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八大歷史貢獻
1、漢朝一勞永逸的解除了匈奴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曾稱霸東北亞一時的強大匈奴人開始分裂,其中一部分到了東歐,他們不但成為了西羅馬帝國的掘墓人,還引起了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民族大遷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朝大破匈奴,改變了的不僅是中國的歷史程序,更深刻的影響了世界。
2、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長期交往過程中,漢朝摸索創立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羈縻手段。其“和親、征伐、遷居、編籍、同化”等具體方略,更是成為了後世中原王朝處理民族事務的“葵花寶典”。同時,中國曆代漢族政權濃厚的“華夷”思想,也由此得到強化,而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發展中扮演了極為獨特的角色。
3、罷黜百家,獨遵儒術。中國的封建帝王們,從此找到了維護地主階級統治的“精神武器”和“理論依據”。以某一種學術思想來統治國家,這是中國封建王朝比外國神權統治最高明的地方。西方的帝王術直到中世紀末期,才由義大利人馬基雅威利較系統的整理總結出來,真是落後的可以。
4、漢朝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階段,不但其國勢蒸蒸日上,而且漢代人的進取精神也非同一般。張騫班固的經略西域,衛青霍去病的馳騁沙場,皆是如此。尤其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中西方交流漸入佳境。而羅馬帝國權貴們對中國絲綢的狂熱需求,更是直接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據外國曆史學家分析,由於大量使用白銀換取中國絲織品,羅馬的貴金屬嚴重外流,這最終成為了羅馬帝國財源枯竭的一個重要原因。
5、漢朝在削藩上的經驗教訓,成為了後世處理同樣問題的參照系。凡是沒有汲取漢朝分封藩王教訓的王朝,如西晉和明朝,都發生了皇族內戰;而那些堅持了中央集權的王朝,如清朝,則能夠保持住皇權的穩固。清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不僅具有“漢景帝七國之亂”的特點,也帶有“異姓王”的特徵--而這正是當年劉邦最大的心頭之患。
6、漢朝宮廷鬥爭的殘酷,外戚宦官的擅權,給了後世王朝以莫大的刺激。雖然這些問題此後一直困擾著中國曆代封建統治者,但漢朝宮廷史所具有的強烈警示作用,還是不可低估的--自宋以後,宦官控制皇帝的歷史悲劇就很少再上演了--明朝雖然有宦官干政現象,但皇權仍然至高無上,不可侵犯。明朝擅權宦官的倒臺,往往只在皇帝的一句話。這同漢唐宦官掌握皇帝生殺大權,絕不可同日而語。
7、漢朝充分吸取暴秦覆亡的前車之鑑,採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力的措施,其“輕徭薄賦、修生養息、寬仁慎刑”的治國思想,成為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創造一個又一個盛世的不二法門。
8、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東夷倭奴國王遣使奉獻。”使者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帝賜其印綬。印即“漢倭奴國王”金印。請注意--這裡接受我天朝冊封的倭奴王,正是其後綿延千年的日本皇室的先人,也就是說早在2000年前,日本王室即已甘為我大漢“倭奴”。
漢朝的八大歷史貢獻
1、漢朝一勞永逸的解除了匈奴對中原王朝的威脅。曾稱霸東北亞一時的強大匈奴人開始分裂,其中一部分到了東歐,他們不但成為了西羅馬帝國的掘墓人,還引起了人類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民族大遷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漢朝大破匈奴,改變了的不僅是中國的歷史程序,更深刻的影響了世界。
2、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長期交往過程中,漢朝摸索創立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羈縻手段。其“和親、征伐、遷居、編籍、同化”等具體方略,更是成為了後世中原王朝處理民族事務的“葵花寶典”。同時,中國曆代漢族政權濃厚的“華夷”思想,也由此得到強化,而這一點在中國古代民族關係發展中扮演了極為獨特的角色。
3、罷黜百家,獨遵儒術。中國的封建帝王們,從此找到了維護地主階級統治的“精神武器”和“理論依據”。以某一種學術思想來統治國家,這是中國封建王朝比外國神權統治最高明的地方。西方的帝王術直到中世紀末期,才由義大利人馬基雅威利較系統的整理總結出來,真是落後的可以。
4、漢朝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階段,不但其國勢蒸蒸日上,而且漢代人的進取精神也非同一般。張騫班固的經略西域,衛青霍去病的馳騁沙場,皆是如此。尤其是陸上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中西方交流漸入佳境。而羅馬帝國權貴們對中國絲綢的狂熱需求,更是直接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據外國曆史學家分析,由於大量使用白銀換取中國絲織品,羅馬的貴金屬嚴重外流,這最終成為了羅馬帝國財源枯竭的一個重要原因。
5、漢朝在削藩上的經驗教訓,成為了後世處理同樣問題的參照系。凡是沒有汲取漢朝分封藩王教訓的王朝,如西晉和明朝,都發生了皇族內戰;而那些堅持了中央集權的王朝,如清朝,則能夠保持住皇權的穩固。清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不僅具有“漢景帝七國之亂”的特點,也帶有“異姓王”的特徵--而這正是當年劉邦最大的心頭之患。
6、漢朝宮廷鬥爭的殘酷,外戚宦官的擅權,給了後世王朝以莫大的刺激。雖然這些問題此後一直困擾著中國曆代封建統治者,但漢朝宮廷史所具有的強烈警示作用,還是不可低估的--自宋以後,宦官控制皇帝的歷史悲劇就很少再上演了--明朝雖然有宦官干政現象,但皇權仍然至高無上,不可侵犯。明朝擅權宦官的倒臺,往往只在皇帝的一句話。這同漢唐宦官掌握皇帝生殺大權,絕不可同日而語。
7、漢朝充分吸取暴秦覆亡的前車之鑑,採取了一系列恢復和發展生產力的措施,其“輕徭薄賦、修生養息、寬仁慎刑”的治國思想,成為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創造一個又一個盛世的不二法門。
8、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東夷倭奴國王遣使奉獻。”使者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帝賜其印綬。印即“漢倭奴國王”金印。請注意--這裡接受我天朝冊封的倭奴王,正是其後綿延千年的日本皇室的先人,也就是說早在2000年前,日本王室即已甘為我大漢“倭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