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臥龍村116
-
2 # 南朝居士
那為什麼會忠呢?縛於形勢不得不忠,
韓非子說,“人主之患在於信人 ,信人則制於人 ,人臣之於其君 ,非有骨肉之親也 ,縛於勢而不得不事也,故為人臣者 窺覘其君心也無須臾之休 ,而人主怠傲處其上 ,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弒主也。 ”
所以,皇帝不會相信你忠於他的,他不會把希望寄託於你的忠誠,人性是不靠譜的。
那麼,為了權力安全,為了萬世基業,就必須設定制約機制,讓你不得不忠於他。
制度永遠比人性可靠。
如果皇帝把希望寄託於人性,那世襲制、君主制早就玩不下去了,。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周公、王莽、霍光是不是忠臣?結果呢?趙匡胤是不是忠臣?
所以,你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武將並不是忠誠,而是不得不忠誠,利益所致,制約機制的結果。
武將想造反,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一,自給自足的後勤補給能力。
二,手下將領的人事權。
但凡取得這兩個條件的,能不造反的少之又少,
皇帝也是透過控制這幾點,讓他不得不做一個忠臣的。
沒有自給自足的後勤補給能力,一旦造反,皇帝斷你後勤,如果你不能迅速開啟局面,馬上就會困死。
如果沒有手下將領的人事權,不能利益捆綁在一起,他們憑什麼跟著你造反?
再就是駐地周圍其他軍隊的制約、駐地周圍其他同級別官員的制約,軍隊內部同級別官員的制約。
總得來說,糧草會集中在內地,每月往駐地運糧,武將不能接觸駐地文官,防止就地解決後勤
軍隊內部設定眾多跟你同級別的官員,比如若干副將、中護軍、參謀,都是跟你級別差不多的,人事權在皇帝手裡,而且中護軍這類官,可以直接殺武將,比如鍾會鄧艾伐蜀,衛瓘持節監軍,
駐地周圍是其他軍隊,跟你相互制約,你要造反,得解決他們吧?
所以,北宋以後,武將造反的機會沒有了,並不是北宋以後武將都是忠臣,而是北宋以後,武將權力被分割了,沒有造反的能力了
-
3 # 馬弓手關習習
古代的糧食比較稀缺,大部分出身布衣,也沒有文化素養,沒有經過正規的私塾教育,古人擁有才華的人都渴望一位伯樂來賞識自己,能夠把自己的才華發揮出來,能夠有用武之地,除了我們歷史上知名的一些武將,我相信也許還有人都相信肯定還有更多的天才鬼才被埋沒,但是被人賞識也是大浪淘沙,被人挖掘是一件渴望的事情,為何不全心全意,古代還有一些誠通道德,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要是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也不會被人所用。
回覆列表
以往的朝代,皇帝都會在都城為武將建造府邸,安置武將的家屬,幷包攬安保工作,免除武將臨敵對陣時的後顧之憂。武將的適齡子弟大多享有免試進入初級公務員序列的優惠待遇,猛看是一人為將,全家在公,實際上是武將的家人都當了朝廷的抵押品——人質。所以,古代的武將通常不會反叛,而是效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