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你好!
關於“離職+裁員,北汽新能源鉅額虧損下還能走多遠”這個問題,我來回復下你。
我是一個從事汽車行業13年的一線工作人員,曾經服務過10多個品牌,跟北汽這個品牌也有很深的接觸,也負責過北汽新能源市場工作,關於您的問題,我來說說我看到的北汽是怎麼樣的。
第一,北汽新能源產品怎麼樣
先來說說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到底怎麼樣?北汽新能源是我們國內第一批新能源車型進入市場的品牌之一。但那時候的北汽新能源只是將北汽E系列的發動機換成電池,然後就草草上市,當時的續航里程也只有180km。我們再看北汽燃油車E系列,這款車型當時的口碑很差,品質也不怎麼好,故障率很高,客戶基本上開上了3年左右,就得換車。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樣的一款車換上個電池,就草草上市,這樣的車型能好到哪裡去?但在政策的扶持下,當時這款車還是在共享汽車市場,獲得了不少的銷量。
後來,哪怕運用了一些現代的技術,在D50的基礎上,推出了緊湊型轎車。但此時,已經不是粗狂型的市場了,比亞迪、廣汽、長安、奇瑞等中國產品牌紛紛完善產品鏈,而且在品質上下功夫,使得北汽新能源逐漸失去了市場。
第二,品牌、車型營銷
北汽集團的營銷,不管從哪個品牌來講,都是乏力的。不管是北汽燃油車,還是北汽新能源,幾乎都是沒有營銷可言。這麼多年來,更多是圍繞著情懷來做車,但進入到車市下半場後,你還光靠政策扶持、客戶情懷來賣車,這用腳指頭想想都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同時,根本不重視品牌運營,車型宣傳幾乎沒有,甚至連個像樣的營銷案都沒有,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能把車賣好呢?
第三,內部管理
北汽新能源的內部管理,可以說有點讓人無語。因為是國企,內部空喊口號的現象很嚴重,曾經接觸過一些區域經理,他們都表示寧願出差,也不願意在辦公室,因為只要在辦公室上班,就會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得去喊所謂的口號。那個氛圍很像上個世紀6-70年代的情形。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人員能有心思把事情幹好嗎?
寫在最後:
產品上競爭力不強,產品線後續開發不足,車型技術沒有核心競爭力,這是阻礙了北汽新能源產品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營銷手段的缺乏,加上內部管理的空喊口號,本來就讓人無心工作,只是為了一份工資打卡上班而已。這就是讓團隊沒有戰鬥力的主要原因。
雖然北汽新能源是國企,但消費者是要用真金白銀拿出來才能買到車的,加上現在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也不是那麼好忽悠了,劣質的產品,哪還能吸引別人買單呢?
再說了,北汽新能源曾經是國家新能源汽車扶持的重點物件,但無奈內部的不思進取,使得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這樣的團隊,這樣的產品,還能走多遠?我想只要是明白人都看在眼裡,懂在心裡。
或許它就是下一個華晨。
題主,你好!
關於“離職+裁員,北汽新能源鉅額虧損下還能走多遠”這個問題,我來回復下你。
我是一個從事汽車行業13年的一線工作人員,曾經服務過10多個品牌,跟北汽這個品牌也有很深的接觸,也負責過北汽新能源市場工作,關於您的問題,我來說說我看到的北汽是怎麼樣的。
第一,北汽新能源產品怎麼樣
先來說說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到底怎麼樣?北汽新能源是我們國內第一批新能源車型進入市場的品牌之一。但那時候的北汽新能源只是將北汽E系列的發動機換成電池,然後就草草上市,當時的續航里程也只有180km。我們再看北汽燃油車E系列,這款車型當時的口碑很差,品質也不怎麼好,故障率很高,客戶基本上開上了3年左右,就得換車。在這樣的情況下,這樣的一款車換上個電池,就草草上市,這樣的車型能好到哪裡去?但在政策的扶持下,當時這款車還是在共享汽車市場,獲得了不少的銷量。
後來,哪怕運用了一些現代的技術,在D50的基礎上,推出了緊湊型轎車。但此時,已經不是粗狂型的市場了,比亞迪、廣汽、長安、奇瑞等中國產品牌紛紛完善產品鏈,而且在品質上下功夫,使得北汽新能源逐漸失去了市場。
第二,品牌、車型營銷
北汽集團的營銷,不管從哪個品牌來講,都是乏力的。不管是北汽燃油車,還是北汽新能源,幾乎都是沒有營銷可言。這麼多年來,更多是圍繞著情懷來做車,但進入到車市下半場後,你還光靠政策扶持、客戶情懷來賣車,這用腳指頭想想都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同時,根本不重視品牌運營,車型宣傳幾乎沒有,甚至連個像樣的營銷案都沒有,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能把車賣好呢?
第三,內部管理
北汽新能源的內部管理,可以說有點讓人無語。因為是國企,內部空喊口號的現象很嚴重,曾經接觸過一些區域經理,他們都表示寧願出差,也不願意在辦公室,因為只要在辦公室上班,就會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得去喊所謂的口號。那個氛圍很像上個世紀6-70年代的情形。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人員能有心思把事情幹好嗎?
寫在最後:
產品上競爭力不強,產品線後續開發不足,車型技術沒有核心競爭力,這是阻礙了北汽新能源產品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營銷手段的缺乏,加上內部管理的空喊口號,本來就讓人無心工作,只是為了一份工資打卡上班而已。這就是讓團隊沒有戰鬥力的主要原因。
雖然北汽新能源是國企,但消費者是要用真金白銀拿出來才能買到車的,加上現在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也不是那麼好忽悠了,劣質的產品,哪還能吸引別人買單呢?
再說了,北汽新能源曾經是國家新能源汽車扶持的重點物件,但無奈內部的不思進取,使得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這樣的團隊,這樣的產品,還能走多遠?我想只要是明白人都看在眼裡,懂在心裡。
或許它就是下一個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