不斷延續發展的狀態的,比如我們的祖先智人知道火可以燒熟食物,它會把這個發現告訴自己的後代,後代就會在這個基礎上探索火的新用途。而章魚不一樣,比如老章魚知道石頭可以做工具,但是它的後代剛出生,它就去世了,這些沒有得到傳承,所以小章魚要靠自己摸索,發現原因石頭可以做工具,從而陷入一個循壞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