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社祭祖
——未被遺棄的鄉俗之三
每年春分前後或當日,村裡的鄉鄰們總要按雷打不動的規矩上墳祭祖。這次祭祀活動要比清明、秋分要隆重的多。一是一年一度的祭祀,不得馬虎;二是開春播種了,替代祭土,取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
臨到春分,按家族各家各戶準備祭祖的供品。其實供品也簡單,大戶人家宰一頭豬,把豬收拾乾淨,拉到墳上,獻在墳前。祭祖的墳豬是分攤下來供養的,或按戶頭,或按人頭,收了糧食,交給供養的人家。有的家族裡是輪流做東餵養的。反正是各按各自的習慣、規矩供養墳豬。供養墳豬的人家叫“墳頭”。
供品除了墳豬,還有獻子,就是十二個大饅頭。還有黃麻紙,冥幣,酒茶,水果之類的。黃麻紙用現版的大額人民幣“拓印”,實際上是把人民幣放在黃麻紙上面,用手在上面抹一下就行了,就成為“錢”了。有的人家用雕刻的圓形的碗口大的“往生”在黃麻紙上印,代表“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不知單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有的人家用簡單的印鈔版用赭黃去印,數額也挺大。總之,用這樣那樣的“印鈔”工具印一大摞黃麻紙燒給亡祖,以示自己的孝敬,當然有賄賂的心理,因為大家都希望先祖保佑自己家泰人安,財源廣進。有孩子的家裡還希望子女學業長進,步步高昇。
祭祀這天,把準備停當的供品用車拉到祖墳墳地上,等本族每戶的人到齊了,已經是十點鐘左右了。雖沒有族長,但族裡有威望的人說一聲開始,就開始了。先祭后土,點一把香,插在後土碑前,澆了茶酒,獻了供品,燒了紙帛,大家叩頭。如此這般的又祭祀先祖。大家的表情非常莊重。偶爾也有小媳婦、小孩子被逗笑的,也不嗔怪,旁邊的人瞪一下,就止住了。
墳豬頭朝墳地中央整個供在墳前的石桌上,是趴著的,樣子很安詳。等祭祀的儀式一過,“墳頭”當著眾族人的面邀請大家到他家裡吃墳豬。於是族人們又到自家新開的墳地上去祭祀。等全部完畢,提兩個祭祀過的饅頭到“墳頭”家裡去聚餐。如果天氣好,也有的族裡直接把炊具帶到墳地上野炊,情致又是另一番景象。
“墳頭”家裡熱鬧非凡,就像行紅白喜事一樣。“墳頭”委託一人做大東,大東安排分工,各執其事,卸肉的卸肉,買菜的買菜,燒茶的燒茶。買菜買酒買飲料買香菸的錢是各戶收上來的,按開支分攤的。
菜炒好,肉煮熟,大家呼啦啦分坐在各席。有炕上做的,有地上圍桌坐的,家戶大了有八九席,小了也有五六桌。先上白水肉,後上燉排骨,每桌兩大碟,再上各樣炒菜。最後上肥腸,小腸,蘿蔔,洋芋,涼粉等做的燴飯。吃燴飯前,吃肉吃菜喝酒,有划拳的,有行酒令的,有唱酒麴的,還有載歌載舞的,其樂融融,平和安詳。 在結束之前,“墳頭”陪著大東把豬頭、四蹄交給下一位繼承者,說幾句吉祥話,敬幾杯酒,繼承者收了東西,祭祀活動自此結束。
春社祭祖
——未被遺棄的鄉俗之三
每年春分前後或當日,村裡的鄉鄰們總要按雷打不動的規矩上墳祭祖。這次祭祀活動要比清明、秋分要隆重的多。一是一年一度的祭祀,不得馬虎;二是開春播種了,替代祭土,取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之意。
臨到春分,按家族各家各戶準備祭祖的供品。其實供品也簡單,大戶人家宰一頭豬,把豬收拾乾淨,拉到墳上,獻在墳前。祭祖的墳豬是分攤下來供養的,或按戶頭,或按人頭,收了糧食,交給供養的人家。有的家族裡是輪流做東餵養的。反正是各按各自的習慣、規矩供養墳豬。供養墳豬的人家叫“墳頭”。
供品除了墳豬,還有獻子,就是十二個大饅頭。還有黃麻紙,冥幣,酒茶,水果之類的。黃麻紙用現版的大額人民幣“拓印”,實際上是把人民幣放在黃麻紙上面,用手在上面抹一下就行了,就成為“錢”了。有的人家用雕刻的圓形的碗口大的“往生”在黃麻紙上印,代表“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不知單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有的人家用簡單的印鈔版用赭黃去印,數額也挺大。總之,用這樣那樣的“印鈔”工具印一大摞黃麻紙燒給亡祖,以示自己的孝敬,當然有賄賂的心理,因為大家都希望先祖保佑自己家泰人安,財源廣進。有孩子的家裡還希望子女學業長進,步步高昇。
祭祀這天,把準備停當的供品用車拉到祖墳墳地上,等本族每戶的人到齊了,已經是十點鐘左右了。雖沒有族長,但族裡有威望的人說一聲開始,就開始了。先祭后土,點一把香,插在後土碑前,澆了茶酒,獻了供品,燒了紙帛,大家叩頭。如此這般的又祭祀先祖。大家的表情非常莊重。偶爾也有小媳婦、小孩子被逗笑的,也不嗔怪,旁邊的人瞪一下,就止住了。
墳豬頭朝墳地中央整個供在墳前的石桌上,是趴著的,樣子很安詳。等祭祀的儀式一過,“墳頭”當著眾族人的面邀請大家到他家裡吃墳豬。於是族人們又到自家新開的墳地上去祭祀。等全部完畢,提兩個祭祀過的饅頭到“墳頭”家裡去聚餐。如果天氣好,也有的族裡直接把炊具帶到墳地上野炊,情致又是另一番景象。
“墳頭”家裡熱鬧非凡,就像行紅白喜事一樣。“墳頭”委託一人做大東,大東安排分工,各執其事,卸肉的卸肉,買菜的買菜,燒茶的燒茶。買菜買酒買飲料買香菸的錢是各戶收上來的,按開支分攤的。
菜炒好,肉煮熟,大家呼啦啦分坐在各席。有炕上做的,有地上圍桌坐的,家戶大了有八九席,小了也有五六桌。先上白水肉,後上燉排骨,每桌兩大碟,再上各樣炒菜。最後上肥腸,小腸,蘿蔔,洋芋,涼粉等做的燴飯。吃燴飯前,吃肉吃菜喝酒,有划拳的,有行酒令的,有唱酒麴的,還有載歌載舞的,其樂融融,平和安詳。 在結束之前,“墳頭”陪著大東把豬頭、四蹄交給下一位繼承者,說幾句吉祥話,敬幾杯酒,繼承者收了東西,祭祀活動自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