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2247968

    對於恩師的稱呼,在漢語言中通常有兩種:“師傅”和“師父”。兩種稱謂,一字之差,卻內涵不同,這也反映出了漢字的博大精深。那麼“師傅”和“師父”究竟有何不同,接下來讓就這一問題進行探究。

    傅,左邊是個人,右邊是尃。尃,是“敷”的古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從甫從寸,甫亦聲。”甫,甲骨文很形象,表示田上有苗,後引申有“始也。大也。我也。眾也。”等意思。寸,表十分,是一種度量衡。

    所以,從文字結構來看,“傅”通常引申為那些手上有分寸、知火候的人。傅,《說文解字》將其解釋為:“傅,相也。從人,尃聲。”相,有輔助的意思。所以,師傅通常指的是那些在某一領域有專長,能夠在專業技能方面幫助你的人,這類人我們常常稱之為“老師傅”。

    二、師傅,東宮太子的老師,帝師

    在古代,“師傅“多指代東宮的官職。《舊唐書·志第二十四·職官三》中介紹了這一官職的設定:“師傅,宮官,南朝不置。後魏、北齊,師傅品第二,號東宮三太。隋品亦第二。武德定令,加從一品也。”“東宮”,從漢代以來便是太子所居場所,故有“東宮太子”一詞。道家就湧現出了很多“帝師”級的人物,比如,姜子牙、諸葛亮、劉伯溫等等。

    所以,師傅,通常就是”帝師“,帝王家的老師,其地位可想而知。莊士敦在其《我在溥儀身邊十三年》一書中寫到他在給末代皇帝溥儀做“師傅”的經歷:“在宮裡,皇帝師傅的地位,僅次於包括親王在內的王公而優越於其他所有的人”。

    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在中國文化中,歷來既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就是說老師叫我們做人的道理,說話的方式、和科學文化知識,所以作為學生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的尊敬。而“師父”一詞中的“父”,《說文解字》解釋為“矩也,家長率教者“。

    道教十分重視師徒傳承,《三洞眾戒文》寫有:“道經不師授,則行之不神”。可謂,無師便如“無源之水”,談不上傳承。在中國文化經典《西遊記》中美猴王在靈臺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遇到了菩提老祖,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美猴王這一舉措,足見其拜師的誠心。

    四、“師父”還是“師傅”?

    “師父”還是“師傅”,我們該如何稱呼恩師?透過上文描述,師父和師傅二者的區別一開始就表現為,前者體現在社會性上,後者體現在專業技藝性上。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語境也在不斷髮展變化,隨著近代工商業發展,“師傅”更多地指代某一個行業裡的手藝較高、資歷較老的人。師父則指對自己不僅傳承技藝,更承擔教做人處事家長功能的老師。

    不管是“師傅”還是“師父”,都體現了華人“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欺師和滅祖一樣,在中國都是大逆不道。所以,尊重前人的智慧和付出,尊重自己的老師,是我們為人的根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輕時間還多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