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度度狼gg

    在現代戰爭中,繳獲敵軍的關防印信,只是一件有紀念意義的戰利品,可以炫耀本軍的武功和羞辱敵人,卻無比較實際的意義,與軍旗的性質差不許多。因為軍事通訊已經相當發達,很難指望用它“偷樑換柱”來實現戰役或戰術目的。

    (繳獲的日軍第18師團關防印)

    1944年抗日戰爭的緬北反攻作戰中,新一軍戰車營突襲日寇第18師團設於緬甸達羅鎮的師團司令部,由於日軍猝不及防並且缺乏反坦克武器,師團參謀長獺尾少將以下數十名軍官被坦克履帶碾成了肉泥,師團長田中新一中將逃離及時僅以身免。中國士兵繳獲了第18師團的關防大印和許多物資,得到駐印軍總指揮史迪威的高度讚賞,而達羅之戰,也成為日寇第18師團戰史上的奇恥大辱。

    在古代戰爭中,由於通訊手段落後,軍事指揮不得不依靠“虎符”、“天子寶劍”、“關防大印”等代表軍權與軍令的信物,然而在現代戰爭中,隨著軍用電話和電報的普及,重要軍事命令一般透過有線或無線通訊下達,蓋印的書面命令更多是一種表達正規的形式化程式,同時還需要負責首長的簽字和參謀部門的口頭通知,更有專門負責送達的通訊軍官或通訊兵,用繳獲的關防大印來偽造命令調動敵人是天真的、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遠征軍的坦克部隊)

    “關防”這個詞有兩個含義,第一是指對關隘和邊境的守備,也可代指對皇帝或統帥的駐地警備,比如二月河的小說中,康熙巡幸熱河避暑山莊,皇帝行宮周邊的警衛工作即稱為“關防”;第二是指軍中印信的一種,稱謂始於明代,多為長方形,頒予臨時設定之官,比如總督、總兵等。清沿明制,正規的官員使用正方型的官印,因事臨時派遣官員則用“關防”,區別在於官印用硃紅印泥,而關防用紫紅印水,俗稱“紫花大印”。

    所謂第18師團參與“南京大屠殺”的傳聞是不準確的,細讀日軍部隊調動資料,在淞滬會戰第二階段,第18師團編成在杭州灣登陸的第十軍內,攻陷蕪湖後轉向奪取杭州。它在新加坡的戰鬥中確實以3萬人馬讓8萬多英印軍投降,號稱“叢林戰之王”。轉隸緬甸方面軍指揮後仍然是三單位的甲級師團,加上配屬部隊兵力高達32000餘人。

    (新一軍首任軍長鄭洞國)

    而與之對壘的中國遠征軍駐印軍的新一軍鄭洞國部,轄新38師和新22師也不過35000餘人,與日軍第18師團的兵力對比大約1:1,卻在胡康河谷的戰役中大敗日軍,迫使傷亡近半的該師團丟下關防大印狼狽逃竄,這在1944年之前是不可想像的。充分說明只要裝備和後勤跟得上去,中國軍隊完全具備戰勝日本侵略軍的能力。

    (日軍第18師團長田中新一)

  • 2 # 任延梅1

    歷史上官印和關防大印是權力和權力範圍的標誌,是行使權力的印鑑。如是戰利品,那就是勝利的證據。現代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的印章使用都有使用規範,代表一級單位或一定的身份證明,是承擔法律賦予權力的象徵。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屆俄羅斯沙皇?