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入寒冬,提起食蛇,甚至蛇之滋味的粵港人少不免食指大動。如此天賜美味,又豈能輕易放過,講古佬今期就由食蛇講起。
粵港人早有於秋冬之際食蛇養生的習俗,為何?因秋冬需進補,蛇的藥性特別適合此時食用。另外因為秋風起時,正值爬蟲類動物準備冬眠之機,蛇便大舉捕獵以便儲藏足夠的體能和脂肪過冬,故特別肥壯,口感好且營養足。因而粵語中便有“秋風起,三蛇肥”之說。
由於蛇好冬眠,“蛇”在粵語中便有“懶惰”之意。有一句:“蛇咗去邊?”意為“躲去何處偷懶了?”而極好偷懶之人或捕蛇能手則稱為“蛇王”,舊時省城廣州就有一位捕蛇專家人稱“蛇王滿”。此詞亦可作形容詞用,例如:“佢好蛇王咖”即“他甚愛偷懶”之意。若形容人缺乏鬥志、毫無積極性,就可以說是“死蛇爛鱔”。
但蛇捕之不易,因其行蹤隱蔽,曉得躲藏之故。此等特點,亦被粵語借用。形容人膽小,遇事躲閃退縮,就叫“蛇quare”。此詞源自英文SCARE,在英語中有“驚嚇、恐懼”之意。粵語中借蛇字音譯之,更顯傳神。而秘密的臥底行動,就稱為“放蛇”。是香港警方經常用以打擊犯罪的一個手法,目的是引犯罪者再次犯案,以便當場捉拿。但隱蔽得再好,找到其洞穴,即“蛇竇”就容易下手了。“蛇竇”在粵語中還指盜賊的巢穴。
找到“蛇竇”便可引之出洞,但捕之須防其咬。事關倘若被毒蛇所傷,痛苦非常,分分鐘沒命。“蛇咬咁聲”,形容人遇到不願為之的事,“嘀嘀咕咕”的抱怨之聲,有如被蛇咬後的聲音般。另外有一句是“蛇咬都唔講”,就是情願被毒蛇咬,也不透露半句,形容人守口如瓶。由於蛇毒的威力,蛇被認為是惡毒之物,粵語中“蛇頭鼠眼”就形容人相貌狡猾、陰險。
捕到蛇後,就要入籠,籠圓蛇長,蛇自然要縮作一團。這個特點,粵港人亦不放過,將之與偷渡聯絡上了。在清末民初,粵港地區為求謀生,偷渡到美洲等地。為免被查出,就會匿藏於遠洋貨船船艙貨箱內。人多箱窄,唯有屈身蜷縮,形如籠中蛇。因而這種偷渡方式便叫“屈蛇”;所偷渡之人,就稱為“人蛇”;偷渡者的衣服,稱為“蛇皮”;藏偷渡者之船,稱為“蛇船”;組織偷渡之人,稱為“蛇頭”或“蛇佬”;邊境人員緝捕“人蛇”的舉動,稱為“捉蛇”;歹徒在邊境捉“人蛇”欺凌的行為,稱為“打蛇”;這些歹徒組成的團隊,稱為“打蛇集團”。
蛇能躲能藏、能屈能伸,足見其生命力頑強。所以粵語有句“蛇都死”,意思是連蛇都受折磨不過而死,形容環境惡劣、境況艱難。當然,現實當中,是死於惡劣環境者少,淪為餐桌之物者多。人宰蛇,粵語中稱為“劏蛇”。而又因蛇身長的特點,此詞就有了另一重意思,指一種色情服務,原因留待各位想象了。
說到蛇身長,水蛇的產卵(粵語中俗稱“春”)時間亦甚長,粵語“水蛇春咁長”就形容人說話囉嗦拖沓。好啦,講古佬都無謂說到“水蛇春咁長”啦,還是留點時間讓各位老友記慢慢品蛇罷。
天入寒冬,提起食蛇,甚至蛇之滋味的粵港人少不免食指大動。如此天賜美味,又豈能輕易放過,講古佬今期就由食蛇講起。
粵港人早有於秋冬之際食蛇養生的習俗,為何?因秋冬需進補,蛇的藥性特別適合此時食用。另外因為秋風起時,正值爬蟲類動物準備冬眠之機,蛇便大舉捕獵以便儲藏足夠的體能和脂肪過冬,故特別肥壯,口感好且營養足。因而粵語中便有“秋風起,三蛇肥”之說。
由於蛇好冬眠,“蛇”在粵語中便有“懶惰”之意。有一句:“蛇咗去邊?”意為“躲去何處偷懶了?”而極好偷懶之人或捕蛇能手則稱為“蛇王”,舊時省城廣州就有一位捕蛇專家人稱“蛇王滿”。此詞亦可作形容詞用,例如:“佢好蛇王咖”即“他甚愛偷懶”之意。若形容人缺乏鬥志、毫無積極性,就可以說是“死蛇爛鱔”。
但蛇捕之不易,因其行蹤隱蔽,曉得躲藏之故。此等特點,亦被粵語借用。形容人膽小,遇事躲閃退縮,就叫“蛇quare”。此詞源自英文SCARE,在英語中有“驚嚇、恐懼”之意。粵語中借蛇字音譯之,更顯傳神。而秘密的臥底行動,就稱為“放蛇”。是香港警方經常用以打擊犯罪的一個手法,目的是引犯罪者再次犯案,以便當場捉拿。但隱蔽得再好,找到其洞穴,即“蛇竇”就容易下手了。“蛇竇”在粵語中還指盜賊的巢穴。
找到“蛇竇”便可引之出洞,但捕之須防其咬。事關倘若被毒蛇所傷,痛苦非常,分分鐘沒命。“蛇咬咁聲”,形容人遇到不願為之的事,“嘀嘀咕咕”的抱怨之聲,有如被蛇咬後的聲音般。另外有一句是“蛇咬都唔講”,就是情願被毒蛇咬,也不透露半句,形容人守口如瓶。由於蛇毒的威力,蛇被認為是惡毒之物,粵語中“蛇頭鼠眼”就形容人相貌狡猾、陰險。
捕到蛇後,就要入籠,籠圓蛇長,蛇自然要縮作一團。這個特點,粵港人亦不放過,將之與偷渡聯絡上了。在清末民初,粵港地區為求謀生,偷渡到美洲等地。為免被查出,就會匿藏於遠洋貨船船艙貨箱內。人多箱窄,唯有屈身蜷縮,形如籠中蛇。因而這種偷渡方式便叫“屈蛇”;所偷渡之人,就稱為“人蛇”;偷渡者的衣服,稱為“蛇皮”;藏偷渡者之船,稱為“蛇船”;組織偷渡之人,稱為“蛇頭”或“蛇佬”;邊境人員緝捕“人蛇”的舉動,稱為“捉蛇”;歹徒在邊境捉“人蛇”欺凌的行為,稱為“打蛇”;這些歹徒組成的團隊,稱為“打蛇集團”。
蛇能躲能藏、能屈能伸,足見其生命力頑強。所以粵語有句“蛇都死”,意思是連蛇都受折磨不過而死,形容環境惡劣、境況艱難。當然,現實當中,是死於惡劣環境者少,淪為餐桌之物者多。人宰蛇,粵語中稱為“劏蛇”。而又因蛇身長的特點,此詞就有了另一重意思,指一種色情服務,原因留待各位想象了。
說到蛇身長,水蛇的產卵(粵語中俗稱“春”)時間亦甚長,粵語“水蛇春咁長”就形容人說話囉嗦拖沓。好啦,講古佬都無謂說到“水蛇春咁長”啦,還是留點時間讓各位老友記慢慢品蛇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