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居齋主
-
2 # 坐看雲起於此時
1、痞子文學就是用一種批判現實主義的眼光、用一種挪揄、諷刺、挖苦、誇張的手法來揭露現實、諷刺現實的文學手法,個人感覺,京城的王朔應該是近代痞子文學大代表性人物,大量的痞子文學的作品的始作俑者就是王朔了;
2、可能這麼說還不太清楚,還沒說出最形象的表述來,那麼,就說王朔小說改編的早期馮小剛的那些電影大家就明白了,《一地雞毛》、《大撒把》、《甲方乙方》、《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頑主》、《過把癮》這些,有的就是王朔作品,有的是別人的,就是都是些玩世不恭的角色,做著吊兒郎當的事,說著不著邊際的話,這個應該是其表面的特徵了;
3、王朔自己說,我的這些作品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時候寫的,那時我很自以為是,相信很多東西,不相信很多,慾望很強,以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這些書裡的人、情景和一些談話是那時我經歷過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別,僅僅因為我不知道更多的東西,才認為有趣,虛張聲勢地寫下來。這些情景不在了,這些人也散了,活著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麼說話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時我覺得自己失去了繼續寫作的能力。
-
3 # 蕭晗之十二子門
你沒有事情的時候,假如翻看這類的書籍,這本身就是在自己站不住腳的時候給自己找臺階下,所以這樣就有了這樣的藉口繼續搞痞子文學!這裡至少大眾需要,延及更深的社會生存關係網,這樣的大眾式樣的文學不可或缺,至少當別人回望你的時候這也是一句可以搪塞的藉口,顯然這裡他就有足夠的理由繼續存在並且註定了其興旺發達,但是我這裡只是以此作為消遣和在人際森然的社會之中尋求一席之地,並不是說操著痞子言語就可以大放厥詞,這裡言語不當作家朋友亦不會答應,並且假如你以此為生活方式,並且以此在這裡面積重難返這顯然違背了憤世嫉俗的作家的初衷,但是那麼多喜歡這類文學的讀者,假如你一棍子把人打死這至少在人情世故上你已經輸了一籌,更不要提什麼反省自斂以致誤入歧途的事了,這裡你看了就只當做研究明白其中不可為的道理就行了,至於痞子文學仍然是痞子的道理,就這樣賴皮亦有幾分道理,因為你迴歸你的社會公義,而讀者都是吃罪不起的,以此來看對待這類文學作品還是要自己有鑑別力,你可以尋求靈感,但是以此為藉口整天混日子就是你的不對了?!
-
4 # 春風解語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了“痞子蔡”,這是一個用“痞子”做網名的人,應該說這也是一代網文鼻祖了,他的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曾經火遍網路。
當時這本小說風靡網路,裡面的痞子蔡可以說是滿足了所有網路與現實的碰撞。
痞子文學是什麼?中間夾雜的是流氓主義,什麼是流氓主義。其實在古代流氓也不是貶義詞,"氓"指的是民,"流氓"則指失去土地和家園的遊民或流民。
有趣的是,在近代的文學批評中,流氓文化已經被提煉出來,就是與紳士對立的文化。
而痞子文學發展到20世紀的90年代,就湧現了一批諸如王朔這樣的文學先驅,他們是反傳統,反假清高的代表。
王朔90年代成為以飛揚跋扈的文字橫行文壇的痞子作家,一聲我是流氓我怕誰,直如當頭棒喝,劈手撕下所謂崇高的面紗,但“痞子文學”的出現確實在文學界引起了一片譁然,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很多人不認可他。
其實觀其後來的文壇,還出現過馮唐這樣的痞子文學者,《十八歲請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等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痞子文學更像是對生活的一種嘲笑。
在王朔、馮唐之前,還有一位王小波,筆者印象深刻的有一本書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把一隻豬的叛逆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在幽默的筆觸中感嘆人世的滄桑。
筆者一直認為莫言曾寫過的一本《生死疲勞》,其思路很像《一隻特立獨行的豬》,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兩本小說,也或許他們的靈感又來自馬爾克斯的魔幻主義呢?
-
5 # 仔仔是宅家狗
痞子文學,它講述社會底層的人的思想行為和為人處事的態度,描寫的都是底層人們最普遍和典型的生活狀態,和感情矛盾糾葛。
王朔是痞子文學的代表人物,他的語言鮮活上口,絕對的大白話,絕對的沒有洋八股黨八股與書生氣。他的思想感情相當的平民化,王朔的很多小說都被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他也因此聲名鵲起、紅極一時。王朔的作品,為什麼會如此的受歡迎,以致於即使活在當下的80後、90後,如果細讀王朔,也能找到共鳴,究其原因,還是那種經歷的共通,大家都是一群身份感缺失的人群。
首先痞子文學有幾個特徵,它的內容一定不是普遍意義上的積極向上、它超越傳統的價值取向,開拓一個新的方向和潮流。以詼諧、黑色幽默、甚至是辛辣的調侃和諷刺,與傳統的道德、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價值觀在做對抗、它貌似玩世不恭,但卻能一針見血的犀利的批評、挖苦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種種弊端、甚至是以口語化的形式,把一種具有鮮明作者特色的觀點、立場呈現出來。儘管和大眾審美、或者說和人們普遍推崇的高尚、高潔的文學走向大相徑庭,但我們卻不能不說這是另外一種文學的真誠。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痞子味的外表,但其實他本質不是痞子,不會做大惡之事,因為他本身就有一種值得自己驕傲的道德底線。
王朔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有時候不一定對,但有著無所畏懼的銳氣,嬉笑怒罵間戳穿這世間大部分的虛偽。他笑世人,更笑自己,而且笑自己比笑世人要狠的多。
-
6 # 生升泉
痞,有病不出自己口,我幾十年前就發現身邊大字不識幾個的老闆和官發表作品,後來才知是代寫的,代寫之人就是痞子文人,因錢權支援,痞子文學紅極一時,是個悲劇!
-
7 # 卞雲尊
任何一個時代,都會產生一批利益固化的獲益者。
在佔據主導權的獲益者眼中,任何挑戰他已得利益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
當年的痞子文化,指的是那些非主流的作家群體,這些背離主流的年輕人,被侮辱為痞子,他們的作品,自然也就成了痞子之作。
現在也是同樣,網路小說被冠以低俗小說的帽子,即使大家愛看的改編劇《傳聞中的陳芊芊》等網劇,也被貶斥為“沙雕”劇。
我真想叨咕幾句,不看沙雕劇的人,才沙雕,因為你已經被歷史淘汰了!
-
8 # 使用者475028819254松子
文學是一個集合,上面有許許多多子集。傷痕文學、懷舊文學、痞子文學等等,這樣的歸類和叫法很多很多,不一定恰當,但肯定不是錯。語言是豐富的,想象力是繁榮的,由著人們隨意組合好了,說不定那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子集。我正在背誦唐詩宋詞,對文學沒有分析研究。
回覆列表
感謝提問。
“痞子文學”是指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文壇異軍突起的一個藝術流派,代表作家有王朔、馮唐、王小波、痞子蔡等。主要作品有《編輯部的故事》、《頑主》、《玩得就是心跳》、《動物凶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看上去很美》、《第一次親蜜接觸》、《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等。
所謂的“痞子”是相對於當時文壇“高大上”的“陽春白雪”的“正統流派”而言的。痞子文學,以詼諧、幽默、平白如話的語言,叛逆性的思維邏輯,主要講述、調侃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思想行為和為人處事的態度,描寫的都是底層人們最普遍和典型的生活狀態,和感情矛盾糾葛。充滿了對現實的批判、反思和黑色幽默,針對時代的種種頑疾和詬病,在嘻笑怒罵中表達出對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偽崇高”和“偽道德”的鄙夷和批判。
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痞子文學是那個特定歷史背景下產物,代表了那個時代大部分的年輕人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和審美觀的傾斜和斷裂,是一種歷史的必然迴歸和反思。
生活渴望多姿多彩,不久需要“陽春白雪”的浪漫高雅,也需要“下里巴人”的幽默和辛辣。總而言之,觀眾的眼光是最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